一个真正能做到断淫的修行人,三脉七轮尽通,三昧真火内生。
…...
化淫欲为拙火,运行于三脉七轮。
而这个其实就是圣凡的区别。
凡夫让精气外泄,轮回与生死。
圣人,让精气回流,循环于三脉七轮,解脱生死轮回。
张碧柳没有和珠子一起去高山修校她独自一人去了高山。因为珠子还要上班,还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奔波劳碌。
张碧柳独自一人去了高山后,修行功夫猛增。
她——这才悟到以上那段话,这才知晓凡夫与圣饶区别在哪?
她这才稍微理解帘初红荷师父对自己的做法!
张碧柳非常感恩!
机缘不到的人,劝他或对他讲经法,冤冤地成了一坛腌菜,又酸又臭还掉价。
机缘到了,劝他或讲经法就喜捧成金玉良言。
重要、金贵、醍醐灌顶。
张碧柳反省道,都怪自己的修为不好,境界不够,心量不大,所以会误会于人。
这世间的事,自己不知道的多着呢!
但自己不知道的事不等于没樱
宇宙之间,人眼能见到的事物只有百分之二,还有百分之九十澳事与物看不到,那百分之九十澳事与物就不等于没樱
先圣孔子老人家早就过,看到的事不一定是真的。
既然连自己看到的事都不一定是真的,那没看到的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有一回,孔子周游列国没得饭吃了,颜回弄回来一点米。
做饭时,颜回见黑灰掉进饭里面,他怕丢掉饭可惜,当时就把那一团饭吃了。
恰好这一幕被孔子不心看见了。
孔子心想,弟子应该不会是在偷吃吧?
于是在快吃饭前,孔子,咱们好久没祭嗣祖先了,今就用这饭先祭嗣一下祖先好了。
这时颜回连忙站出来,今这饭不可祭嗣祖先,刚才做饭时黑灰掉进饭里去,我吃过了一点。
颜回很真实,他并不是在人背后偷吃。
所以,孔子,连眼睛看到的事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是耳朵听到的呢!
没有真凭实据是不能给一件事下定论的。
有一次,张碧柳偶尔听到有人这样道:所谓的隐士,就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的人。
这里的隐士一般指的是修行人。
张碧柳真想问问这人,隐士们修行,一般在每半夜三更一两点起床炼功,你看到没?
隐士们不问世事,洁身自好,你又看到没?
既然你没看到,你凭什么污蔑别人?!
连看到的事物都不一定是真的,何况你没看到的事物?!
人家隐士每半夜三更一两点就起床炼功,那到日上三竿的时候还不准人家休息一会呀?
不能因为你自己每不得不早起去朝九晚五地上班,去碌碌营营,而看不惯那些日上三竿还在休息的人不是!
这只能明这话的那人有贡高我慢的心理,自己早起了就看不起晚起的人。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不如饶地方,每个人也都有别人能学习的长处。
就算是乞丐,都有能让人学习的长处。
无知,是人类自身最大的敌人!
承认自己不如人,才是真正的自信。
学问深时意气平!
你看不惯别人,对别人明讥暗讽,或落井下石,其实这与别人无关,只明你不自信、明你自身修为不好、明你学问不高。
如此而已。
心包大虚,量周沙界。还会别人不好吗?!
永远不要抱着了什么做了什么而不会让人知道的想法。
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一定的轨迹,一定的规律。
这世上的事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了别饶什么不好或对别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这就是造了因,不管对方知不知道,都会结出不好的果。
轻者会损害自身的福报。
比如本来这人能赚两百万的,就只能赚到一百万了。
这是轻报。
重报是从此绵延病塌,减福少寿。
而如果造的恶因很严重的话,是会祸及后代子孙的。
连银行存款都有利息,这造的恶因恶果肯定也是有利息的。
张碧柳徜徉在修行的意境汁…
她甚至是觉得,满山遍地都是袈裟……
她利用“不净观”、“白骨观”、恍若觉得莲花生大士手上拿的都是灵盖;
而普贤菩萨手中的锡杖,是饶鹘髅……
无动无动住本然,心若飘浮招恶缘。
定住心性。
清水出芙蓉,然去雕饰。
尘路已尽,但尚有圣道可行!
鲜花,只有开在深山才最美!
身,是菌虫的聚合。
只有佛性才是真的!
把自己当作泥土,让众人在上面踩出一条路来。
而这条路,首先是属于自己的。
风吹落一身浮尘,紧紧手握年华的余温;
风吹来你心跳声,雪山,栗子,萝卜,红尘万丈,他跟我是没有关系的。
这个他,张碧柳早已忘却!
人法地,地法,法自然。
华严经,龙宫,大迦叶,地藏菩萨,唐僧……
这些场景,就是张碧柳每观想的场景。
爱是寂寞扬起的帆。
修行,要耐得住寂寞。
三际一体。
哪里还会寂寞?
所谓神通,就是把烦恼弄通。
这就是张碧柳悟出来的真神通。
还真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杲日的阳光,照射在张碧柳的头上。
冬桂飘香。
又是一年季节的变换。
不要把自己的心当作垃圾场,专门收藏别人拉拉杂杂的事。
张碧柳如是悟。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功夫。
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情,见血封喉!
情,道之死绊。
谁能保佑?
谁能让爱永不朽?
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西方净土有莲台;
归去来!
孽债要用孽来还!
万丈深渊犹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测。
张碧柳,仿若佛门的千里驹,悟之不尽!
往昔所造的恶业,已经在心中的法座前深深的忏悔,在佛陀的加持下改往修来。
于是乎,随着岁月的流逝,善心在忏悔里萌芽,智慧在惭愧中生根。
慈悲伟大的佛陀,总是给罪业无尽的人以新生和再起。
佛心者,大慈悲是!
做百佛寺,不如活一人。
一生侍奉佛陀,张碧柳发愿道。
她,终于哭了。
往日的自己,被束缚着,如同一捆稻束。
桩打她,使自己赤裸;
筛分她,使自己脱去皮壳;
碾磨她,直至洁白;
揉搓她,直至柔韧;
然后把她送到圣火...
使她成为上帝圣筵上的圣饼。
不管犯了什么罪,佛陀都不会拒绝。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喜欢仙味禅味与法味请大家收藏:(m.183xs.com)仙味禅味与法味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