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当她得知瑾宣竟然还想插手北离皇位之争,且所支持的人并非她心目中的萧楚河,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
也好,让李寒衣下山,或许能让她放下这段执念。
李寒衣很快便整理好行装,准备离开山上。她的眼中不再有往日的温柔,而是充满了决绝。
她告别赵凌云,踏上山下之路。这一次前往启城,她已下定决心,非杀瑾宣不可。
明德帝的最后三日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期限。
萧楚河知道期限已到。华锦医术高明,让明德帝这三日如同常人般清醒,也正因如此,他更加清楚,皇帝撑不过今日。
萧楚河忧心忡忡,一早便入宫探望。
白王萧崇也一同前来。清晨时分,三人共进早餐。
明德帝陪着儿子们用餐。这三日里,他未曾批阅任何政务,不再是一个帝王,而是一位父亲。
只是让他心痛的是,他并未真正做好一个父亲的角色,甚至让萧羽在宫中自尽。
归根结底,这责任也在他身上。多年来,他纵容赤王萧羽,总以“他是我儿子”为由替他开脱。
这或许也助长了萧羽的侥幸心理,令他为了皇位不择手段。
其实,即便萧羽没有反叛,明德帝也从未考虑将皇位传给他。
一个帝王,怎能没有仁心?萧羽心思太重,处处算计,明德帝无法放心将江山托付于他,但他仍会保全萧羽,让他日后不受清算。
事已至此,明德帝只能尽量弥补对萧楚河与萧崇的亏欠。
这三日,他努力扮演一个父亲的角色。但白王萧崇也明白,无论身为帝王,还是为人父,明德帝的心始终偏向萧楚河。
萧崇没有争辩,也不想再争。
临终前,明德帝自觉时间不多,最后时刻,他支开了白王,只留下萧楚河在身边。
他望着萧楚河,轻声问道:“你会不会怨朕?怨朕当年将你流放青州?若非如此,你便不会遭人暗算,也不会落得经脉俱断。”
他稍作停顿,又缓缓开口:“你从便聪慧过人,学什么都快。十七岁便踏入逍遥境,若非那年流放,一切都不会发生。”
萧楚河始终沉默着,没有打断。明德帝眼神中泛起泪光,“否则也不会吃那么多苦。不定如今已是下第二。赵凌云乃命所归,虽未必胜过那人,却也未必输于洛青阳。”
“父皇,我从未怨过你。在我心中,你始终是一位好父亲,是我心中的神明,总在危难时刻守护着我。”
明德帝取出另一卷龙封卷轴,“如果你想要这个皇位,我便给你。若你不愿接受,也可以放下。接下来的路,你自己决定。”
萧楚河接过卷轴,心中满是疑惑。他原以为这卷轴上早已写定继承之人,为何如今却只要他愿接手,便可得?
他正欲追问,明德帝却开口:“罢了,我倦了,让我独处片刻吧。你先退下。我能为你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剩下的,由你自己决定。”
听闻明德帝疲惫,萧楚河便依命准备先行离去。
手中握着那卷龙封卷轴,他其实并不渴望皇位。
他心中所向,是江湖,是自由。他不愿被困于庙堂高墙之内。他与宣妃一样,都渴望无拘无束的生活。
萧楚河缓步离开,行至中途,忽感心绪不安,仿佛察觉到了什么,却不敢回头。
最终,他还是缓缓转身,轻声唤道:“父皇?”
明德帝依旧静坐,手撑额头,双目微闭,仿佛只是沉睡。
神情安详,毫无波澜。
萧楚河不愿接受眼前的事实,再次试探地唤了一声:“父皇?”
依旧无回应。萧楚河终于明白,明德帝已经走了。
真的驾崩了。
泪水从萧楚河眼中不断涌出,滑落脸颊,滴落在地。
他手中那卷龙封卷轴也脱手而落,掉在地上。他不敢靠近,害怕触碰那已无生气的躯体。
他怕自己一旦靠近,便会崩溃。
当他终于走出大殿时,看到萧崇正等候在殿门外。
白王萧崇听到身后动静,回头一看,便见萧楚河满脸泪痕,双眼通红。
他正欲开口询问,目光却落在萧楚河手中的龙封卷轴上。
他以为自己已经明白,明德帝终究还是将皇位交给了萧楚河——那个他一直偏爱的儿子。
白王萧崇盯着那卷轴,许久未语。
两人沉默片刻后,萧崇率先开口:“父皇他……还好吗?”
萧楚河呆滞的目光渐渐恢复了些许神采,低声道:“父皇……驾崩了。”
白王萧崇原本只是想借龙封卷轴转移一下话题。他担心提及此事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谁知萧楚河却突然了一句“父皇驾崩了”。
萧崇一听,立刻冲进大殿,只见明德帝靠在御座上,像是打了个盹般闭着眼睛。
他立刻高声喊道:“父皇!”
连唤数声无果,萧崇扶住一旁的殿柱,泪水瞬间涌出眼眶。
尽管他知道父皇偏心,可那人终究是生养他的父亲。
站在大殿外、方才还站在白王一边的瑾宣公公,听到这句话时,内心却难掩兴奋。
终于等到这一了。这次是萧楚河亲口的,加上龙封卷轴在他手中,不可能是假消息。
瑾宣公公故作悲痛,声音颤抖着对外宣布:“明德帝驾崩。”
这句话从大殿传到宫外,层层传达,最终传遍整座皇城。
明德帝驾崩的消息传出后,北离百姓哀痛不已。
但朝中众臣更关心的,是先皇最终属意谁来继承皇位。
多数大臣猜测应是萧楚河。虽他曾经经脉被废,可如今已有恢复迹象。
再加上他多年来在朝堂中根基未动,依旧拥有众多拥护者。
这几年萧楚河行走江湖,广结良缘,也在各地积累了不少人脉。
当然,白王萧崇也有支持者。在一部分人看来,他比萧楚河更为稳重,行事也更顾全大局。
国不可一日无主。朝臣纷纷建议尽快打开龙封卷轴,公布新皇人选。
萧楚河却坚持反对。他认为丧礼与登基大典不可同时进行,眼下不宜仓促决定新君。
喜欢签到修仙:我在青城山躺成剑仙请大家收藏:(m.183xs.com)签到修仙:我在青城山躺成剑仙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