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我心依然1326

首页 >>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男女互换术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三国:以谋士之躯,亦胜天半子 大明第一相 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 大唐之楚王之治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大唐逍遥地主爷 从木叶开始的万能推演 流华录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我心依然1326 -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全文阅读 -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txt下载 -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49章 恩科殿试(三)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沈砚之放下笔,轻轻舒了一口气,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看着试卷上的十道题,心中不由得对陛下生出深深的敬佩:“陛下这十道题,看似各不相干,实则环环相扣,皆是关乎大宋国计民生的要害问题。

若不是对朝政有深刻的了解,对百姓疾苦有真切的关怀,绝无可能出得出这样的题目。

看来陛下是真心想要选拔能办实事、敢担重任的官员,而非只会阿谀奉尝纸上谈兵之辈。”

他擦了擦汗,再次拿起笔,继续完善自己的答案。

而龙椅上的赵翊,看着阶下专注答题的仕子们,心中思绪万千。

他此次出的这十道题,并非凭空臆想,而是借鉴了宋仁宗圣八年殿试中的“问道十通”。

赵翊自幼便对宋仁宗极为敬佩,在他看来,大宋诸多帝王中,宋仁宗虽算不上雄才大略,却算得上是一位难得的明君。

宋仁宗在位四十余年,开创了“仁宗盛治”,大宋在他的统治下,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军事上也有诸多建树。

更重要的是,宋仁宗知人善任,选拔并重用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文臣武将,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大宋的栋梁之材。

起宋仁宗时期的文臣,首推范仲淹。这位“先下之忧而忧,后下之乐而乐”的贤臣,不仅文采斐然,更有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

他主持“庆历新政”,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吏治、加强边防、发展农业,虽因触动保守势力利益而最终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他镇守西北时,改革军制,修筑城寨,成功抵御了西夏的入侵,让西夏人不敢轻易犯边,人称“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

还有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与欧阳修。

王安石不仅是文坛领袖,更是着名的政治家、改革家。

他提出的“王安石变法”,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旨在富国强兵,虽然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但其初衷与大部分措施都具有进步意义,对大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阳修则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他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华文风,提拔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一大批文学人才,同时他在为官期间,直言敢谏,整顿吏治,为朝廷选拔了不少贤才,更主持编纂了《新唐书》《新五代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而被后世称为“包青”的包拯,更是宋仁宗时期的标志性人物。

包拯为官清廉公正,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进谏。

他在开封府任职期间,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公正审理了无数案件,为百姓申冤做主,深受百姓爱戴。

他多次向朝廷进言,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建议,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朝中重臣,只要触犯法律,他都一视同仁,绝不姑息,成为了后世为官者的楷模。

文臣如此,武将亦不逊色。

狄青便是宋仁宗时期最着名的武将之一。

他出身行伍,凭借着过饶胆识与战功,从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成长为大将军。

广西侬智高叛乱时,宋军屡战屡败,朝野震动,狄青主动请缨,挂帅出征。

他在战场上身先士卒,沉着指挥,最终大败侬智高,平定了叛乱,收复了失地,稳定了西南边境。

狄青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治军严明,关爱士兵,深受将士们的爱戴,成为了大宋武将中的典范。

王韶的名字,与北宋西北边疆的拓土伟业紧密相连。

这位被仁宗慧眼识中的奇才,并非传统意义上墨守成规的文臣,而是一位胸藏韬略、志在四方的战略家。

早年他遍历西北,深知河湟地区对于大宋边防的重要性——这片被吐蕃诸部占据的土地,东接秦陇,西通西域,既是抵御西夏的然屏障,也是打通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

在仁宗“问道十通”的策问中,王韶以《平戎策》三篇对答,条分缕析地阐述了“收复河湟、招抚诸羌、孤立西夏”的战略构想,其远见卓识令仁宗击节赞叹,当即委以重任。

得到朝廷支持后,王韶踏上了拓边之路。

他深知边疆事务复杂,并非一味用兵就能奏效,于是采取“招抚为主,征讨为辅”的策略。

面对割据河湟的唃厮啰后裔,他先遣使通好,晓以利害,争取到部分部落的归附;

对于负隅顽抗的势力,则果断出兵,连下熙、河、洮、岷等六州。

在战场上,王韶身先士卒,屡破强敌,先后击溃吐蕃主力数万之众,将大宋的疆域向西拓展了二千余里。

这片新收复的土地,不仅为大宋增添了广袤的疆土,更获得了充足的战马产地和兵源,使得西夏被南北夹击,战略空间大大压缩。

王韶的拓边之功,不仅缓解了北宋长期以来的西北边患,更向下证明了大宋并非只能被动防御,亦有开疆拓土的雄心与实力,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仁宗对他真才实学的认可与重用。

与王韶的运筹帷幄相得益彰的,是种谔这位铁血悍将。

种谔出身将门世家,自幼熟读兵书,弓马娴熟,更兼具非凡的军事洞察力。

仁宗年间,种谔通过武举入仕,凭借过饶胆识和实战能力迅速崭露头角。

他深知西北边防的要害,尤其对西夏的作战特点了如指掌,在仁宗“问道十通”关于边防策略的策问中,他提出的“筑城固守、相机出击”的战术思想,与王韶的战略构想形成互补,深得仁宗赏识。

种谔的军事生涯,以勇猛果敢着称。

他在西北边境多次率军抗击西夏入侵,每战必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最着名的战绩便是率军收复绥州,此战中,种谔先是巧施计谋,招降西夏守将,而后迅速部署兵力,抵御西夏援军的反扑,以少胜多,大败西夏军队,成功将绥州纳入大宋版图。

此后,他驻守西北多年,修筑城堡,训练士卒,建立起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使得西夏军队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种谔的崛起,同样离不开仁宗的识人之明——正是仁宗打破了传统的门第限制,唯才是举,才让这位有勇有谋的将领得以施展抱负,为大宋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西北屏障。

仁宗朝之所以能涌现出王韶、种谔这样的旷世奇才,核心在于其选官制度的科学性与公正性,而“问道十通”便是这一制度的集中体现。

这十道策问,并非局限于经义章句的死记硬背,而是涵盖了治国理政、边防军务、民生经济、礼乐教化等方方面面,旨在考察应试者的实际才干与战略眼光。

仁宗深知,太平盛世并非靠空谈得来,唯有选拔出真正懂治国、善理事、能打仗的真才,大宋才能长治久安。

因此,他在阅卷时,从不拘泥于格式套路,而是着重关注应试者的真知灼见,正是这种“重实学、轻虚名”的选拔标准,才让范仲淹,王安石,狄青,王韶、种谔等身怀绝技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成为支撑大宋江山的栋梁。

遗憾的是,不假年,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却未能留下一位能完全继承其治国理念的子嗣,晚年传位于侄子宋英宗,此后大宋的国策逐渐偏离了仁宗时期的稳健轨道。

加之仁宗之后的几位帝王未能延续“唯才是举”的选官传统,朝堂之上渐生庸碌之风,曾经威震四方的西北军也因指挥失当而战力衰减。

最终,在靖康年间,金人铁蹄南下,汴京失守,徽钦二帝被俘,上演了“靖康耻,犹未雪”的千古悲剧。

倘若仁宗能多活二十年,以他的仁厚与远见,必然能进一步巩固边防,整顿吏治,培养出更多像王韶、种谔这样的人才;

倘若他有一位能承继其衣钵的儿子,延续“问道十通”的选才标准,大宋的国力必然能持续强盛,金人即便虎视眈眈,也绝无可乘之机。

历史没有假如,但仁宗选拔真才的理念却得以传常

赵翊深知仁宗“问道十通”的深远意义,更明白大宋亟需真才实学之士来支撑危局,于是效仿仁宗,另设十道策问,其题目更加贴合当时的国家需求,从边防部署到民生治理,从财政改革到人才培养,无一不直指要害。

他的目的与仁宗如出一辙:打破科举制度的僵化束缚,选拔出真正能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谋福的贤才,让这些人投身朝堂,辅佐自己稳固大宋江山。

喜欢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请大家收藏:(m.183xs.com)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王者:让你上号,你说小鹿太粘人 刚毅坚卓的他们 出租屋的直播歌神 夏圣 快逃!死他手里会失去一切! 港岛最慷慨老大:福利江湖路 安缘 重回八五,学业事业两把抓 避难所每级一个金词条?黑丝女神跪求收留! 祭渊门 开局:双S天赋,宠兽直呼会玩开 官场:一路晋升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四合院:带着仓库来到1959 她细腰娇骨,撩疯禁欲竹马 开局刚好苟完十年,我无敌了 快穿男配不想当炮灰! 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 总裁追妻火葬场,男配们咔咔上位 你为诈死青梅守身,我转身嫁权贵了
经典收藏 明末,弃子翻云覆雨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雍正往事 宋歌声声慢 刘备重生汉灵帝 血战之大明风云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明末小地主还好有个金手指 大唐之楚王之治 学名张好古 霸业天子 大明狂婿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横刀十六国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重生:我的开元十年 大唐逍遥地主爷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最近更新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儒心弈世 大明养生小帝姬 水煮大明 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 财倾山海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暴君和妖后求生指南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我岳父是朱元璋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边军:从女囚营开始 呢喃诗章 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 书虫眼中的历史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我心依然1326 -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txt下载 -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最新章节 -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