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首页 >>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之楚王之治 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霸业天子 红楼:北静王今天也在怀疑人生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二战那些事儿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全文阅读 -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txt下载 -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65章 太极殿上的惊雷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卯时未至,光未明。

一层薄薄的秋雾,如同一匹轻柔却冰凉的白纱,笼罩着沉睡中的长安城。

巨大的朱雀大街,此刻空旷而寂静,两侧的坊墙在朦胧的雾气中,勾勒出沉默的轮廓。

尽头处,皇城高耸的朱雀门,黑沉沉的影子,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威严。

冰凉的露水,凝结在百官候朝处的华表石柱上,顺着繁复的雕刻纹路,缓缓滑落,最终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

一辆又一辆装饰着不同等级徽记的马车,碾过带着湿气的街道,无声地停在远处。

车帘掀开,一位位身着各色官服的朝臣,怀抱着象牙笏板,在仆从的搀扶下,踏着晨雾,汇聚到门前。

与往日的寒暄问候,或是对时政的低声议论不同,今日的气氛,显得有些不同寻常的凝重。

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聚着,交谈的声音被刻意压低,仿佛怕惊扰了这黎明前最后的宁静。

一些嗅觉敏锐,消息灵通的老臣,眼神交错间,都带着几分探寻与审视。

他们像是已经预感到,今日平静的朝会之下,正有一股足以掀翻江海的暗流,在疯狂汇聚。

“戴公,早。”

户部尚书唐俭,朝着刚刚下车的戴胄拱了拱手。

戴胄,这位以刚正不阿着称的尚书仆射,此刻的面容一如既往的严肃。

他微微颔首回礼,目光掠过周围那些神色各异的同僚,眉头不经意地皱了一下。

“唐公早。”

他身边,自然而然地围拢过来几位被外界视为“太子党”核心的官员。

如兵部侍郎崔仁师,工部侍郎张行成等。

他们是太子李承乾新政最坚定的执行者和拥护者,也是太子在长安城内,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听闻凉州又传来捷报,”崔仁师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兴奋道,“殿下改良的‘新式’马具已全军换装,斥候营的出击范围,比之前扩大了近百里!看来,西征之期,不远矣!”

张行成也点头附和:“不止如此,殿下亲自督造的几座水泥窑,产出喜人。”

“如今长安城内的几处主要干道,翻修工程已近尾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殿下虽远在凉州,其功绩,却日日可见于长安。”

他们谈论着太子的功绩,言语间充满了自豪。

对于即将到来的风暴,他们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新政带来的巨大成就感之郑

这种纯粹的、专注于“做事”的氛围,让他们与周围那些眼神闪烁、心思诡异的官僚们,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戴胄听着同僚们的议论,心中的那一丝不安却并未消散。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赵国公长孙无忌平日里候朝的位置。

那里,还是空的。

就在此时,一阵轻微的骚动,从人群外围传来。

所有饶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望了过去。

一辆形制尊贵的四马王公车,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赵国公长孙无忌,在两名家将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

整个候朝区,瞬间安静了下来。

今日的长孙无忌,身着一袭崭新的紫袍,头戴进贤冠,腰束金玉带,整个人显得精神矍铄,与前几日称病告假的萎靡模样,判若两人。

他面沉如水,那双总是带着几分和煦笑意的眼睛,此刻却如同鹰隼般锐利,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没有与任何人交谈,甚至没有回应几个主动上前问安的门生故吏。

只是沉默地,一步一步,走到了百官班列的最前方,静静地伫立着,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抽干了。

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力,瞬间笼罩了在场的所有人。

戴胄的心,猛地向下一沉。

他看到长孙无忌那副肃杀的模样,看到他身后那些门生故吏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与期待,再联想到近几日,国子监那几位老学究们之间不正常的走动……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不好!

他终于明白,那股萦绕心头的不安,究竟来自何处。

这沉默,不是宁静。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最压抑的死寂!

“咚——!咚——!咚——!”

厚重而悠长的宫钟声,终于打破了这片沉寂。

朱雀门那巨大的门扉,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中,缓缓开启,露出了通往权力之巅的,那条幽深而漫长的宫道。

百官们整理衣冠,神色各异地,鱼贯而入。

长孙无忌,走在最前。

戴胄跟在后面,手心,已经不自觉地渗出了冷汗。

他知道,一场无可避免的恶战,即将开始。

太极殿。

宏伟的殿堂之内,数百名大唐的精英,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雕梁画栋之上,金龙盘绕,栩栩如生,仿佛在无声地俯瞰着这人间权力的中枢。

九龙御座之上,大唐的最高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神态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珠帘之后,他的目光深邃如海,无人能窥探其万一。

早朝,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启奏陛下,户部奏报,秋粮入库已逾七成,各地府库充盈,可保今冬明春,下无虞。”

“启奏陛下,工部奏报,渭水永安桥修缮已毕,恢复通车。”

“长安城内几处排水暗渠,亦按太子殿下所绘图纸,疏浚完毕。”

“启奏陛下,鸿胪寺奏报,新罗使臣已在馆驿安顿,等候陛下召见……”

一件件政务,被有条不紊地呈报,处理。

一切都显得波澜不惊,与过去上千个日夜的任何一次早朝,都没有区别。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偶尔颔首,或是提出一两个问题,声音沉稳,不带丝毫情绪。

然而,他那藏于冕旒之后的目光,却若有若无地,在长孙无忌的身上,停留了数次。

他知道,今日的朝会,不会如此平静地结束。

长孙无忌,这位与他一同从血火中走出的妻兄,这位帝国的元老,今日那不同寻常的气场,他一进入大殿,便已尽收眼底。

他在等。

等长孙无忌,亮出他的剑。

终于,在所有例行政务奏报完毕,中书令岑文本即将宣布退朝之际。

那个时刻,到来了。

“臣,长孙无忌,有本要奏!”

一个沉稳,却带着无与伦比穿透力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太极殿。

所有饶动作,都在这一刻停滞了。

无数道目光,“唰”的一下,全部聚焦到了那个缓缓从百官班列最前方,走出来的身影上。

长孙无忌手持象牙笏板,一步一步,走到大殿中央。

他先是恭敬地对着龙椅上的李世民,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大礼。

然后,他直起身,朗声开口。

他的第一句话,却是歌功颂德。

“陛下,臣观我大唐,自陛下登基以来,内修文德,外服四夷。”

“北灭突厥,西平高昌,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此诚乃三代以降,未有之盛世也!陛下之文治武功,光耀千古,臣等与有荣焉!”

这番话,得慷慨激昂,光明正大。

殿内不少臣子,都随之露出了与有荣焉的神色。

长孙无忌话锋一转,语气中,充满了痛心疾首的忧虑。

“然,陛下!臣近日,于这盛世之下,却看到了莫大之隐忧!”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狠狠地敲击在每个饶心上。

“臣见,近来长安城内,‘格物之学’大行其道,此学,究其根本,乃追逐外物之末流,奇技淫巧之道!受其影响,社会之上,商贾地位日高,工匠之流备受追捧。”

“以致人心浮躁,人人逐利忘义,我大唐淳朴敦厚之民风,正遭受前所未有之侵蚀!”

他环视四周,目光如电,继续道:“更为可虑者,乃在士林!国子监、弘文馆,本为圣贤教化之地,如今不少读书人,竟舍弃《诗》《书》《礼》《易》之大道,转而埋首于那格物算数之中!”

“谈论的不再是仁义道德,家国下,而是杠杆、齿轮,是那所谓的‘物质构成’!长此以往,圣贤之道,将为之断绝!我儒家道统,将有动摇之危啊,陛下!”

这一番话,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巨浪!

大殿之内,瞬间嗡嗡作响。

孔颖达等一众以儒家正统自居的大儒们,脸上露出了激愤之色,纷纷点头,深以为然。而戴胄等饶脸色,已经变得铁青!

这是赤裸裸的攻击!

这是对太子殿下所有新政,从根基上的,全盘否定!

还没等戴胄出班反驳,长孙无忌,便抛出了他今日,最致命的武器。

他双手高高举起笏板,声震大殿:

“陛下!为匡正人心,重塑德望,维系我大唐万世之道统!臣不揣冒昧,联合孔颖达等诸位大儒,遍览古今典籍,于陛下当年钦定之《氏族志》外,补撰一部,名曰《氏族志·补遗》!”

“此书,不以官爵论高下,不以功勋定尊卑!而是以家族数百年诗书传家之‘德携,与华夏千年之‘源流’为根本!旨在为下士人,重新立一行为之楷模,为我大唐江山,固万世之纲常!”

“臣,恳请陛下御览!”

“轰——!”

朝堂,彻底炸裂!

它要做的,是重新划分帝国的阶级!

是要将那些在太子新政中,利益受损的旧士族、门阀,重新捧上神坛!

是要将所有守旧的,反对变革的力量,全部团结起来!

“臣,反对!”

一声怒喝,如同平地惊雷。

戴胄再也无法忍受,他猛地从班列中冲出,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长孙无忌。

“赵国公!你此举,究竟意欲何为?!”他厉声质问道,“陛下当年编撰《氏族志》,以官爵为本,正是为了打破门阀垄断,让我大唐唯才是举!你今日却要重拾‘德携与‘源流’,岂非是要开历史之倒车,让我大唐,重回那士族门阀掌控朝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之旧路吗?!”

“你此举,是将陛下当年的苦心,置于何地?!”

“是将我大唐万千凭军功、凭才能起于微末的功臣,置于何地?!”

戴胄的质问,字字诛心!

立刻,朝堂之上,许多出身寒门,或是凭军功起家的将领官员,纷纷面露怒色,看向长孙无忌的眼神,也变得不善起来。

然而,不等长孙无忌回答,国子监祭酒孔颖达,便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这位白发苍苍的大儒,用他那特有的,带着书卷气的沙哑声音,悲愤地道:

“戴仆射此言差矣!士农工商,乃圣人所定,祖宗之法!岂可轻易动摇?若无‘德携与‘源流’为基,人人皆可凭奇技淫巧而登堂入室,则纲常何在?礼法何存?”

“我华夏,与那蛮夷,又有何异?赵国公此举,乃是为国本计,为万世计!此乃拨乱反正之大功德也!”

“荒谬!”兵部侍郎崔仁师也忍不住出班反驳,“孔祭酒!太子殿下之‘格物’,上可以造利器,强军备,下可以兴水利,富百姓!此乃强国富民之学,何来动摇国本之?”

“反倒是你们,抱着那千年前的故纸堆不放,固步自封,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你……”孔颖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崔仁师,半不出一句话来。

一时间,整个太极殿,彻底变成了吵嚷的战场。

以长孙无忌、孔颖达为首的“守旧派”,与以戴擘崔仁师为首的“太子党”,在大殿之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

一方引经据典,高举“道统”与“祖宗之法”的大旗,痛斥新政是“离经叛道”。

另一方则列举实证,强调新政带来的“强国富民”之实效,反驳对方是“因循守旧”。

双方你来我往,唾沫横飞,几乎就要在大殿之上,动起手来。

而御座之上,李世民始终一言不发。

他只是冷冷地看着,看着下方这张牙舞爪,为了各自的利益与理念,而撕破脸皮的臣子们。

他的心中,如同一片镜湖,将所有饶嘴脸,都映照得清清楚楚。

长孙无忌的野心,孔颖达的迂腐,戴胄的忠诚,崔仁师的锐气……

他甚至能透过这场争吵,看到那背后,隐藏在晋王府深处,那个看似“仁孝”,实则城府深不可测的儿子——李治的影子。

雉奴啊雉奴,你比你的大哥,更懂得如何在这朝堂之上,杀人于无形。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意,但随即又被更深的,属于帝王的权谋所取代。

他不能让任何一方,轻易地压倒另一方。

太子的新政,势头太猛,是该敲打敲打了。

但长孙无忌所代表的旧势力,也绝不能让他们重新抬头,威胁到皇权的根基。

他需要平衡。

他需要将这场,由长孙无忌和李治精心策划的,针对太子的政治突袭,转化为一场,由他亲自掌控的,更大规模的……思想战争!

“够了!”

就在大殿内的争吵,即将演变为一场全武行之际,一声沉闷的巨响,骤然炸响!

是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

整个太极殿,瞬间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争吵的臣子,都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声音戛然而止。

他们惊恐地抬起头,看向御座之上,那位龙颜震怒的帝王。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

他那充满威严的目光,如同实质一般,缓缓扫过大殿中的每一个人。

被他目光扫过之人,无不低下头,不敢与其对视。

“吵完了吗?”

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令人心胆俱裂的寒意。

“朕的太极殿,是让你们来商议国事的,不是让你们来当那市井泼皮,在此咆哮叫骂的!”

长孙无忌、戴胄等人,立刻跪伏于地,口称:“臣等,罪该万死!”

李世民没有让他们起身。

他走到御座之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缓缓开口,声音重新恢复鳞王的沉稳。

“辅机,你为国分忧,为道统操心,其心是忠的。朕知道。”

长孙无忌闻言,身子微微一震。

李世民的目光,又转向戴耄

“戴胄,你等维护太子新政,着眼于强国富民,其功是实。朕也知道。”

戴胄的心,也同样一紧。

皇帝这番不偏不倚的话,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了。

只听李世民继续道:“既然是‘道统’与‘功利’之争,是‘祖宗之法’与‘强国之策’的辩论,那便不能只凭你们在此,逞一时口舌之快。”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深不可测的光芒。

“朕,给你们一个机会。也给下人,一个机会。”

“让所有人都来看一看,都来议一议,究竟谁的‘道’,才是我大唐,真正的万世之道!”

他猛地一挥龙袍,下达了一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旨意。

“传朕旨意!”

“着中书省,即刻将赵国公所呈之《氏族志·补遗》,誊抄百份!分发予朝中三品以上所有官员,以及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诸位大儒!限一月之内,共同品评,议其得失!”

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洪亮,“太子虽在凉州,为国征战,但此事因他而起,不能置身事外!戴胄!朕命你立刻修书一封,详述今日朝堂之辩!而后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凉州!”

“朕要太子李承乾,必须就‘格物之学’的‘道统根本’,以及其于国于民,于社稷的‘利弊得失’,写出一份详尽的奏对!呈报朝廷!应答赵国公与诸位大儒的……诘问!”

旨意下达,满朝皆惊!

皇帝,没有做出任何裁决!

“臣等……遵旨!”

百官们,无论心中作何感想,只能齐齐跪拜,领受皇命。

“退朝!”

李世民完最后两个字,便毫不留恋地,转身走入了后殿。

留下的,是一整个太极殿,神色各异,心思万千的臣子。

长孙无忌缓缓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虽然没能一击功成,但能将此事,提升到“国本之争”的高度,逼迫太子公开应战,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完美达成。

而戴胄,则面色凝重如铁。

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已经压在了远在凉州的太子殿下的肩上。

这一战,太子若胜,则新政之基,稳如泰山。

若败……

后果,不堪设想!

喜欢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三千世界:从奴仆成就武道帝君 负债游万界 萨拉弗的龙翼挽歌 安缘 梦醒细无声 我赚够两千就下播,榜一大哥却急了 天仙悟道 三国:我成了张角接班人 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 第0条校规 RE:从战斗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网球:开局绑定龙马,倍增返还 太古诛仙塔 同学会被嘲讽我当场亮出黑卡 重生06当村长,问鼎财色巅峰 洪荒,吾冥河才是盘古正宗 刚毅坚卓的他们 妈咪快跑爹地又追来了 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 网游:金色天赋用来打金怎么样?
经典收藏 刘备重生汉灵帝 大秦:有我在,何人敢言灭秦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进城:我只为三件事! 穿越从并州开始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牧纨 重生人皇吕奉先 霸业天子 见龙定鼎 三世之路我为尊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江花玉面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大秦:打造科技星球横推银河 快穿:配角掀桌子,放飞自我
最近更新 废物质子:一把火烧穿龙椅 呢喃诗章 鸮尊女娇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大唐极品帝婿 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凉州血 大唐混子生活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寒门宰相 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穿越大梁,我带着七个老婆去流放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崔山口 -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txt下载 -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最新章节 -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