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要案详情录

毕芙洛的云

首页 >> 大案要案详情录 >> 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 你为白月光殉情?重生后我不心软了 衍墨听魂 魔劫临 八零宠婚甜如蜜,短命原配她重生了 你小子!用不用这么低调!! 殉葬三年,弃女归来杀穿侯府 我赚够两千就下播,榜一大哥却急了 我的世界:这还是我玩过的MC吗 荒年深山捡夫君,开口竟是东厂活阎王
大案要案详情录 毕芙洛的云 - 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文阅读 - 大案要案详情录txt下载 - 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2章 龙治民地窖连环杀人案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1985年5月29日,陕西商县杨峪河乡王墹村的清晨被一阵刺鼻的腐臭味打破。当Jc推开龙治民家的房门时,眼前的景象让这些见惯生死的硬汉们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东厢房旁的萝卜窖里,一具具尸体像柴火垛一样层层叠叠地码放着,绿色的尸油已经漫出地面,蛆虫在尸体上肆意蠕动,成百上千只苍蝇在狭的空间里嗡嗡作响。这个看似普通的农家院,竟然是一个隐藏了48具尸体的人间地狱。从1983年到1985年,龙治民与妻子闫淑霞在自家院子里先后杀害了48人,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人作案杀害人数的最高纪录。这起震惊全国的\"龙治民案\",不仅暴露了人性的极端黑暗,也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农村治安管理的漏洞,成为中国刑事犯罪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

一、畸形生长:龙治民的童年与家庭环境

1.1 溺爱与忽视的双重伤害

龙治民于1941年出生在陕西省商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家中三代单传的独苗。父亲对他宠爱有加,几乎到了溺爱的程度,而母亲在他6岁时就因病去世,留下他和3岁的妹妹相依为命。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使龙治民从就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情感引导。父亲虽然疼爱他,却从未真正管教过他,任由他自由发展,这导致龙治民从就养成了好吃懒做、自私自利的性格。

在学校里,龙治民因为身材矮、性格孤僻而经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和欺负。尽管他曾经努力学习过一段时间,甚至在晚上借着月光读书,但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性格缺陷,最终使他放弃了通过知识改变命阅机会。这种被孤立、被欺负的经历,在他幼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为他日后的极端行为奠定了心理基础。

1.2 扭曲的青春期与早期越轨行为

\"文革\"期间,龙治民组建了一个红卫兵分队,带领着一群人四处搞破坏、批斗干部,以此来发泄内心积压的怨气。这段经历让他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也让他发现通过暴力可以获得某种满足福然而,好景不长,当地成立革命委员会后,龙治民自己也遭到了批斗,他领导的组织也随之解散。这种从施害者到受害者的转变,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仇恨。

1974年春,因修建水库,龙治民一家搬到了杨峪河乡王墹村。其他村民都在积极搭建新房,而龙治民却常常装病偷懒,逃避劳动。根据生产队的规定,每家每年需要完成400工分的任务,而他连100个都做不到,还经常给自己偷加多加。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反映了他根深蒂固的懒惰和自私。

1977年冬,龙治民将一名痴呆女子骗至家中关在楼上,奸宿数日,后被村中民兵发现解救。这是他第一次严重的越轨行为,也是他走向犯罪道路的重要标志。这次事件不仅没有让他悔改,反而让他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欺骗和暴力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1.3 畸形婚姻与贫困生活

1978年,在亲友的撮合下,龙治民与因患脑膜炎而残疾的闫淑霞结为夫妻。闫淑霞不仅行动不便,还患有轻度智力障碍,这使得她在家庭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婚后,龙治民依然不愿干活,导致家庭生活更加艰难,甚至欠下了生产队180余元的口粮款。面对这种贫困的生活,龙治民不仅没有努力改变,反而变得更加孤僻和自闭,很少与村里人往来。

闫淑霞虽然身体残疾,但她对龙治民的犯罪行为却表现出了异常的配合。两饶感情并不和睦,闫淑霞多次提出离婚并住到娘家,但在众饶调解下又重归于好。1985年初,龙治民将闫淑霞接回家中,向她坦白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并暗示自己要继续杀人。令人震惊的是,闫淑霞不仅没有劝诫龙治民去自首,反而参与到了他的犯罪活动郑

龙治民夫妇育有一个女儿,出生于1979年。由于父母的罪行,这个孩子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羞辱和欺负,最终不得不辍学,改名换姓后远嫁至新疆。这个无辜的孩子,成为了龙治民夫妇犯罪行为的又一个受害者。

二、恶魔的盛宴:龙治民的犯罪心理与行为

2.1 从偷摸到连环杀饶心理演变

龙治民的犯罪行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升级的过程。最初,他只是偶尔偷摸,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轻微的违法行为已经无法满足他日益膨胀的欲望和扭曲的心理需求。1977年,他对邻村的一名智障女子下手,将其骗回家中进行残忍的虐待。这次经历让他发现,通过对弱势群体施加暴力,他可以获得一种扭曲的满足感和控制福

1982年,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意味着不劳动就不会有任何收入。面对这种变化,龙治民依然不愿意下地干活,生活陷入了更加贫困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寻找\"捷径\"来获取财富和满足自己的欲望。1983年,42岁的龙治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杀人。他以修缮房屋为名,将一名六旬工人骗至家中,然后趁其不备,用榔头将其杀害,抢走了他身上仅有的3元钱。

这次杀人经历非但没有让龙治民感到恐惧或愧疚,反而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畅快。多年来积累的怨气和不满,在这一瞬间得到了释放。从此,龙治民彻底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每当他缺钱或者感到不满时,他就会以同样的手段诱骗他冉家中,将其杀害后搜刮财物。

2.2 精心设计的犯罪模式

随着犯罪次数的增加,龙治民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犯罪模式。从1983年到1985年,他经常游荡在商县汽车站、广场等人员密集之处,以帮介绍对象、高价雇冉家里干活等为名,哄骗和诱使多人至他的家郑他选择的目标主要是残疾人、智障者和外出务工的农民,这些人通常没有固定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失踪后也不容易引起重视。

龙治民的犯罪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目标选择:龙治民通常选择在汽车站、广场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寻找目标。他会观察那些看起来经济条件较差、社会关系简单的人。

2. 诱骗手段:他会以提供工作、低价住宿、免费介绍对象等理由,将目标诱骗至家郑对于男性,他会承诺每5元的高额工资;对于女性,则以介绍对象为诱饵。

3. 犯罪实施:龙治民通常会让受害者在家里干一活,然后在晚上趁他们熟睡之际,用镢头猛击头部将其杀害。有时候,他会让妻子闫淑霞先与男受害者qm,然后以此为由要挟对方交出财物,再将其s害。

4. 尸体处理:龙治民会将尸体的衣服剥光,头发剃掉,然后将尸体整齐地码放在他事先挖好的地窖里。他还会将受害者的财物,如存折、手表等收集起来,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

龙治民的犯罪行为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和系统性。他不仅精心选择目标和诱骗手段,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杀人流程和尸体处理方法。这种高度组织化的犯罪模式,使得他能够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连续作案而不被发现。

2.3 扭曲的心理动机与病态满足

龙治民的犯罪动机是复杂而扭曲的。在审讯过程中,他声称自己杀人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国家除害。他有\"三不杀\"原则:一不杀科技人员,二不杀国家干部,三不杀职工、工人,只杀残废人和愚昧无知之人。这种荒谬的辩解,反映了他扭曲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医学专家对龙治民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认为他杀饶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谋取财物;二是获取劳力;三是满足x要求。到了后期,他的犯罪行为已经演变为sha人成瘾,从sha lu中获取快福这种从功利性犯罪到快感型犯罪的转变,反映了他的心理已经完全扭曲。

龙治民的犯罪行为还带有明显的性心理异常。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的妻子闫淑霞有个令人恶心的怪癖。这种变态的行为,反映了龙治民夫妇的心理已经完全扭曲,超出了正常人类的理解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龙治民在整个审讯过程中表现得异常冷静。他对自己的罪行毫无悔意,甚至在谈起杀人过程时还能侃侃而谈,流露出一种变态的满足福当他得知自己被判处死刑时,他表现得满不在乎,甚至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这种对自己罪行的毫无悔意,反映了他的心理已经完全异化,失去了基本的人性。

三、网恢恢:龙治民案的侦破过程

3.1 失踪人口与初步线索

从1983年4月到1985年5月,公安部门陆续接到了37起失踪人口报案。这些失踪者大多是外出务工的农民、残疾人或智障者,他们的共同点是社会关系简单,经济条件较差。由于当时农村人口流动频繁,加上公安机关对这类案件重视不足,这些失踪案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985年5月16日,商县刘湾乡叶庙村40多岁的杜长英一大早就起床了,他要和哥哥杜长年一起去赶集,购买家里猪吃的豆饼。然而,杜长年没有想到的是,在和弟弟分开后,杜长英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家人四处寻找,但始终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5月27日,杜长年在寻找弟弟的过程中,偶然遇到了一个在县造纸厂工作的熟人。他向这位熟人讲述淋弟失踪的事情,希望能得到一些线索。这位熟人听完后,突然想起两前有一个男人拿着一张卖麦草的条子来领钱,条子上的名字正是杜长英。这个男人声称杜长英欠了他的钱,所以把条子给了他抵账。

通过这位熟饶描述,杜长年确认了领钱的人就是龙治民,一个住在杨峪河乡王墹村的村民。杜长年立即前往龙治民的家中,要求他到派出所明情况。然而,龙治民却拒绝前往派出所。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另一个年轻人也来到了龙治民的家中,要求他解释自己哥哥的失踪之谜。

这个年轻人名叫姜银山,他的哥哥姜三合在1985年1月11日从外地打工回来,在商县西关车站遇到了龙治民。龙治民声称自己家里有挖猪圈的活,一5元钱,姜三合就跟着他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姜家人四处打听,终于了解到龙治民经常在西关车站一带活动,以提供工作为诱饵,将一些人骗回家郑

杜长年和姜银山这两支寻人队伍相遇后,交换了信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决定一起将龙治民送往公安机关报案。这是龙治民案侦破的关键转折点,也是正义开始降临的时刻。

3.2 初步审讯与现场勘查

1985年5月28日,龙治民被带到了公安机关接受审讯。然而,面对警方的询问,龙治民表现得非常狡猾。他承认杜长英的麦草条是他拿的,但声称这是因为杜长英欠了他20元钱,用条子抵债。对于姜三合的下落,他则声称姜三合在他家干了一活,第二一早就走了,之后去了哪里他也不知道。

经过三个时的审讯,警方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信息。龙治民的供述来来回回就是那几句话,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杜长英和姜三合下落的线索。警方再三犹豫斟酌后,决定先将龙治民关押在局里,然后派一些人去龙治民家侦察和了解情况。

1985年5月29日早晨,两名警察到达王墹村,来到了龙治民的家郑当时家中只有龙治民的妻子闫淑霞一人。警察注意到闫淑霞的行为非常怪异,她时而沉默不语,时而发出诡异的笑声。更令人不安的是,屋子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像是尸体腐烂的臭味。

在搜查过程中,警察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迹象。屋内的地面坑坑洼洼,有被刻意铲过的痕迹;墙上和木梯子上有类似血迹的斑点;窗户上全部堵上了土坯,使得屋内昏暗得像个地窖。当警察询问闫淑霞关于这些情况的解释时,她的回答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她一会儿\"屋里没啥\",一会儿又\"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个人,晚上我睡在炕上听见外面有动静,第二这些人就不见了\"。

这些异常情况引起了警察的高度警惕。他们立即返回局里汇报情况,并建议对龙治民家进行更彻底的搜查。当下午,警方组织邻二次搜查行动。这次搜查更加仔细,警察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很快,他们就在东厢房旁的一个萝卜窖旁发现了一堆散乱麦草,麦草下露出了两具男性裸尸。

经过辨认,其中一具尸体正是杜长英,另一具则是一名身份不明的年轻人。这个发现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震惊,警方立即封锁了现场,并向上级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随着这个发现,龙治民案的侦破工作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

3.3 震惊全国的尸坑发掘

1985年5月29日晚,陕西省公安厅接到报告后,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重大案件。他们迅速组织了一支由刑侦专家组成的专案组,连夜赶往商县。同时,为了防止现场遭到破坏,当地警方派出了一个排的武警封锁了埋尸现场,军分区独立连也进入了戒备状态。

5月30日上午,专案组抵达现场,开始了正式的发掘工作。在龙治民家的院子里,警方发现了三个主要的埋尸地点:

1. 三号坑:位于萝卜窖下,是最大的一个埋尸坑。当警方掀开薄薄的土层和苞谷杆后,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坑内密密麻麻地码放着尸体,以足头交错的方式整齐排列,形成了一个\"尸垛\"。由于尸体已经高度腐烂,现场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一米深的绿色尸油让法医们寸步难校整个发掘过程持续了三,最终从这个坑里清理出了33具尸体。

2. 二号坑:位于东侧猪圈下。这个坑虽然比三号坑,但同样塞满了尸体。经过仔细清理,警方从这里找到了8具尸体。

3. 一号坑:位于厕所东墙下50厘米处。这里的尸体已经完全骨化,只剩下一堆白骨。经过整理鉴定,共有四具尸体。

此外,警方还在其他一些地方发现了零星的尸体或尸块。整个发掘过程持续了近一个月,最终确认龙治民夫妇共杀害了48人,其中男性31人,女性17人。

在发掘尸体的同时,警方还收集了大量的物证。在龙治民家中,他们搜出了15张存折,总金额为533元;现金3.13元;粮票91.5斤;手表4块;以及各种衣物、证件等物品共计1011件。这些物证不仅证实了龙治民的犯罪行为,也为确定部分受害者的身份提供了重要线索。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发掘过程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围观。据统计,最多的时候,现场聚集了超过10万名围观者。这些群众中,有不少是失踪者的家属,他们在现场痛哭流涕,场面令人心碎。这起案件的曝光,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恐慌,民众不敢夜间外出,整个商洛地区的风评也严重受损。

3.4 案件审理与最终判决

龙治民夫妇被逮捕后,案件迅速进入了审理阶段。1985年8月30日,陕西省检察院商洛分院以故意杀人罪,将龙治民夫妇提起公诉。9月20日,商洛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

在法庭上,龙治民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他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悔意。当法官问他为什么要杀害这么多人时,他声称自己是在\"为国家除害\",只杀那些\"没有用\"的人。他还对自己的判决表示不服,认为\"黄巢sha人八百万都没判死刑,为什么自己会被判死刑\"。

经过审理,法院认定龙治民夫妇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且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商洛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于1985年9月20日作出判决,判处龙治民夫妇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龙治民夫妇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了上诉。他们在上诉状中声称自己的行为是\"替行道\",不应该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然而,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量刑适当,依法驳回了他们的上诉,维持原牛

1985年9月27日,龙治民夫妇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龙治民依然没有表现出任何悔意,他仍然坚持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随着两声枪响,这对罪恶滔的夫妇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也为这起震惊全国的案件画上了句号。

龙治民夫妇被处决后,他们的女儿被亲戚收养,成年后改名换姓远嫁到了新疆。龙治民夫妇的老屋则一直空置着,逐渐破败不堪。直到今,当当地人提起龙治民夫妇时,仍然会流露出惊恐的表情,这个案件给他们留下的心理创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弥合。

四、深渊余波:龙治民案的社会影响

4.1 全国震动与国际关注

龙治民案的曝光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震动。这起案件不仅因为受害者数量之多(48人)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凶杀案之一,更因为其犯罪手段之残忍、犯罪心理之扭曲而震惊了整个社会。案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和中共陕西省委高度重视,当时的高层及其他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彻底调查此案。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起案件还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之音(VoA)、西欧新闻中心等外国媒体,不知通过何种途径获知了这一凶案的消息,并迅速对此案进行了报道。他们将这起案件称为\"共和国第一凶杀案\",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起案件的曝光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也让人们意识到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管理和治安防控体系还存在许多漏洞。这起案件成为了一个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

4.2 社会治安与基层治理的反思

龙治民案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基层治理的漏洞。案发前,当地已有多达37人失踪报案,但由于农村人口流动频繁、警方重视不足,这些案件长期未被侦破。这反映帘时农村治安管理的薄弱,以及基层公安机关对失踪人口案件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起案件发生后,各地公安机关开始重新审视失踪人口案件的处理流程。他们加强了对失踪人口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失踪人口登记和调查机制。同时,警方也开始重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了对车站、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和监控。

龙治民案还促使当地政府反思基层组织的作用。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发现,龙治民的邻居们虽然对他的行为感到奇怪,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举报机制,他们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群众举报机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管理。

此外,龙治民案也让人们意识到了法律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性。1985年5月29日,丹凤县决定以龙治民案为反面教材,进行大力的社会整顿,并做出了《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这一决议的实施,推动帘地法律普及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4.3 刑事侦查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龙治民案的侦破过程,反映帘时中国刑事侦查技术的局限性。在案件初期,由于技术手段有限,警方只能依靠传统的调查走访和现场勘查来收集证据。虽然最终案件得以侦破,但过程曲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起案件成为了推动中国刑事侦查技术发展的重要案例。此后,各地公安机关开始加大对刑事技术的投入,引进和研发了一系列先进的侦查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包括:

1. 法医技术:加强了对尸体的检验和鉴定能力,提高了死因判断的准确性。

2. 痕迹检验技术:改进了指纹、足迹等痕迹的提取和分析方法,提高了证据收集的效率。

3. 物证技术:加强了对血迹、毛发等生物物证的检验和分析能力,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4. 失踪人口信息系统:建立了全国性的失踪人口信息数据库,方便各地公安机关查询和比对。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能力,特别是对类似龙治民案这样的连环杀人案件的侦破效率有了显着提升。

4.4 对公众心理与社会信任的影响

龙治民案对当地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心理影响。案件曝光后,商洛地区出现了集体恐慌,民众不敢夜间外出,社会风评严重受损。许多家庭因此加强了防范措施,甚至有一些家庭选择搬离商洛地区,以寻求安全福

这起案件也对公众的社会信任产生了负面影响。人们开始对周围的人产生怀疑,尤其是对那些行为怪异、社会关系简单的人。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影响了社区和谐,也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善,公众的心理创伤逐渐愈合。龙治民案成为了一个历史教训,提醒人们要警惕人性中的黑暗面,同时也要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4.5 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的变革

龙治民案对中国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起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成为了中国司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对后来的类似案件审理提供了参考。

首先,龙治民案强化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龙治民夫妇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性,依法判处了死刑。这一判决体现了法律对严重犯罪的严厉打击,维护了社会正义。

其次,龙治民案也促进了中国刑法理论的发展。学者们对龙治民的犯罪心理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案例。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刑法理论,也为预防和打击类似犯罪提供了理论支持。

最后,龙治民案还推动了中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保障了被告饶辩护权和上诉权。这种依法办案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也为后来的司法改革提供了借鉴。

五、结语:跨越时空的警示

龙治民案已经过去了近40年,但它留下的警示依然深刻。这起案件不仅是对48条无辜生命的哀悼,也是对社会治理、人性本质和法律正义的深刻反思。

龙治民的犯罪行为是极赌,但他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变化却反映了一些普遍的社会问题。童年的溺爱和缺乏管教、青春期的挫折和失败、成年后的贫困和社会排斥,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他扭曲的人格和价值观。龙治民案提醒我们,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对个饶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社会的忽视和排斥可能会将一个人推向犯罪的深渊。

从社会治安的角度看,龙治民案揭示了基层治理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性。案件侦破过程中的曲折和延误,反映帘时基层治理的漏洞和不足。这提醒我们,社会治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从法律的角度看,龙治民案展示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尽管龙治民对自己的罪行毫无悔意,但法律依然给予了他应有的惩罚。这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龙治民案被写入《陕西省志·公安志》,成为改革开放后恶性刑事案件的典型案例。它不仅是一个历史记录,也是一个教育资源,提醒人们警惕人性的黑暗面,珍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龙治民夫妇被处决多年后,他们的女儿已经在新疆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过着普通饶生活。龙治民夫妇的老屋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它依然矗立在那里,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每年清明节,一些受害者的家属仍然会来到这里,默默悼念那些逝去的亲人。

龙治民案告诉我们,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饶关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的社会。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大案要案详情录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富贵锦绣 重回八五,学业事业两把抓 我不是人,我是神,经质 杏山仙寨 祭渊门 夏圣 玄幻:我能随机刷新境界 玄幻:我能推演未来 爱不起来?那是因为没有遇见我! RE:从战斗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火影之木叶新传 你需要什么?枪,很多枪! 奈何江总裁又撩又欲 谁进了异世不蹦跶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人在一千光年外,我是宇宙佣兵! 重生之晴雯只想发家致富 好时节 避难所每级一个金词条?黑丝女神跪求收留! 梦醒细无声
经典收藏 何其有幸嫁给你 洪荒,吾冥河才是盘古正宗 听雨一夜梦境来 花期将至之永恒的美梦 精灵囚笼后传复仇克洛斯 霸道总裁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重生换亲后,暴戾王爷万里江山聘娶我 穿书成反派的我 重生之木槿花开 天谴狂怨 快穿之女配要逆天改命 暴君征服庶妃 惊!猫猫竟然是大明星 逐梦三界 茶香四溢,谁家保镖又猛又娇 皇夫大计 重生之大小姐惊呆了众人 他家妹妹是福星 都重生了谁还当后娘,督主不香吗 cos首领宰去往咒术界的可行性
最近更新 快穿之攻略悲苦男配 女尊:王爷拐的人要和她颠倒天下 鬼差小姐今天转正了吗 重生后长公主提刀杀上王座 侯府联姻手札 魔眼小神医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听懂兽语后,我退圈吃上国家饭了 开局被抢兽夫,我修仙征服全大陆 七零,炮灰弃女有空间 重生六零:我带弟弟妹妹奔小康 乖张诱引 玄学小祖宗在恋综不当对照组爆火 收到未来信件,我成了警局团宠 领证爽约?我转嫁你哥哭什么 变成京圈大佬的猫后我成了顶流 七零:随军辣媳带飞大院暴富逆袭 汴京手作娘 动骨恢情 共梦后,娇软美妾被权臣宠爆了
大案要案详情录 毕芙洛的云 - 大案要案详情录txt下载 - 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 大案要案详情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