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散去。
文武百官鱼贯而出,奉殿前的汉白玉台阶上,官袍如潮。
但与往日不同的是,今日无人交头接耳,无人结伴而校
所有人都低着头,脚步不疾不徐,但往日成群结队的景象却不见了。
偌大的宫道上,竟无人交谈,只有衣袍摩擦的沙沙声。
直到走出宫门,踏上长街,那股压抑的气氛才稍稍松动。
户部侍郎张柬与兵部尚书王毅对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很快便在一处僻静的巷口停下。
“王尚书。“
张柬四下看了看,确认无人,这才压低声音,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袖口的玉扣,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陛下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王毅虽是沙场老将,此刻也按捺不住,一把抓住张柬的手臂。
“老夫在兵部干了二十年,从没见过陛下如此雷厉风行!那个林昭,当真撩!区区十二岁,竟能让陛下亲自钦点解元,还下旨立碑!这可是开国以来头一遭啊!“
张柬点头,但很快又皱起眉头。
“只是,这孩子太年轻了。十二岁啊,还是个半大孩子……他扛得住接下来的风暴吗?“
王毅冷哼一声。
“扛不住也得扛。陛下已经把他推到台前,他要是倒了,陛下的脸往哪搁?
放心吧,陛下既然敢用他,就必然会保他。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这个机会,把兴业司的路子摸清楚。
日后若能在边镇推广,那可是大的功劳!“
张柬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几句,这才匆匆分开。
而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另一条街上。
一辆毫不起眼的青色马车内。
太子赵承乾捧着茶盏,却始终没有喝。
他的目光落在手中那份情报上十二岁三个字上,久久未移。
情报上,详细记载着林昭的生平。
茶水渐凉,他才像是回过神来,将茶盏重重地放在桌上,溅出几滴茶水。
坐在他对面的,是太子党的核心谋士,礼部侍郎顾长明。
这是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中年文士,留着三缕长须,眼神却极为锐利。
“殿下。“
顾长明放下茶杯,斟酌着开口。
“老臣以为,此子,可拉拢。“
太子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父皇今日在朝堂上的态度,你也看到了。他护着这个林昭,护得紧。本宫若此时贸然出手,岂不是自投罗网?“
“殿下误会了。“
顾长明微微一笑。
“老臣的拉拢,不是明着拉拢,而是暗中示好。陛下今日虽然力保林昭,但刀终究只是刀。
等刀用钝了,用坏了,陛下自然会换一把新的。到那时,林昭若无依无靠,处境必然凄惨。“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
“殿下身为储君,若能在此时对林昭伸出援手,哪怕只是一些的善意,一些不起眼的帮助……
他日,这把锋利的刀,或许就能为殿下所用。更何况,陛下年事已高,朝中诸事,迟早要交到殿下手郑
到那时,林昭若念着今日的恩情,岂不是殿下的一大助力?“
太子沉默了许久。
他放下情报,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良久,他才缓缓点头。
“先生得有理。那就有劳先生了。记住,不要让父皇察觉,也不要让林昭觉得本宫在收买他。只需让他知道,本宫对他,并无恶意。“
顾长明微微一笑,起身行礼。
“老臣明白。“
马车驶过长街,消失在人流之郑
而在京城的另一处。
一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宅邸内。
八皇子赵楠正坐在书房里,手里把玩着一枚碧绿的玉佩。
他今年二十三岁,是昭武帝诸多皇子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生母只是一个普通的才人,早已过世。他既无太子那般的储君之位,也无三皇子那般曾经的权势。
朝中无人,手中无兵。
但他活得很好。
因为他从不参与任何争斗。
他只是安安静静地读书、作画、养花,做一个人畜无害的闲散王爷。
可今日,他却破荒地召见了自己的谋士。
“先生。“
八皇子放下玉佩,抬头看向站在面前的青衫文士。
“你怎么看今日朝堂上的事?“
站在他面前的,名叫陆行远,是八皇子府上唯一的谋士,也是八皇子唯一信任的人。
“殿下。“
陆行远沉声道,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这是一个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
八皇子挑了挑眉。
“哦?“
“三皇子这次栽了,栽得很惨。陛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训斥他,这等于是当众宣告,三皇子已经失宠。“
陆行远压低声音。
“太子虽是储君,但陛下对他的不满,朝野皆知。“
“其他皇子,要么年幼,要么无能,根本入不了陛下的眼。“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看着八皇子。
“殿下,时机到了。陛下如今正值壮年,但也过了知命的年纪。
他需要一个既能干、又听话的皇子来辅佐。而殿下这些年韬光养晦,从不争斗,正是陛下最需要的人。“
八皇子却摇了摇头,脸上没有半分喜色。
“先生,本王明白你的意思。但本王更明白父皇的脾气。“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紫禁城。
“父皇今日钦点那个林昭为解元,看似是在培养新人,实则是在敲打所有人。
他在告诉我们,谁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这个时候,谁敢冒头,谁就是找死。“
他转过身,嘴角扬起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
“不过,那个林昭,倒是可以关注一下。“
“陛下不会永远活着。“
“这把刀,终有一日,会成为无主之刀。“
“到那时……“
他没有下去,但陆行远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那时,便是他们的机会。
内阁首辅,当朝第一文臣卫渊正独自坐在书房里。
他面前的桌案上,摆着一份刚刚誊抄出来的策论。
卫渊看得很慢,很仔细。
当看到“利不受君控,则为国之巨害“时,他手中的笔顿了顿,在纸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竟用笔尖将那一行字狠狠划破,纸面留下一道墨痕。
整整一个时辰后。
他才放下笔,缓缓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好一个利不受君控,则为国之巨害。“
他冷笑一声,将笔搁下。
“这孩子,不简单。他不是在献计,他是在献媚。但这媚,献得高明,献得让人无法拒绝。“
卫渊睁开眼睛,眼中没有半分欣赏,只有彻骨的寒意。
他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坐了十五年。他太了解昭武帝了。
这位皇帝,雄才伟略,但也多疑猜忌。他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集权。将权力,一点一点地从文官手中,从武将手中,从皇子手中,从所有人手中收回来。
而林昭这份策论,恰恰给了昭武帝一个完美的借口。
以“富国强兵“之名,邪夺权集权“之实。
“兴业司只是开始。“
卫渊喃喃自语,手指在策论上轻轻滑过。
“接下来,就是盐铁、漕运、钱庄……他要把所有能生钱的买卖,都收归内帑。到那时,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根基可言?“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紫禁城,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林昭……这个名字,老夫记住了。“
“你以为献上这份策论,就能飞黄腾达?“
“可惜你不知道,你这是在向虎口里送肉。“
“虎吃饱了,第一个要咬死的,就是送肉的人。“
他转过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后,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黑色的令牌。
卫渊盯着令牌看了许久,最终将其收起,缓缓坐回椅子上。
京城的夜,悄然降临。
而在这座权力中心的深处,无数双眼睛,都盯上了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少年。
林昭。
这个名字,在短短一日之间,从默默无闻,变成了京城权贵们茶余饭后议论最多的话题。
喜欢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请大家收藏:(m.183xs.com)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