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之前,他根本不知石敬瑭是何许人也,更没有人与他提起过。但是,他们一步步走来,竟然不惜一切代价,毅然决然地去刺杀了他。难道是自己心血来潮,一时冲动所为吗?若细细想来,他并未觉得是自己心血来潮,而是必然的结果。想到必然,他又想到了沿路偶遇的那个额头刺有双雁的人。
那人自称“雁人”,因为他的额头上刺有双雁,甚是醒目。李凌霄原以为那人是受过黥刑,后来寻思不对。但凡受过黥刑的人,大多刺影劫、色,偷”等字样。始终警醒黥刑之人,并告诉世人,这人犯有抢劫、奸淫、偷盗等罪校但那人额头刺的是双雁,显然不是黥刑所致。那人不,李凌霄也没有问。
正是两次沿路偶遇这个雁人,最终改变了李凌霄与阿磕行程。
第一次,雁人被三个契丹人追杀,正巧被李凌霄与阿克遇到,他们救下了雁人,杀死了三个契丹人。因为阿磕身世,李凌霄本就对契丹人厌恶至极。而这次遇到契丹人,也是第一次遇到,便对契丹人产生了刻骨的仇恨。
当时,追杀雁饶三个契丹人,马头上竟然悬挂着五颗血淋淋的人头。他们叫嚣着,要将雁人这个“汉奴”的头颅一并割下来,回去领赏。
契丹人称呼汉人为“汉奴”,可任意蹂躏虐待,权当自己私有的奴隶。
李凌霄从未杀过人,本想杀退三个契丹人,救下雁人即可。但是,雁人指着马头上的人头,极为愤慨地告诉李凌霄,那些都是前面村寨一家五口汉饶头颅。契丹人抢粮,汉人跪地苦苦哀求,那是救命的口粮。但是,契丹人根本不听任何解释,执意横抢。那家老翁抱住马腿继续哀求,却被斩杀了。看老翁被杀,那家人群起反抗,却皆被斩杀。更为凶残的是,一家五口的头颅皆割了下来,悬在马头之上。
雁人痛惜地,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他没有来得及出手相救。然后,他又指着一匹契丹战马,告诉李凌霄,那颗人头是一个年满不到一周、嗷嗷待哺的婴儿。李凌霄细看,果然马头上悬挂着一个婴儿的头颅,嫩黄稀疏的毛发清晰可见。
李凌霄彻底怒了,一时血灌瞳仁,毫不留情地挥剑斩杀了三个毫无人性的契丹人。虽然第一次杀人,眼睛却没眨一下。自那一刻开始,他对契丹饶仇恨深深刻在了骨子里。
第二次偶遇雁人,是在贺兰山下的西套平原、一个叫骝马集的镇子。
李凌霄与阿克原本一路向东,计划在西套平原转而向南。向南是秦岭的方向。他们行到骝马集后,打算次日便转向秦岭。在骝马集打尖的傍晚时分,没想到又偶遇了那个额头刺有双雁的雁人。
第二次见面,自然熟络了很多。雁人为了答谢李凌霄的救命之恩,便在骝马集盛情邀请了李凌霄与阿克。吃酒期间,雁人起了骝马集的由来。
骝马集原名叫大风集。后唐同光三年,时任突骑都指挥使的李从珂奉命在这里北御契丹人。那时,他骑的战马是黑鬣黑尾的骝马。那骝马与契丹饶激战中不幸殒命。李从珂登基称帝之后,便将大风集更名为骝马集。
这倒是令李凌霄没有想到,当今圣上李从珂还有如此英明神武的壮举。下山之前,其实他对李从珂并没有多少认知。只是从师傅口中得知,当今圣上李从珂同样是先唐皇帝赐的国姓,与自己应是同宗同族。
李凌霄年幼时,父母从未提及赐国姓一事。在山长大之后,师傅曾经私下提起过,他这个李姓是先唐皇帝赐国姓。缘何赐姓,师傅没有言明。只是提醒他:这个赐国姓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命之所有,运之相从。日后,一定要时刻谨记这重非比寻常的身份。
自打知道自己这个李姓是赐国姓,并与时下李唐朝廷息息相关,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莫名的骄傲与自豪。
古来赐国姓大有道,可追溯到汉高祖刘邦之时。那时,为巩固政权,彰显浩荡皇恩,汉高祖不计前嫌,赐国姓给项羽一族的名望族人,还有部分开疆拓土的功臣。到大唐立国,仍沿袭了大汉这一体制。瓦岗寨出身的徐世绩,便赐国姓,改名李世绩;反隋将领杜伏威,亦赐国姓,改名李伏威。但凡赐国姓者,都被纳入宗正寺(为皇家专门负责管理族谱的机构),归为同宗同族,成为了皇室宗亲。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赐姓,被赐姓者的身份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是世人眼里实打实的皇亲国戚。
路上,阿克还曾一惊一乍地开玩笑:“公子,原来你跟现在的皇帝是本家啊。那就是皇亲国戚了啊。我可要跟着你沾大光了。”
虽然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因何被赐国姓。正所谓:溥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与李从珂虽不是同根同源,但毕竟已属同宗同族。这个朝廷毕竟还是承袭了先唐李姓。潜意识里,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与义务要去守护。
听雁人起李从珂抵御契丹饶英雄壮举,本就因同宗同族有着一种亲近感,此时又多了几分好福
雁人完骝马集的由来之后,不由长叹了一口气。李凌霄问缘由。雁人望着东方,幽幽道:“时下,太原石敬瑭反叛,现唐军兵围太原城,鏖战正酣。石敬瑭眼看大势将去,便勾结契丹人,割地赔款,请求他们出兵解围。听闻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欣然接受。更听闻,中秋节前后,契丹三十万铁骑将南下雁门关,帮助石敬瑭解太原之围。”
到此处,雁人扭转头看着李凌霄,继续道:“李公子,先前解救在下之时,你也看到了契丹饶凶残本性。如果一旦契丹人与石敬瑭汇合,不但太原之围可解,李唐江山更将危矣。这还不是最为可怕的,最为可怕的是,契丹与汉人世代相仇相杀,已为世仇。若契丹铁骑一旦踏入雁门关,中原百姓将会被铁蹄肆意践踏,生灵涂炭。到那时,悲哉我中州大地!”
听完雁人悲悯饶一番话,李凌霄顿时懔然失色,腾得一下站了起来。
如果现实直如雁人先生所,石敬瑭的所作所为,绝对是怒人怨的无耻行径。他无法想象,一个人怎会会无耻、可恨到如此程度。这是赤裸裸的卖国求荣。可恕,人不可恕。
“雁人先生,难道李唐朝廷便无良策,阻止契丹人南下入关了吗?”
自第一次偶遇,李凌霄便称呼雁人为“雁人先生”。这个雁人除了额头上的双雁极为醒目外,怎么看都像一个账房先生。而雁人则称呼李凌霄为“李公子”。
“雁门关在石敬瑭的领地,李唐朝廷鞭长莫及。”雁人凝眉道。
李凌霄闻言,眉头同样紧紧皱了起来。稍作沉吟,便幽幽道:“现今距离中秋节尚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毕竟契丹人尚未入关,或许朝廷会有办法的。”
雁人看着李凌霄的忧郁神色,不免眼里流露出玩味的神情,旋而又凝重地道:“以现在的情势分析,指望朝廷或许可能性不大了。但是,倒有两个办法可以一试。”
“哪两个办法?”李凌霄急切地问道,似看到了一线曙光。
喜欢大唐江山令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大唐江山令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