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不再毒辣,暖融融地照着一片金黄的大地。玉米秆被成片地放倒,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满了田埂,空气中弥漫着庄稼成熟的醇香和秸秆干燥的气息。大人们在地里忙得热火朝,一边挥舞着镰刀,一边高声聊着。
“听没?老黑山里头掉下来的那几块外大石头,前两被上头来人拉走了。”张老蔫直起腰,用毛巾擦着汗,语气里带着几分见证历史的兴奋。
“拉走了?多大个儿啊?真有水缸那么大?”旁边有人好奇地问。
“我远远瞅见一眼,装在大卡车上,盖着帆布,露出来一角,黑黢黢的,看着可不,估摸着得有好几百斤。”王老棍比划着,得唾沫横飞。
“啧啧,上下来的东西,就是稀罕……可惜咱没福气留着看。”李风花有些遗憾地咂咂嘴。
程秋霞笑道:“留着有啥用?又不能当饭吃。拉走了好,省得总有入记,惹麻烦。”
“那石头拉走了,咱是不是能进山采蘑菇了?”
“应该是能了吧。”
这话引得大家一阵附和。外陨石的故事,成了今年秋收时节最特别的谈资,但也仅仅是谈资了。生活的重心,终究还是落在这片实实在在的土地和即将到手的收成上。
与此同时,后山的栗子林里,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铁蛋俨然是个经验丰富的头领,带着狗剩、文雯、程飞,还有另外几个半大孩子,挎着篮子,拿着带钩子的长竹竿,在山坡上忙活。
“怎么样?我这栗子多吧?”
栗子树高大,成熟的栗子包像一个个刺猬,挂在枝头。铁蛋和几个大点的男孩负责用竹竿把栗子包敲下来,女孩们和年纪的则赶紧躲开,等刺球落地,再用脚心地踩开,或者用树枝拨拉,取出里面棕黑油亮的板栗。
“哎呦!”狗剩不心被栗子包的刺扎了一下,龇牙咧嘴地甩着手。
文雯细声细气地提醒:“你心点嘛,用脚踩边上。”
程飞学得最快,她不怕那些尖刺,用树枝撬开裂口的栗子包,把圆滚滚的栗子捡到自己的篮子里,动作居然有模有样。她的鼻子偶尔抽动一下,就能根据味道分辨出哪些栗子更饱满香甜。
孩子们一边干活,一边叽叽喳喳。铁蛋看着满地的栗子,忽然叹了口气:“这栗子都快能吃了,盼盼和悦悦咋还不回来呢?她们在南方,是不是都吃不上咱这儿的毛栗子了?”
这话勾起了孩子们的思念。狗剩接话:“是啊,她们信里不是那边热,冬都不下雪吗?那秋肯定也跟咱们这儿不一样。”
文雯歪着头想象:“她们那边有大海,肯定有很多咱们没见过的鱼和贝壳吧?”
程飞安静地听着,把手心里几颗特别饱满的栗子单独放到一边,声:“给盼盼姐姐,悦悦姐姐,留着的。”
铁蛋用力挥了一下竹竿,打下一串栗子包,语气带着孩子气的笃定:“等她们回来,咱们带她们上山,摘最多的栗子,采最多的蘑菇。让她们把南边没吃着的,都补上!”
孩子们纷纷附和,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热闹的重聚场面。对远行伙伴的牵挂,让这次寻常的秋日采摘,多了几分温暖的期待。
山林里不光有栗树,还有不少蘑菇。孩子们的眼睛尖,在落叶和松针下发现了一丛丛黄色的松树蘑、灰褐色的榛蘑,心翼翼地采下来,放在篮子的另一边。
“飞飞,你看这个能吃吗?”文雯拿着一朵颜色鲜艳的红蘑菇问程飞。
程飞凑过去闻了闻,眉头皱了皱,摇摇头:“不好,味道,怪。”她凭着一种近乎动物本能的直觉,避开了那些有毒的菌类。
“那不要了。”
篮子渐渐满了,孩子们的脸也红扑颇,额头上冒着细汗。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来,在林间空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大人们在田间劳作的隐约吆喝声,近处是孩子们的欢笑和山风的轻吟。
回去的路上,铁蛋和狗剩抢着背最沉的篮子,女孩们则分享着口袋里揣来的炒豆子。程飞拎着自己那个装满了栗子和蘑菇的篮子,走在队伍中间,听着哥哥姐姐们讨论着如何把栗子炒得又香又甜,如何用蘑菇炖鸡。
走到屯子口,正好遇见收工回来的大人们。程秋霞看到程飞篮子里的收获,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我闺女真能干!”又对铁蛋:“铁蛋,带着弟弟妹妹们,把栗子蘑菇都拿到婶子家去,晚上咱们一起炒栗子,炖蘑菇!”
孩子们欢呼一声,簇拥着朝程秋霞家跑去,“哇,炒栗子!谢谢程婶!”
喜欢东北大姨捡到个丧尸闺女请大家收藏:(m.183xs.com)东北大姨捡到个丧尸闺女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