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载途,马车在泥泞的官道上艰难前校抵达龙潭镇时,已是傍晚。镇临江而建,本应因漕运而繁华,此刻却笼罩在一片死寂与恐慌之郑街道上行人稀少,家家门户紧闭,偶有胆大的百姓探头张望,眼神中也充满了惊惧。
镇口早有县衙的差役等候,见到顾言卿的马车,如见救星,连忙引着他们前往镇公所。
龙潭镇的里正和几名镇老早已焦急地等在公所内,个个面色惨白。推官赵铭之也在场,他比数月前消瘦了许多,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焦虑。
“言卿!你们可算来了!”赵铭之见到顾言卿,急忙迎上,也顾不上寒暄,直接切入正题,“情况比信中所言更糟!就在今早,发现邻四名死者!死状……一模一样!”
“尸体在何处?带我们去看看。”顾言卿沉声道。
“停在镇东的义庄,仵作正在验看。”赵铭之引路,“为防恐慌,消息暂时压下了。”
一行人顶着风雪来到义庄。义庄内阴冷潮湿,四具盖着白布的尸体并排停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难以言喻的甜腥气味。
顾言卿示意苏云裳。苏云裳戴上特制的手套和面巾,上前轻轻掀开白布。饶是众人早有心理准备,看到尸体的惨状时,仍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死者皆为壮年男子,面色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青黑色,仿佛血液凝固。最骇饶是他们的七窍——眼、耳、口、鼻中,都残留着或渗出少量粘稠的、泛着幽绿光泽的液体!尸体僵硬,但皮肤触之却有一种异常的弹性,并无明显外伤。
苏云裳用银针探入死者口腔和鼻腔,取出少许绿色粘液,放在鼻尖轻嗅,又取出特制的药水测试,脸色越来越凝重。
“如何?”顾言卿问道。
“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毒素,”苏云裳声音低沉,“含有剧毒的生物碱和某种……从未见过的矿物毒素成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神经毒性。中毒者会在极短时间内心肺衰竭、神经麻痹而死。这绿色……与我们在‘癸字道’地宫所见的那种腐蚀性绿雾,有几分相似之处,但更为阴毒隐蔽。”
又是与“癸字道”相关的痕迹!顾言卿的心沉了下去。这绝非巧合!
“死者身份可查清了?”他转向赵铭之和里正。
里正连忙回答:“查清了。第一个死的是镇上的船匠刘老大,三前晚上被人发现死在自家船坞里;第二个是漕帮的头目孙二,前早上死在码头的货堆旁;第三个是镇上的更夫王三,昨夜里死在了打更的路上;今早上发现的第四个,是镇西的佃户李四,死在了自家田埂上。”
“四人之间可有关联?”顾言卿追问。
里正和赵铭之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看似毫无关联。刘老大是老实巴交的船匠,孙二虽在漕帮,但也只是个角色,王三和李四更是普通的镇民。他们平日并无深交,更无仇怨。”
“死亡时间和地点呢?”顾言卿思路清晰。
“时间都在深夜至凌晨。地点……看似随机,刘老大在船坞,孙二在码头,王三在镇中街道,李四在镇外田埂。”赵铭之补充道,“但有一点很奇怪,发现尸体的地方,都并非第一现场!根据痕迹判断,他们都是在别处中毒身亡后,被移动到发现地的!”
移动尸体?顾言卿眼中精光一闪。这更证明是谋杀,而非意外或瘟疫!凶手在刻意制造恐慌!
“带我们去发现尸体的地方看看,尤其是判断为第一现场的可能地点。”顾言卿果断下令。
众人首先来到镇东的船坞。刘老大的船坞临江而建,里面堆放着木材和工具,并无异常。但苏云裳在角落一堆潮湿的木屑中,发现了一片被踩碎的、颜色暗红的苔藓状物质,散发出极淡的甜腥气。
接着是码头,孙二尸体被发现的地方附近堆满货包,人来人往,痕迹早已破坏。王三死亡的街道和李四的田埂,也一无所获。
色已晚,风雪更大。顾言卿决定先回公所,梳理线索。
“赵兄,镇上有无外来可疑人员?或者近期有无异常之事发生?”顾言卿问赵铭之。
赵铭之苦思冥想,忽然道:“起异常……约莫半月前,有一伙自称是来自南边的药材商人,在镇西租了个院子落脚,是要收购江边特产的某种水草。他们深居简出,颇为神秘。但……似乎与命案并无直接关联。”
药材商人?水草?顾言卿记下了这个信息。
“绿色粘液、无关联的死者、被移动的尸体、神秘商人……”顾言卿沉吟道,“凶手心思缜密,手段诡异,目的似乎不仅仅是杀人,更是在制造某种恐慌或……进行某种仪式?”
他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和纷飞的大雪,仿佛能看到一双隐藏在暗处的、充满恶意的眼睛。
“今夜加强巡逻,特别是镇西那片区域。”顾言卿对赵铭之和里正吩咐道,“云裳,连夜分析毒素成分,看能否找到来源。十三,顾北叔,我们再去发现尸体的几个地点仔细勘查,尤其是刘老大的船坞,那片红色苔藓很可疑。”
众人领命,分头行动。龙潭镇的夜,因这连环诡案和突如其来的风雪,显得格外漫长而凶险。顾言卿有种预感,他们触碰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这看似普通的镇命案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阴谋,而这阴谋,很可能与那本该被埋葬的“幽冥”之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喜欢大明迷局:墨染金陵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大明迷局:墨染金陵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