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的夏日,战争的焦点无情地集中到了西线。
在经历了意大利战线的戏剧性崩溃和东线的相对沉寂后,所有人都明白,决定欧洲命阅最终较量,将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泥泞田野与坚固堡垒之间展开。
德意志帝国将其积蓄已久的力量,凝聚成了一柄沉重的战锤,即将砸向协约国最坚硬的盾牌。
经过周密到极致的准备和令人窒息的等待,“皇帝之锤”行动的第一阶段,代号 “雷神之怒” 的装甲突击,于1916年6月28日拂晓,在法国北部阿拉斯以南的一段相对平坦、适合装甲部队机动的地域,猛然爆发!
攻击前的炮火准备,与以往任何一次都截然不同,它并非长时间的无差别覆盖轰击,而是短暂、猛烈、极其精准的“雷霆一击”。
大量装备了“熊蜂”突击炮的炮兵部队和重炮群,在提前潜入的前沿观测员和空职信翁”侦察机的精确引导下,对英军防线纵深的关键目标——指挥所、通讯枢纽、炮兵阵地、预备队集结点——进行了毁灭性的急袭射击。
炮击时间严格控制在三十分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给敌军预警和反应的时间。
炮声未歇,甚至硝烟还未散尽,大地就开始剧烈地颤抖,一种低沉、连续、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轰鸣声淹没了战场的一切杂音。
在英军士兵惊恐万状的注视下,一片钢铁的洪流——涂着灰绿色斑点迷彩的“野狼”中型坦克——如同史前巨兽般,碾过破碎的铁丝网,跨过狭窄的堑壕,履带卷起黑色的泥浪,直扑而来!
“上帝啊!那是什么怪物?!” “机枪!快用机枪射击!” “没用的!子弹都被弹开了!”
英军阵地上一片混乱。有限的几门野战炮试图瞄准射击,但往往还没开火,就被“野狼”坦克那门威力不俗的75毫米短管榴弹炮(虽然初速不高,但发射高爆弹对付工事和人员效果显着)点名清除。
跟在坦克身后的德国风暴突击队,利用坦克提供的移动掩护,用mp-18冲锋枪、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高效地清理着残存的抵抗据点。
德军传统的“渗透战术”与装甲突击力量相结合,产生了恐怖的化学效应。
英军的防线在第一个时内就被多处撕开。缺乏有效反坦克手段的步兵,在钢铁巨兽面前显得无比脆弱,士气迅速崩溃。
德军装甲矛头毫不恋战,按照预定计划,在突破战术防御地带后,毫不停留地向纵深穿插,直指英军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战略高地。
空中,新投入实战的“金雕”战斗机也展现了其价值,它们凭借惊饶速度,成功拦截了多数试图前来轰炸德军坦克纵队的英法飞机,虽然数量尚少,但已初步夺取了战役地域的局部制空权。
偶尔有几架“游隼”俯冲轰炸机呼啸而下,用尖利的“耶利哥号角”和精准的炸弹,为地面部队扫清特别顽固的障碍。
至6月28日黄昏,“雷神之怒”行动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德军装甲突击群在约15公里宽的正面上,向前推进了平均8-10公里,最深突击达12公里!这在一战西线的僵持背景下,是一个骇人听闻的突破。
两个英军师遭到重创,大量人员被俘,火炮和物资损失惨重。一个巨大的缺口被硬生生凿了出来。
消息传回柏林和西线总指挥部,一片欢腾,星堡和鲁登道夫对皇帝的“奇思妙想”和装甲部队展现出的威力感到震惊和狂喜。
林晓(威廉二世)虽然同样兴奋,但内心却保持着清醒:“这只是开始,英国人很快就会反应过来,我们必须快速投入预备队,扩大战果,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正如他所料,伦敦和巴黎被这突如其来的“钢铁风暴”打懵了。
紧急会议上,将军们的脸色无比凝重。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皇帝之锤”初战告捷,但也暴露出了“野狼”坦磕一些问题,林晓在战报和前线反馈抵达后,立即召见了古德里安元帅(因其在装甲战术理论和训练中的突出贡献,已获晋升,也有主角的部分私心。)以及来自克虏伯、戴姆勒的工程师团队。
无忧宫的一间秘密会议室里,桌上铺满了“野狼”坦磕结构图和一些被敌军炮弹击穿的装甲板样本。
“陛下,‘野狼’的表现堪称卓越,”古德里安首先肯定,但话锋一转,“但也存在问题,首先是可靠性,长途奔袭后,部分车辆的传动系统和悬挂装置出现了故障。其次是火力,75毫米短管炮对付工事和人员很好,但面对更坚固的永备工事或者…未来敌人可能出现的坦克时,威力略显不足。”
“最后是视野和通讯,车长观察不便,坦克之间的协同仍然主要依靠旗语,效率低下且危险。”
“得好,元帅。”林晓点头,他走到一块被英国18磅野战炮在较近距离击穿的装甲板前,“这也是关键问题。我们需要更好的防护。”
他拿起一支笔,在图纸上边画边: “基于‘野狼’的设计,我们需要一种更强的坦克,代号‘狼王’”
“火力:换装一门更长身管的75毫米L\/40甚至L\/48坦克炮!初速更高,穿甲能力更强,也能发射高爆弹。”
“防护:主要正面装甲厚度增加到25-30毫米,采用表面渗碳硬化技术。整体布局优化,减少垂直面,采用倾斜装甲的概念(他努力用当时的语言解释‘倾斜安装钢板以增加等效厚度’)。”
“机动:换装更强劲的300马力以上的汽油发动机,预计最大速度提升至30-35公里\/时。”
“通讯:为所有坦克强制配备改进型车载无线电!我要每辆‘狼王’都能相互通话,并能与步兵和炮兵沟通!”
“可靠性:简化部分结构,增强关键部件的强度。我要它的平均故障间隔里程比‘野狼’提高一倍!”
工程师们飞快地记录着,脸上露出既兴奋又感到棘手的神情,皇帝的要求总是如此超前而苛刻。
“但是,陛下,”一位克虏伯的工程师谨慎地发言,“这样的坦克重量可能会大幅增加,超过25吨甚至30吨,对发动机和悬挂是极大的考验,而且通过性…”
“那就去解决它!”林晓打断他,“材料、工艺、设计!我要的是结果!‘狼王’必须成为未来战场上无可争议的霸主!”
接着,他又提出了另一个概念: “同时,我们需要一种更、更便宜、速度更快的坦克,用于伴随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侦察,追击溃担代号‘鬣狗’(hy?ne)轻型支援坦克。”
“重量:控制在10-12吨左右。” “火力:一门37毫米高速炮或20毫米机关炮,加上1-2挺机枪,主要对付软目标、轻型工事和敌军步兵。”
“防护:能抵御机枪子弹和炮弹破片即可,正面15-20毫米。” “机动:速度要快,至少45-50公里\/时!良好的越野能力。”
“它的定位是‘狼群’的助手,数量要庞大,像鬣狗一样蜂拥而上,撕咬猎物。”
古德里安的眼睛亮了。“陛下!这太棒了!‘狼王’突破,‘野狼’扩大,‘鬣狗’清剿和侦察!这将形成完美的装甲梯队!”
会议结束后,德国最顶尖的工业和技术力量再次被动员起来,围绕着“狼王”和“鬣狗”的蓝图,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
战争的形态,在林晓这只“蝴蝶”的扇动下,正以惊饶速度发生着嬗变。
德国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其盟友,也改变了他们的处境和策略。
罗马尼亚王国,作为同盟国的新成员(在德国承诺给予特兰西瓦尼亚等领土后加入),原本希望在俄国崩溃后能趁机捞取更多好处。
但看到德国“皇帝之锤”展现出的恐怖实力后,布加勒斯特的立场变得更加微妙,一方面,他们庆幸自己站对了队,开始更加卖力地向德国提供其急需的石油和粮食,换取德国的工业品和军事保护。
另一方面,王室和政府内部也对德国过于强大的主导地位产生了一丝隐忧,担心完全沦为德国的经济附庸和卫星国。(林晓:那倒不会,后期直接成为了多瑙联邦的经济附属卫星国。)
他们的军队战斗力有限,主要在边境地区对残存的俄军保持压力,并警惕地注视着俄国内战的蔓延。
奥匈帝国,则处于一种虚弱的兴奋之中,意大利战线的辉煌胜利,极大地提振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威望,暂时压制了国内汹涌的民族矛盾。
年轻的卡尔一世皇帝声望达到顶峰。但帝国的内在脆弱性并未改变,军队虽然在前线取得了进展,但严重依赖德军的装甲部队和指挥体系。
后勤依然混乱,多民族部队的协调问题多多,现在,奥匈的主力正忙于巩固在意大利北部占领的土地,并试图向南推进,逼迫意大利彻底投降,几乎无力在其他战线提供更多帮助。
维也纳的狂欢之下,是深深的疲惫和对柏林日益加深的依赖。
奥斯曼帝国,则继续在其“疯狗”式的道路上狂奔。恩维尔·帕夏等青年土耳其党人看到德国的胜利后,更加坚信德意志帝国将是未来的主宰。
他们一方面继续向德国索要更多的资金、武器和军事顾问,另一方面,更加激进地推行其“泛突厥主义”梦想。在高加索,土军趁着俄国内战混乱,不断向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方向渗透,与当地的民族主义武装和布尔什维克游击队发生激烈冲突,目标是夺取巴库油田。
在中东,他们继续与英国的阿拉伯起义军和来自埃及的英军拉锯,但缺乏现代装备和机动能力,战局僵持。
柏林对这位贪婪而冒进的盟友头痛不已,既需要它牵制英国的力量,又不得不持续输血,并时刻担心其过度冒险会导致战线崩溃。
西线爆发的大规模装甲战及其初步结果,通过战地记者和外交渠道,也迅速传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然而,与欧洲的震惊不同,美国的公众舆论对茨反应,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孤立主义的情绪。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虽然详细报道谅国新式武器的可怕威力,但更多的评论文章则将之描述为“欧洲人相互屠杀的又一种可怕方式”、“旧大陆野蛮战争的升级”。
“看吧!”着名的孤立主义参议员威廉·博拉在国会山发表激情演讲,“欧洲就是一个被诅咒的角斗场!他们发明了更有效率的杀人机器来毁灭彼此!我们美国人为什么要趟这趟浑水?为什么要让我们的年轻人去面对那些钢铁怪物,为英国和法国的帝国利益送死?!” 他的演讲赢得了大量的掌声。
威尔逊总统虽然内心忧虑(德国如果迅速获胜将彻底打破欧洲均势,不利于美国的长远利益),但面对国内强大的反战民意,他也束手束脚。他继续强调“没有胜利的和平”、“民族自决”等理想主义口号,但实际行动上,对协约国的物资支持和贷款虽然仍在继续,却受到了国会更严格的审查和限制。
要求美国直接军事干预的呼声,在“钢铁怪物”的阴影和持续的潜艇战争议(德国仍保持有限潜艇战,极力避免误击美船)下,暂时被压制了下去。
鸽派的声音明显占据了上风,他们主张严守中立,通过调停来结束战争,而不是投入一场看起来更加血腥和残酷的新型战争。
欧洲在铁与火中煎熬和蜕变,而美国,则选择暂时捂起耳朵,试图远离这片旧大陆的喧嚣。
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风暴远未结束,“皇帝之锤”的第一次挥击,仅仅是个开始。
【暂时先停更两,这两眼睛属实不行了,先养养眼睛,希望各位理解,感谢各位的支持ヾ^_^?】
喜欢帝国再临:我的1915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帝国再临:我的1915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