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长安,未央宫前殿。
大朝会如期举行,殿内钟磬齐鸣,百官肃立。经过数月的整顿,朝廷威仪已初步恢复,虽不及鼎盛时期,却也庄严肃穆,井然有序。
刘协端坐于御座之上,目光扫过殿下济济一堂的文武臣工,最终定格在立于前方的一位身形颀长、耳垂丰厚的中年男子身上。
此人虽衣着玄色官服,却气度沉静雍容,眉宇间自带一股仁厚坚毅之气,正是他期盼已久的刘备刘玄德。
看着这位在另一段时空轨迹中曾艰难续汉、却最终壮志未酬的枭雄子孙,如今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刘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
他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阶下所立,可是原徐州牧刘备刘玄德?”
刘备闻声,立刻整肃衣冠,趋步出列,来到御阶之下,依礼深深叩拜,声音带着一丝激动与恭敬:“臣,刘备,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这是他第一次面见当今子。
抬头望去,只见御座上的少年子虽年纪尚轻,与自己那位新结识的年轻士子诸葛亮相仿,但面容沉稳,目光锐利深邃,气度雍容,已有君临下的威仪。
刘备心中顿时生出“此真乃中兴明主”的念头,效忠之心愈坚。
刘协微微抬手:“皇叔平身。”
“谢陛下!”刘备再拜,方才起身垂手恭立。
刘协目光转向丞相杨彪,看似随意地问道:“杨公,前日抵达的荆州士人及刘卿麾下将士,可都安顿妥当了?”
杨彪手持玉笏出列,躬身回奏:“启禀陛下,荆州北上士人如荀攸、徐庶、王粲、杜畿等,已暂安置于兰台驿馆,由光禄勋牵头,会同尚书台、司徒府对其才学德行进行考课,不日便将量才授职,报请陛下钦定。”
“其麾下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及其部曲,已暂驻于左将军杨奉营中,一应粮草辎重,皆由太尉府拨付,并无疏漏。”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如此甚好。”他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刘备,温言道:“卿一路辛苦。徐州之事,朕已尽知。故徐州牧陶恭祖临终之际,虑及州事无人主持,曹兵压境,民心惶惶,故特表奏皇叔,以州事相停”
“此乃非常之时的权宜之计,然皇叔临危受命,抚恤百姓,力抗强敌,保全徐州,功在社稷。朕追念陶恭祖保境安民之功,亦嘉许卿忠勇仁德之志,今日便正式追允陶谦所请,承认皇叔领徐州牧之职。”
这番话,既肯定了刘备接管徐州的合法性,也明确了这是特殊时期的临时安排。
刘备闻言,心中感激,再次躬身:“臣,谢陛下恩!”
刘协话锋一转,语气更为郑重:“然,卿之功,远不止于此。自黄巾乱起,卿便兴义兵,讨逆贼,扶王室;后董卓篡逆,诸侯纷争,卿亦始终心怀汉室,辗转尽力。此番更应诏入朝,赤心可鉴。朕岂能不加褒奖,以示下?”
他环视群臣,朗声道:“宗正一职,掌皇室亲属,辨其昭穆,序其九族,乃九卿之重职,向由德高望重的宗室长者担任。今原宗正刘焉,背弃朝廷,割据益州,其职久旷。”
“朕观卿,嫩室之胄,中山靖王之后,更兼仁德布于四海,忠义闻于下,正合执掌宗正府,整顿宗籍,表率宗亲,以正朝纲!卿可愿担此重任?”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宗正位列九卿,地位尊崇,掌管所有刘氏宗亲事务,非一般宗室可担任。
陛下将此职授予出身寒微、刚刚入朝的刘备,无疑是将他抬到了宗室领袖的高度,恩宠至极!
刘备更是又惊又喜,连忙拜倒在地:“陛下!臣才疏德薄,出身微末,岂敢当此重任?!恳请陛下……”
刘协笑着打断他:“卿过谦了。朕意已决,不必推辞。”
刘备深知这是子的莫大信任与荣耀,更是将他真正纳入朝廷核心的象征,不再推辞,重重叩首:
“臣刘备,领旨谢恩!必恪尽职守,整顿宗室,以报陛下信重之恩!”
“好!”刘协抚掌一笑,似乎忽然想起什么,转向宗正府都司空令刘晔,问道:“刘卿,依宗正府谱牒所载,皇叔乃中山靖王之后,与朕论及辈分,当如何啊?”
刘晔与身旁的侍中刘艾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早已想好了法。
刘晔出列,躬身答道:“回陛下,依宗谱世系推算,刘皇叔乃景帝陛下玄孙,论辈分,确长于陛下,当为陛下之叔辈。”
刘协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对刘备道:“原来如此!朕与皇叔,竟是叔侄之谊!好,甚好!日后,朕便称皇叔为‘皇叔’!皇叔忠勇仁厚,乃我刘氏宗亲之楷模,更是朝廷之福,下之幸!”
“臣惶恐!”刘备再次拜谢,心中暖流涌动,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使命福
他起身,在百官或羡慕祝贺的目光中,退回到九卿班列之郑
宗正之位,尊贵显赫;“皇叔”之称,恩宠无双。
这位出身涿郡、以织席贩履为生的汉室远支,历经半生漂泊征战,终于在长安未央宫,得到了子的正式承认,一步踏入汉帝国权力的最高层。
此时想来,他心中也是跌宕起伏,自涿郡起兵以来近十余年,终于有所成就,也看到了汉室复心希望。
正当朝会气氛因刘备荣任宗正、获封“皇叔”而显得颇为融洽之际,司徒赵温手持一份急报,面色凝重地出列,打破了这份短暂的祥和。
“陛下,”赵温声音沉痛,“臣有本奏。前番奉旨遣往淮南,申斥袁术责令其交还传国玉玺的使者已无功而返。袁术此次竟悍然拒见使,将其逐出寿春,并口出狂言,称‘命已不在汉’!”
此言一出,犹如冷水滴入滚油,瞬间引爆了整个朝堂!
“狂妄!逆贼!!”
“袁公路安敢如此!”
“藐视朝廷,悖逆人伦!当诛!”
文武百官群情激愤,怒斥之声此起彼伏。尤其是段膦张济、张绣、马超等一众西凉出身的将领,更是怒目圆睁,杀气腾腾。
他们刚刚享受了平定关中的荣光与封赏,正愁无用武之地,此刻听闻有人公然叛逆,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战功!
御座之上,刘协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掩饰怒意或寻求缓兵之计,眼中寒光闪烁,语气冰冷而决绝:
“好!好一个袁公路!朕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予其改过自新之机,彼却变本加厉,自绝于朝廷,自绝于下!”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扫过激愤的群臣,声音陡然提高:“司空张喜!”
“臣在!”司空张喜立刻出粒
“即刻拟旨!淮南袁术,世受汉恩,然狼子野心,僭越称制,私匿国器,辱及使,形同谋反!今褫夺其一切官职、爵位,昭告下,定为国贼!”
“着尚书台、御史大夫府共拟讨逆檄文,历数其罪,传檄四方!命荆州牧刘表、兖州牧曹操、徐州刺史陈登,各整兵马,具讨逆贼!”
“臣遵旨!”张喜凛然应命。
“太尉士孙瑞!”
“老臣在!”士孙瑞踏步而出。
“命你总揽讨逆军事筹备,统筹关中兵马粮草器械,以备征发!务求速备!”
“老臣领旨!”
这一连串命令,雷厉风行,杀伐果断,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充分展现了刘协欲借此机会彻底铲除袁术、并极大削弱袁氏势力的决心!
此时,丞相杨彪沉吟片刻,出列补充道:“陛下圣断!袁术逆,必伐之!然,关中初定,民生凋敝,仓廪未实,若大规模调发关中兵马粮草远征淮南,恐力有未逮,反伤及元气。”
“老臣愚见,或可遣一员上将,率一支精锐之师,东出武关,进入荆州地界。荆州富庶,可命荆州牧刘表为大军提供粮草补给,如此既可节省关中消耗,亦可速抵前线,震慑逆贼!”
刘协闻言,眼睛一亮,此策确是既能出兵讨逆,又不过度消耗关中根本,还能将刘表更深地绑定在朝廷战车上。
当即点头:“丞相所言甚善!便依此议!太尉、司徒,与丞相会同商议具体出兵规模及粮草调度细则!”
“臣等遵旨!”杨彪、士孙瑞、赵温齐声应道。
就在朝廷方略已定之时,刚刚被授予重任、位列九卿的刘备,认为这正是报效子、建功立业的绝佳时机,越众而出,来到御阶之下,慷慨陈词:
“陛下!袁术逆贼,窃据神器,妄言命,人神共愤!备虽不才,蒙陛下恩,授以宗正重职,忝为宗室之长,岂能坐视国贼猖獗,玷污汉室清名?!”
“备请旨,愿亲提一旅之师,为陛下前驱,东出武关,会同各路王师,必斩袁术首级,夺回传国玉玺,以正视听,以谢下!”
刘协看着主动请战的刘备,心中暗喜,他早已等待这位善于统兵、且与袁术有旧怨的宗亲站出来。此刻刘备请缨,正合他意!
这脾气,太对他的路子了。上辈子跟秦末诸侯争霸的时候,就是因为吃亏在刘家人丁不旺,没有自家人出来顶上,导致吕氏做大,这次有这个机会,自然得让自家人多出力!
“好!皇叔忠勇可嘉,实乃宗室楷模!朕准卿所奏!”
他神色一肃,朗声道:“即日起,加封宗正刘备假节钺,都督扬州诸军事!”
“总领此次东征讨逆之役!关症荆州各部参战兵马,皆受皇叔节度!望皇叔不负朕望,整肃兵马,克日启程,早奏凯歌!”
“假节钺!都督扬州诸军事!”
此言一出,殿内再次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这权力可就太大了!“假节钺”意味着刘备在外可代表皇帝,拥有临机决断、诛杀违令将士的大权;“都督扬州诸军事”更是将整个讨袁战场的指挥权全权授予!
这份信任和权柄,远超寻常将领!
刘备心中激动万分,没想到子如此信任,赋予如此重权!
“臣刘备!领旨谢恩!必竭尽全力,扫平逆贼,扬陛下威,若不成功,甘当军法!”
这一刻,刘备从一位新晋的九卿文官,瞬间转变为手握重兵、代征伐的一方统帅。
朝中众将,如段膦张济等人,虽心中或许略有不服或羡慕,但见子意志坚决,且刘备方才受封“皇叔”,地位尊崇,也只得纷纷拱手,表示遵从调度。
喜欢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