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首页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从小李飞刀开始纵横诸天 吴老太重生六零,她撂挑子不干了 神医药香:山里汉子农家妻 神秘消失的天才少女 一路向上的修仙 快穿之娇软炮灰惹人怜 奈何江总裁又撩又欲 别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高冉的异世生活 网球:开局绑定龙马,倍增返还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142章 军事反思:对比宋与五代军制优劣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深秋,洛阳赵府的书房里,寒风透过窗缝钻进屋,却被案上燃烧的银霜炭驱散了寒意。年过百岁的赵烈斜倚在藤椅上,枯瘦的手指夹着一卷泛黄的《五代军籍册》,册页上“后唐同光二年,河东军私藏士兵三十人,将领李从珂补报空额”的字迹,在烛火下格外刺眼。他的儿子赵勇(刚从西北戍边归来,铠甲上还沾着风沙)、孙子赵仲(国子监编修,手里捧着《宋初枢密院调兵流程》)围坐在案旁,三人目官都落在桌中央的两件物件上——左边是五代的“将领调兵虎符”(可由将领单独启用),右边是宋初的“枢密院调令印”(需枢密使、副使共同签字),一旧一新,一简一繁,恰是两代军制的缩影。

“父亲,您让我们看这虎符和调令印,是想对比五代与大宋的军制吧?”赵勇放下手中的茶碗,指了指虎符,“儿子在西北时,听老兵,五代的将领,只要有这虎符,就能私自调兵,像后唐的李嗣源,当年就是用虎符调动邺都守军,才反了李存勖。”

赵烈缓缓点头,翻开《五代军籍册》,指着其中一页:“你得对。后汉乾佑元年(948年),郭威在邺都,手里只有半块虎符,却凭着自己的威望,硬是调动了三万士兵,杀回汴梁。那时的军制,是‘将专兵’——士兵跟着将领走,军籍由将领手写,朝廷根本管不着。你看这册子里的记录,后晋福年间,成德节度使安重荣,私藏士兵五千人,朝廷的军籍上却只记了三千,剩下的两千,都成了他的私兵,最后他就是靠这些私兵反了。”

赵仲捧着《宋初枢密院调兵流程》,忍不住插话:“祖父,大宋的军制就不一样了。您看这流程——枢密院拟调令,需枢密使、副使共同签字,再送皇帝盖章,然后传给三衙,三衙才能让军队执行,每一步都有记录,将领根本不能私自调兵。像去年西北李德明来犯,儿子托寇随在三司查粮草,顺便看流兵记录,连调动一百饶巡逻队,都要走完整流程,比五代严谨多了。”

“严谨是严谨,可也误事啊。”赵勇苦笑一声,想起西北的经历,“去年环州之战,李德明的骑兵都快到城下了,枢密院的调令还没到——因为副使不在汴梁,没法签字。最后还是儿子冒险用了‘临时调令’,事后补报,才守住了环州。要是按流程来,环州早就丢了!”

赵烈拿起宋初的调令印,指腹摩挲着上面的“枢密院印”四个字,眼神复杂:“老夫懂你的苦。五代的军制,快是快,却容易出乱子;大宋的军制,稳是稳,却丢了效率。当年高平之战,柴荣为什么能赢?因为他能当场斩逃将,能让赵匡胤率背嵬军直接冲锋,不用等朝廷调令。可如今,将领连斩个逃兵都要报枢密院审批,哪还有五代时的锐气?”

他让赵仲取来《五代秘史》职高平之战”的章节,念给两人听:“‘后周显德元年,北汉兵至高平,右军溃,柴荣亲提刀冲锋,赵匡胤率背嵬军破阵,赵烈(老夫)率队断后,半日之内,三易阵型,无一次需朝廷批准’——你看,那时的军队,灵活得很,像一把快刀,能随时应对战场变化。可现在的大宋军队,像被绑住了手脚,连换个阵型,都要等枢密院的批复。”

赵仲放下流程表,反驳道:“祖父,大宋的军制,也是吸取了五代的教训啊。五代五十三年,换了五个朝代,哪次不是因为将领能私自调兵?像后梁的王彦章,后唐的李从珂,后晋的安重荣,都是靠私兵反了。大宋用‘枢密院掌调兵权,三衙掌统兵权’,就是怕重蹈覆辙。去年儿子在国子监讲兵法,有个学生,大宋的军制,是‘宁失效率,不失稳定’,虽然极端,却也是实话。”

“这话没错,可也不能丢了战斗力啊。”赵烈指着桌上的《雍熙北伐战报》,上面“岐沟关之败,东路军因将领曹彬私自进军,粮草不济而溃”的字样,被他用红笔圈了出来,“老夫知道,大宋怕将领专权,所以用文官监军,用流程捆住将领的手。可雍熙北伐时,曹彬是文官出身,不懂军事,却要指挥东路军,结果贪功冒进,丢了十万大军。要是换个五代的老将,像杨业那样的,就算没有完整调令,也不会犯这样的错。”

赵勇想起杨业,眼眶有些发红:“父亲得对。杨业将军在陈家谷,要是能有五代将领的权限,能自己调兵,也不会被潘美、王侁坑死。那年儿子在西路军,亲眼见杨业拿着枢密院的调令,却调不动三衙的士兵,因为三衙的将领‘没收到完整流程’,最后杨业只能带着自己的旧部去断后,那些旧部,都是跟着他从北汉过来的,还是五代时的‘私兵’性质,才愿意跟他死战。”

赵烈沉默良久,拿起五代的虎符,又拿起宋初的调令印,将两者放在一起:“五代的军制,像一把没鞘的刀,锋利却容易伤自己;大宋的军制,像一把裹了棉的刀,安全却没了锋芒。老夫年轻时,在河东军,怕将领叛乱,可打起仗来,却不用担心没人冲锋;如今大宋的士兵,不用担心叛乱,可打起仗来,却没人敢冲锋——这就是两代军制的难处。”

他让赵仲取来纸笔,口述自己对两代军制的反思,赵仲记录:“五代军制之优,在‘将兵相知’——将领熟悉士兵,士兵信任将领,打起仗来灵活高效,像高平之战、柏乡之战,都是靠这股锐气赢的;其劣,在‘将专兵、君弱权’,将领能私调兵、藏空额,最终导致叛乱频繁,五十三年五易姓,皆源于此。宋初军制之优,在‘集权、稳定’——调兵权归中枢,军籍由朝廷管理,将领三年一换,兵将分离,终宋初数十年无将领叛乱,此乃吸取五代教训之果;其劣,在‘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调兵流程繁琐,文官监军不懂军事,导致雍熙北伐败、杨业死,西北戍边效率低,战力远不如五代。”

赵勇看着记录,补充道:“还有财政对军制的影响。五代的军队,靠劫掠补充粮草,像契丹‘打草谷’,后唐李存勖伐蜀时,士兵也抢了不少财物,虽然残暴,却能让士兵有斗志;大宋的军队,粮草靠三司供应,可三司经常克扣,去年西北的士兵,有三个月没拿到军饷,好多人都想逃。儿子去查,发现三司把军饷挪去修庆观(真宗书封禅用)了,这在五代是不敢想的——五代的将领,就算自己不吃,也会把军饷给士兵,不然士兵会反。”

“你这话到点子上了。”赵烈拍了拍桌子,“五代的军制,是‘以战养战’,虽然野蛮,却能让军队有动力;大宋的军制,是‘以税养兵’,却因为财政混乱(像书封禅耗钱),养不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后周柴荣时,每年给军队的预算,占朝廷财政的七成,所以能北伐契丹;如今大宋的军费,看似占六成,却有三成被用来养冗官、修寺庙,真正用到士兵身上的,还不到三成,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仗?”

烛火渐渐暗了下来,赵仲添了块银霜炭,火光重新亮起,照亮了三人脸上的凝重。赵烈拿起《五代秘史》,在“军制反思”章节写下一段长长的批注:“宋真宗乾兴元年,观五代虎符、宋初调令印,对比两代军制,感慨万千。五代军制,生于乱世,以‘效率’为先,故能以少胜多,却失于‘稳定’,终致叛乱频发;宋初军制,立于治世,以‘稳定’为本,故能终结五代乱局,却失于‘效率’,渐致战力衰退。二者皆有得失,皆为时代之产物——乱世需快刀,治世需盾牌,然若快刀无鞘,必伤自身;若盾牌过厚,必失灵活。大宋之困,在‘矫枉过正’——因惧五代之‘将专兵’,故捆住将领之手;因怕军队叛乱,故削弱军队战力。然西北有西夏之患,北方有契丹之扰,若仅求稳定而弃战力,恐重蹈五代‘弱则被欺’之覆辙。赵烈亲历五代,知乱世之苦,亦懂治世之难,唯愿大宋君臣,能在‘稳定’与‘效率’间寻得平衡,勿让五代之血白流,勿让宋初之稳空守。”

批注写完,赵烈将笔递给赵仲:“你把这段批注,附在《宋初枢密院调兵流程》后面,交给枢密院的大人。老夫老了,不能再上战场,只能用这些文字,提醒他们——军制的好坏,不在有多严谨,而在能否‘打胜仗、护百姓’,五代的军制再乱,也能守住晋阳、击败契丹;大宋的军制再严,若不能收复燕云、守住西北,也是空壳子。”

赵仲郑重接过笔,点头应下。赵勇看着父亲苍老的脸,想起自己在西北戍边时,士兵们常问“什么时候能收复燕云”,心里满是愧疚:“父亲,儿子在西北,一定好好练兵,就算流程繁琐,也要让士兵们保持战力,不让您和祖父失望。”

赵烈看着儿子,又看了看孙子,嘴角露出一丝微弱的笑容:“好。老夫这辈子,从五代的战场上走来,见过太多士兵死得不明不白,太多百姓流离失所。你们能记住‘打胜仗、护百姓’这六个字,比什么都重要。大宋的军制,或许有缺点,但只要人心不散,士兵有斗志,将来总有一,能收复燕云,能让中原的百姓,再也不用怕战乱。”

窗外的寒风更紧了,烛火摇曳,却始终没有熄灭。桌案上的五代虎符与宋初调令印,在火光下静静躺着,仿佛在诉着两代军制的得失,也在见证着赵家三代人对“强军护民”的坚守。赵烈斜倚在藤椅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高平之战的刀光剑影、雍熙北伐的残阳如血、西北戍边的风沙漫——这些画面,既是五代与宋初军制的试金石,也是他一生军事反思的源头,更是留给后人最珍贵的教训。

此时的汴梁,枢密院的官员们正在讨论修改调兵流程,想在“严谨”与“效率”间找平衡;西北的军营里,赵勇的旧部正在按《武经总要》的方法训练,哪怕流程繁琐,也不愿丢了五代军队的锐气;国子监的课堂上,赵仲正在给学子们讲“五代与宋初军制对比”,让他们知道,好的军制,既要能保稳定,也要能打胜仗。一场围绕“军制反思”的变革,已在大宋悄然萌芽,它源于五代的教训,源于宋初的困境,更源于赵家三代人对“守护中原”的执着——这份执着,会像烛火一样,在历史的寒风中,一直燃烧下去。

喜欢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请大家收藏:(m.183xs.com)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刚毅坚卓的他们 快穿男配不想当炮灰! 盗馆 穿成兽世恶毒亲妈,全员跪求我宠 我的世界,未来大明 御兽从零分开始 凡人修仙:从挖矿开始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安缘 老子是王,辅政王! 开局:双S天赋,宠兽直呼会玩开 第0条校规 重生之誓要攻略年长者 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 穿梭两界:他只想当个庄园主 九幽轮回塔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三千世界:从奴仆成就武道帝君 好时节
经典收藏 醉爱谋欢 空间囤货,末世艰难求生 开局觉醒血脉,神兽抢着契约 快穿:又是反派倒贴的一天 他家妹妹是福星 我能跑赢全世界 重生之大小姐惊呆了众人 崩坏:被奥特老登坑蒙拐骗的我 天谴狂怨 四合院:力推淮茹,丞相甘拜下风 超神学院我的圣刃 精灵囚笼后传复仇克洛斯 何其有幸嫁给你 刚当上连长,被服厂撞见李云龙 惊!谢总夫人又开三轮车摆摊算命 道乡之修道成仙 当穿书小诡探遇上双面王爷之后 一路向上的修仙 调查我孙连城,你侯亮平够格吗? 帮别人实现梦想,奖励曾经的梦想
最近更新 失控热吻 凤隐锦杀 吞天记:女神让我榨干诸天 穿成七零寡妇,我靠商超带飞全家 影视剧:妘姮的旅途 打脸狂魔甜又撩,主神宠不够 提瓦特高级学校 岁时予你 直男太子他拿的却是万人迷剧本 落在荒年崽崽很闲 凡人修仙记 食戟之料理的领域 暖暖的万物听诊系统 斗罗:我靠大圣制霸大陆 快穿,我是年代文的悲惨炮灰 烟烟的逆袭之路 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茶籽燎原 绝美人鱼穿斗罗,男主们排队求宠 庐山藏宝图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