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悦城国际联合中学的校园里一片繁忙景象。作为东道主,他们不仅要准备参赛,还要负责整个赛事的接待工作。
“横幅再往左一点!”学生会主席马克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指挥着。他是中德混血,父亲是德国工程师,母亲是悦城大学的德语教师。“接待处的水和资料都准备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副会长林擦了擦汗,“市旅游局派了十名翻译志愿者,明就到。”
国际联中的超大礼堂内,工人们正在调试价值数百万的音响设备。校长史密斯先生——一位来自英国的教育家,正和副校长陈教授检查舞台布置。
“这次比赛是我们学校展示国际化办学成果的重要机会,也是展现我们学生的风采最佳的舞台。”陈副校长用英语道,“省里非常重视。”
史密斯校长点点头:“我看到名单上有不少优秀选手。特别是玉江中学的刘晓艺,听她的英语演讲很有特色。”
“您消息真灵通。”陈副校长笑了,“那孩子确实不错,去年省英语竞赛的冠军。”
另一边,悦城三中的广播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语速还是太快,台风也不行!”指导老师黄老师严厉地指出,“这是广播,是演讲,不是绕口令!”
参赛选手徐明低着头,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三中是老牌重点中学,去年市级联赛意外在单人演讲上输给了玉江中学,这次憋着一口气要雪耻。
“黄老师,国际联中提供的资料上,外籍评委更看重内容的逻辑性和感染力...”一个女生声提醒。
“所以我们更要突出中国特色!”指导老师推了推眼镜,抿了口保温杯里的枸杞茶,“徐明,把《黄河颂》那段加上感情再练十遍!练完再翻译成英文试试。”
市一中的备战方式则截然不同。他们的训练室里播放着bbc的新闻录音,学生们跟读模仿。
“发音要更地道。”外教詹姆斯纠正道,“记住,这不是背书,是交流。”
队长林晓是玉江中学的老对手,她也点点头。一中走的是国际化路线,他们相信这次比赛是与世界接轨的好机会。
比赛前三,各市代表队陆续抵达悦城。省文广旅局包下了国际联中附近的所有招待所,最豪华的悦宾饭店则留给了外宾和评委。
玉江中学的大巴穿过悦城时,刘晓艺趴在车窗上,目不转睛地看着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城剩
九十年代的悦城正处在高速发展中,高楼大厦与老式巷子并存,街上行人衣着时髦,自行车流中偶尔能看到几辆进口轿车。
“看!那就是国际联中的校园!”有同学惊呼。
远处,一片现代化建筑群矗立在阳光下,主楼上“悦城国际联合中学”几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
校门口飘扬着十几面各国国旗,穿着不同校服的学生进进出出,宛如一个的联合国。
“真气派啊...”张丽声感叹。“听他们一个学期的学费顶我们三年。”
刘晓艺没有作声。她注意到校门口站着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学生,正用英语愉快地交谈。
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突然攫住了她——她真的要在这个舞台上,和这些见多识广的国际学生同台竞技吗?
入住招待所后,各校选手都收到了详细的赛程安排。
开幕式将在国际联中礼堂举行,之后三分别在三个场地进行初赛、复赛和决赛。省电视台派出了最精干的报道团队,着名主持人杨柳将担任现场解。
“晓艺,你看这个。”黄钰潇神秘兮兮地递过一份名单,“我搞到的各校选手资料。”
刘晓艺仔细翻阅:国际联中的马克,中德混血,精通四国语言;市一中的刘芳,初中就在英国留学过半年;日本樱丘高中的佐藤由纪,父亲是外交官...
一个个光鲜亮丽的履历让她胸口发闷。“别想太多。”他看出她的忧虑,“你可是我们学校的秘密武器。洛锦川不是过吗,你的演讲最打动饶是真诚,还有一种让人莫名信服的能力。”
提到洛锦川,刘晓艺心头一暖。昨晚通电话时,他还特意为她分析了可能遇到的题型。
豪华的食堂晚饭后,各校选手被邀请到国际联中参观。走在宽敞明亮的校园里,刘晓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走廊墙上挂着学生们的艺术作品,有中国水墨画,也有西方油画;公告栏里贴着英文的社团招新海报;甚至自动售货机里都有进口饮料。
“哇,他们居然有室内游泳馆!”张丽指着远处一栋玻璃建筑惊呼。
带他们参观的国际联中学生自豪地介绍:“这是我们学校的媒体中心,里面有专业的录音室和演播厅,全候开放,我们的广播社团,新闻社团都是在这里进行活动的。”
刘晓艺注意到,不少外国学生都能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中国学生也能用外语自如交流。这种国际化氛围让她既羡慕又有些自卑。
回到招待所,刘晓艺辗转难眠。
她轻手轻脚地起床,从行李袋底层摸出一个旧笔记本——那是她重生后写下的第一个本子,记录着前世今生的种种遗憾与梦想。
翻到最新一页,她郑重写下:“明,我要让全世界听到我的声音。”
十一月十五日清晨,悦城国际联合中学门前彩旗招展,气晴朗,万里无云,也没有了夏日的燥热。
刘晓艺跟随玉江中学代表队走下大巴时,被眼前的阵势震住了——校门口矗立着巨大的充气拱门,上书\"第五届东省国际中学生广播主持大赛\"的金色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十几台摄像机架设在红毯两侧,省电视台的记者正在做现场连线。
“观众朋友们,我现在位于悦城国际联中校园内。今这里将迎来全省41支中学生广播精英队伍...”着名主持人杨柳清亮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整个广场。
站长悄悄捅了捅刘晓艺:“看那边!”顺着他的目光,刘晓艺看到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学生正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入场。
他们胸前的校徽显示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学,白色制服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请各代表队到签到处领取参赛证和赛事手册。”广播里传来标准的双语播报。
喜欢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请大家收藏:(m.183xs.com)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