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北京,槐花飘香,校园里却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对北广的大一学生来,这个月意味着两场重要的考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传媒生体能体态考核。
四级考试的报名处排起了长队,刘晓艺和楚文静、仙亚三人早早地就来到了报名点。让人意外的是,原本没打算报名的苏晴最后时刻也改变了主意。
“我想了想,还是报名吧!”苏晴喘着气跑过来,“反正早晚都要考,不如和你们一起。”
仙亚开心地搂住她:“太好了!我们宿舍全军出击!”
接下来的日子,宿舍变成了临时的英语集训营。单词卡片贴满了墙壁和柜门,连卫生间镜子上都贴着常用句型。
每清晨,阳台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深夜,台灯下是刷题的身影。
“这道阅读理解也太难了吧!”仙亚哀嚎着扔下笔,“明明每个单词都认识,连起来就不知道在什么。”
楚文静推推眼镜:“这是典型的学术英语,要抓住主旨句...”
苏晴突然跳起来:“我知道了!这是篇讲媒体融合的文章,我们在专业课上学过类似的概念!”
刘晓艺笑着看她们讨论。这就是集体备考的好处——互相启发,互相鼓励。
她把自己从洛锦川那里学来的技巧都分享给大家:如何快速阅读,如何抓关键信息,如何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校园里,四级成了最热门的话题。食堂里、图书馆、甚至操场上,到处都能听到学生在讨论考题。
“你听力第二部分听懂了吗?”
“那个选词填空简直反人类!”
“作文题目还挺接地气的,让写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就在四级备考如火如荼之时,另一个压力接踵而至——传媒生体能体态考核通知下来了。这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其重要性不亚于专业考试。
“体重超标要扣分,体态不佳要扣分,连皮肤状态都要评估?”
仙亚看着考核标准目瞪口呆,“这比选美还严格啊!”
苏晴哀叹:“完了完了,我过年胖的五斤还没减下去呢!”
楚文静倒是很淡定:“早就告诉你们要控制饮食了。”
于是,宿舍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双线作战”。一边是四级单词书和真题集,一边是体重秤和体脂仪;一边练听力,一边练形体。
刘晓艺成了宿舍的“形体教练”。
她把舞蹈社学的塑形动作都教给了室友:靠墙站立矫正姿势,平板支撑锻炼核心力量,还有各种拉伸动作改善线条。
“吸气...收腹...肩膀放松...”刘晓艺一个个纠正动作,“仙亚,不要憋气!自然呼吸!”
苏晴咬着牙做平板支撑:“我...我不行了...这比跑800米还累!”
楚文静则是对着镜子练习站姿和走姿:“播音生连怎么走路都要学吗?”
最痛苦的是饮食控制。为了达到考核标准,宿舍开始了集体减肥。
早餐全麦面包配无糖豆浆,午餐水煮菜鸡胸肉,晚餐干脆不吃。每晚上,四个女孩饿得前胸贴后背,只能靠看美食视频“画饼充饥”。
“等我考完试,一定要去吃火锅!”仙亚对着手机里的火锅图片发誓。
“我要吃炸鸡!奶茶!蛋糕!”苏晴数着手指头。
楚文静比较实际:“我先要睡个懒觉...”
在这样的互相鼓励(或者互相“伤害”)中,考耗日子终于到了。
体能考核在体育馆进行,分成几个项目:形体评估、体能测试和镜头感测试。
穿着紧身训练服的女生们排成长队,一个个紧张得像是等待审牛
“下一个,刘晓艺。”
刘晓艺深吸一口气,走进评估室。三位评委老师仔细评估她的站姿、走姿和镜头前的表现。
“很好,体态匀称,姿势标准。”主评委点点头,“镜头感也不错,很自然。”
接下来是体能测试:仰卧起坐、立定跳远、800米跑。刘晓艺平时坚持锻炼,这些项目对她来并不难。最后以全部达标的成绩通过考核。
宿舍其他三人也陆续完成考核。让人惊喜的是,大家都顺利通过了!
“我居然达标了!”仙亚激动地跳起来,“体重刚好在标准线上!”
苏晴摸着肚子:“我的马甲线若隐若现了!”
连最严格的楚文静都露出了笑容:“评委我的镜头感很好。”
体能考核刚结束,四级考试就接踵而至。考试当早上,四个女孩互相打气:
“听力要集中注意力!”
“阅读先看题目再读文章!”
“作文记得用高级词汇!”
考场里,铅笔划过答题纸的声音沙沙作响。刘晓艺沉着应战,发现很多题目类型都在平时的练习中出现过。
特别是作文题,正好是关于新媒体发展的,和她们专业息息相关。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考生们涌出考场,立刻热烈地讨论起来。
“听力最后一题你选的什么?”
“那个长篇阅读太难了!”
“作文我写偏题了吗?”
刘晓艺和室友们相视一笑,没有加入讨论。不管结果如何,她们已经尽力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学会了如何同时应对多重压力,如何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晚上,四个女孩终于兑现了承诺,来到学校后街的火锅店。红油翻滚,香气四溢,她们破戒大吃特吃,庆祝这场“双线作战”的胜利。
“为我们宿舍干杯!”刘晓艺举起果汁杯。
“为我们的马甲线干杯!”苏晴补充道。
“为不再吃水煮鸡胸肉干杯!”仙亚最实际。
楚文静推推眼镜:“为...下次考试不再这么狼狈干杯!”
笑声中,火锅的热气模糊了她们年轻的脸庞。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坚持都化为了成长的养分。
四级考试的紧张忙碌过去后,五月末的北广校园,被一年一度的戏剧节氛围所笼罩。
这是一场属于传媒学子的盛宴,更是大四毕业生展示学习成果的重要舞台。
不同于往常的是,今年的戏剧节据请来了几位重量级的评委——有国内知名电影导演,还有制片公司的负责人,这让整个活动备受关注。
按照北广的传统,大一新生也要参与戏剧节的选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参赛节目。
“往年不是诗朗诵就是话剧片段,太老套了。”班长赵卫国在白板上写下“创新”两个大字,“今年咱们得玩点不一样的。”
学习委员孙薇接话:“但是也不能太出格,毕竟是大一新生,还是要稳中求进。”
刘晓艺安静地听着讨论,忽然灵光一现:“我们能不能做一档配音节目?用声音来演绎经典影视片段。”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她。
“配音?”赵卫国若有所思,“这个点子有意思。但是具体怎么做?”
刘晓艺走到讲台前,越越兴奋:“我们可以选取经典影视片段,但不是简单模仿,而是加入创新元素。
比如用方言配音,或者加入流行用语,甚至重新创作台词。”
她顿了顿,补充道:“特别是香港电影的片段。今年香港回归一周年,港片正热,这个话题也很应景。”
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热烈反响。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创意,很快一个完整的方案就成型了:节目命名为《声临香江》,选取五部经典港片片段进行创意配音。
更妙的是,这个创意得到了“校园之声”广播台的大力支持。
台长亲自拍板:“这是广播台与播音系合作的绝佳机会!我们可以提供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喜欢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请大家收藏:(m.183xs.com)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