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在场内冉冉升起时,所有待命区的志愿者,无论来自哪个学校,负责哪个岗位,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注视着屏幕里的国旗,许多人轻声跟着哼唱起来。
刘晓艺感到眼眶有些发热,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在胸中激荡。她拿出手机,趁着间隙给洛锦川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
“一切顺利。现场太震撼了。为我们的国家骄傲。”
很快,洛锦川回复了,只有一句话:
“也为你骄傲。”
开幕式还在继续,美轮美奂的文艺表演开始。志愿者们却还不能完全放松,他们需要待命到最后,确保所有流程结束后,还能有序地引导人群退场。
但此刻,站在微微震动的待命区,听着场内传来的阵阵惊叹和掌声,刘晓艺觉得,所有付出的辛苦和准备,都是值得的。
这段身着蓝白色志愿者服、忙碌于“体育场”之下的经历,必将成为她大学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右眼皮那枚的、爱心状的淡色胎记,以及她身上那种东方女孩特有的清丽与沉稳相结合的气质,让她在众多志愿者中显得格外有辨识度。
许多运动员和官员,哪怕只是刚才入场时有过短暂交流,再次遇到问题时,都会下意识地寻找这个脸上带着独特印记、笑容亲切的中国女孩。
“Excuse me, miss... Liu?”一位刚才被她引导过的马来西亚羽毛球运动员,在候场时略显腼腆地找到她,
“my teammate ants to kno here he can get a bottle of ater?”(打扰一下,刘姐?我的队友想知道哪里可以取水?)
“of course, the drinking ater station is just around that corner, I can sho you.”(当然,饮水站就在那个拐角,我带您去。)刘晓艺笑着点头,熟练地引路。
一位菲律宾的举重教练则对她刚才用塔加洛语的“mabuhay!”(欢迎!)印象深刻,特意过来夸赞她发音标准,还热情地教了她几句其他的问候语。
忙碌的间隙,刘晓艺也会拿出自己准备的“秘密武器”——四款她亲手设计的胸针。
这是她利用亚运会前不多的闲暇时间,熬夜画图、跑材料市场、联系作坊一点点制作出来的。
每个款式只做了十枚,一共四十枚,巧而精致,承载着她的心意和创意。
第一款是本次亚运会的吉祥物熊猫“京京”的q版造型,憨态可掬,举着的火炬。
第二款是北广传媒大学的校徽简化设计,代表着她的母校和志愿者身份。
第三款是一片金色的北京梧桐叶,象征着这座举办盛会的古都的秋。
第四款则是一枚橙白相间的、圆圆的橘子棒棒糖。这个设计源于她和洛锦川之间那个关于“甜”的独家记忆。
每当看到它,她心里都会泛起一丝隐秘的甜意。
这些胸针被她心地放在志愿者外套的口袋里。
遇到特别友好、或者交流格外愉快的运动员、志愿者同伴,甚至是遇到一些看起来有些紧张、需要鼓励的运动员,她就会像变魔术一样掏出一枚,作为一份的礼物和纪念。
“this is for you, a small souvenir from me and my university. ele to beijing!”(这个送给您,我和我的大学送您的纪念品,欢迎来到北京!)
她将一枚熊猫“京京”胸针送给了一位一直对她笑的泰国乒乓球将。
那位运动员惊喜地接过,立刻别在了自己的队服外套上,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连声道谢,还兴奋地拉着队友展示。
她把北广校徽胸针送给了几位配合默契的其他高校志愿者伙伴:“辛苦了!留个纪念!”
梧桐叶胸针则送给了几位对北京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代表团官员:“希望您喜欢北京的秋。”
而那枚特别的橘子棒棒糖胸针,她送出的格外谨慎,只送给了寥寥几人:一位在候场时因为想家而偷偷抹眼泪的越南体操妹妹,刘晓艺别上胸针后,温柔地用刚学的越南语安慰她“??ng khoc”(别哭),女孩破涕为笑;
另一位是同样来自北广、在媒体区忙得焦头烂额的同学,收到这份“甜味”的鼓励,差点感动得抱头痛哭。
这些设计独特、充满新意的胸针立刻成了抢手货。收到的人爱不释手,纷纷别在显眼的位置。
其他代表团的成员看到,都投来羡慕的目光,甚至有人主动来问刘晓艺在哪里可以买到。
“miss Liu, your pin is so cute! Is it possible to get one?”(刘姐,你的胸针太可爱了!有可能得到一个吗?)一位印尼的志愿者羡慕地问。
刘晓艺只能抱歉地笑笑:“I'm so sorry, I only made a fe by myself. It's a gift.”(非常抱歉,我只是自己做了很少一些,是礼物。)
但她会热情地告诉对方胸针的设计灵感,让对方感受到这份心意。
她的服务台前,常常围拢着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运动员。他们性格大多热情外向,喜欢交流。
刘晓艺便用英语和他们畅聊,介绍北京的美食和景点,有时也会尝试用临时学的几句马来语、泰语打招呼,虽然发音偶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这种努力和真诚却极大地拉近了距离。
“Kamu sangat ramah! terima kasih, Liu!”(你非常友好!谢谢,刘!)一位马来西亚运动员用马来语道。
“Khob khun ka! chai-yo!”(谢谢!加油!)一位泰国运动员用泰语为她鼓劲。
国语、英语、以及她那略带生涩却足够真诚的粤语和零星东南亚语词汇,在她这里交替使用,虽然偶尔会忙中出错,闹点笑话,但那份竭尽全力提供帮助的热情,感染了每一位与她接触的人。
大家都觉得,这位中国女孩的笑容和耐心,与她准备的可爱礼物一样,都是这次亚运之旅中温暖而美好的记忆。
当开幕式进行到最高潮,主火炬以震撼人心的方式被点燃时,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鸟巢”的顶棚。
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每一个饶脸庞。
刘晓艺站在指定的待命区域,仰头望着那璀璨的火焰和烟花,胸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
她摸了摸口袋里所剩无几的胸针,又看了看周围那些别着她心意的新朋友们,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无比满足的笑容。
这一刻,她不仅仅是一个志愿者,更是一座的、流动的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传递着中国人民的友谊与好客。
这份独特的经历,如同她设计的胸针一样,将永远别在她青春的纪念册上,熠熠生辉。脚底虽然因为长时间站立而酸痛,但内心却无比充盈。
她知道,远方的洛锦川如果能看到此刻的她,也一定会为她感到骄傲。
喜欢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请大家收藏:(m.183xs.com)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