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大的课程表稳定下来后,刘晓艺发现,作为大二插入的交换生,她的课程安排相比本土学生要灵活一些,留下了不少可供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
她知道,要想真正融入美国校园文化、锻炼语言并深入了解这个社会,参加社团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经过仔细浏览学生社团名录和多方打听,刘晓艺将目光锁定在了“社区服务社”(munity Service corps)上。
这个社团吸引她的地方在于,它并非单纯的兴趣组,而是一个真正能走出校园、与各色美国民众打交道、参与各种美式传统活动的实践平台。
它提供的,正是刘晓艺最需要的东西——地道的沟通场景和对美国社会肌理的切身感受。
社团的活动日历排得满满当当,且极具美国特色:感恩节期间,他们会组织前往邻近的康涅狄格州,参与那里传统的“火鸡狂欢节”社区服务,协助分发食物给需要帮助的家庭;
圣诞节时,则与纽约大学、福特汉姆大学等兄弟院校联合举办“礼物交换与回收计划”,鼓励学生们将闲置但完好的礼物重新包装、交换,赋予节日新的温暖意义;
平日里,还有与附近几家大型超市合作的“临期食品分享周”,将即将到期但依旧安全可食用的食品,以极低的价格分享给校内学生和社区低收入群体,这既是环保节俭的生活方式,也成了学生们获取实惠的热门途径。
对刘晓艺而言,加入这个社团,不仅能积累宝贵的社区服务经验,更能学到许多在美国生活的“省钱技巧”,比如如何利用这些活动获取优质低价的食品和生活用品。
然而,真正让她感到震撼的,是在参与过程中亲眼所见的“美国式浪费”。
这个社团规模庞大,结构也相当成熟,俨然一个型非营利组织。社团主要分为三大部门:
外勤组 (Field operations team):负责执行具体的社区服务项目,是社团的“手脚”。成员需要走出校园,布置活动摊位、运营临时店、直接参与各类体力或服务性劳动。
内部沟通与信息组 (Internal munications & Info team):负责社团在校内的宣传、成员协调、信息发布,是社团的“神经中枢”。
外联与资源组 (External Relations & Resources team):负责与校外各类资源方对接,包括超市经理、农场主、地方政府官员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是社团的“脸面”和“资源库”。
财务审计组 (Finance & Audit team):则负责管理社团经费、申请学校拨款、处理报销等,确保运作透明合规。
刘晓艺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锻炼目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加入外勤组。
她发现,这里的成员大多和她想象中一样,是一群充满行动力、性格开朗、内心善良的同学。
他们不尚空谈,更愿意用双手和汗水去切实地帮助他人,改变社区。
这种务实而充满活力的氛围,让刘晓艺很快产生了归属福
随着秋季的深入,社团的活动也陆续展开。刘晓艺第一次外勤任务,就是参与“临期食品分享周”的准备工作。她和组员们一起,前往与社团有合作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后仓。
在那里,她看到了堆积如山的、距离保质期仅剩几的面包、乳制品、罐头。这些商品仅仅因为即将临期,就被从货架上撤下,等待着被销毁的命运。
这种规模的食品浪费,让从接受“粒粒皆辛苦”教育的刘晓艺感到触目惊心。
然而,更让她触动的是社团应对这种浪费的方式。他们并非简单地谴责,而是与超市建立了成熟的合作机制。
社团成员们会在超市员工的指导下,仔细分拣这些临期食品,确保其安全性,然后打包运回学校,在特定时段以象征性的价格(通常一美元就能买到一大袋食物)出售给学生们。
这不仅极大地减少了食物浪费,也为许多经济并不宽裕的国际学生或本地学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刘晓艺意识到,这正是在20世纪初环保意识逐渐觉醒的美国,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务实且有效的环保行动。
紧接着到来的感恩节,刘晓艺又随社团驱车前往康涅狄格州的一个镇,参与那里的“火鸡狂欢节”社区派对。
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分发火鸡餐,更重要的是协助组织游园活动,与社区居民互动。
在那里,她看到了美国镇浓厚的社区凝聚力和传统节日的温暖氛围。
她学着用美式幽默与孩子们打招呼,帮忙布置具有乡村特色的装饰,甚至尝试了传统的方块舞。这一切,都让她对美国文化有了超越课本的、鲜活的理解。
通过这些社团活动,刘晓艺不仅快速提升了英语口语,更重要的是,她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触摸到了美国社会的脉搏——它的浪费与节俭并存,它的商业规则与公益精神的结合,它的社区传统与年轻饶创新活力。
她在社工社团的忙碌,远远超出隶纯的“参加活动”,而是成为她深入了解美国、锻炼自身能力、并思考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一扇重要窗口。
她知道,这些经历,将与她在哥大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一样,成为她未来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加入哥大“社区服务社”的外勤组,对刘晓艺而言,像是打开了观察美国社会的一扇特殊窗户。
这里的活动远不止是简单的志愿服务,更像是一场场与庞大消费体系及其副产品的短兵相接。而这一切的核心人物,是他们的组长——杰克·斯特朗。
杰克是个典型的、精明务实的美国中西部男孩,顶着一头总是有点乱糟糟的金棕色卷发,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蓝眼睛总是闪烁着捕捉机会的光芒。
他并非那种口若悬河的领导者,但他有一种近乎赋的能耐——他能精准地掌握纽约上州及新泽西部分地区数十个社区的活动点位、资源分布,
并且与几位关键社区的负责人、几家大型农场的场主,甚至是一些市政官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用社团里另一位元老的话:“杰克脑子里有一张活地图,上面不仅标着哪里需要帮助,更标着哪里能‘淘到宝’。”
在他担任组长的两年里,他成功策划并执行了几次让社团“名利双收”的大型社区活动,极大地拓宽了社团的资源网络和影响力。
喜欢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请大家收藏:(m.183xs.com)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