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优英

首页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不明不清 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大唐逍遥地主爷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红楼:北静王今天也在怀疑人生 霸业天子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优英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txt下载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2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户部之事尚可处理,但定远侯王弼那边却棘手得多。何秋曾与王弼并肩作战,负责过后勤事务,对他还算了解。依何秋看来,王弼并非骄纵之将,为人也较为单纯,应当不会做出侵吞军粮之事。

然而,他的部下却未必如此。况且王弼主要职责是训练京军,管理军仓不过是挂职。若手下人串通一气蒙蔽他,他恐怕也难以察觉。

何秋叹了口气,唤来陈四维,吩咐道。

“四维,替为师去一趟定远侯府,告知京中军仓有变,有攘取军粮。”

陈四维面露讶色,迟疑道。

“定远侯素来谨慎,应当不至于在此事上出错吧?”

何秋语气转厉。

“都有人举报到我这里了,还能没有出错?”

“什么?!”

陈四维不敢耽搁,立刻赶往定远侯府。他们这些知行书院学子对北伐时结识的将领都怀有感情,陈四维自然不愿看到王弼出事。

第262章 心凉的郁新

何秋离开后,郁新匆忙赶往户部,心中焦急万分。

这些年户部已接 ** 生郭桓案、空印案两起大案,若此次太仓再出纰漏,他这个户部尚书必定难逃干系。尤其自己事先竟一无所知,至少也要担个失职之罪。

户部十三清吏司的官员恐怕会被朱元璋清洗一空,毕竟皇上最痛恨贪腐之事。

到了户部,郁新并未明原委,直接召集所有精通账目的吏员,下令彻查账目。

此时前往太仓实地核查已来不及,但查账尚可勉强完成。户部这些人虽不及何秋身边知行书院的门人精通算学,却也是查账好手,还不至于被账目难倒。

有心人已察觉到太仓恐怕出了大问题,要想不被牵连,此刻拼命查账才是唯一出路。

深夜时分,户部依旧灯火通明,吏员们终于查清了太仓账目。

“大人,太仓账目已核查完毕,亏空粮食二十万石。”

郁新眉头微蹙,这与何秋先前所言略有出入。况且区区二十万石亏空,很容易就能平账,何必如此着急?

“只有这些?你们可曾查得仔细?”

前来汇报的官员低声一笑,禀报道。

“事情远不止表面这些,大人您再仔细看看。”

郁新定了定神,继续向下翻阅,随后看到了令他震惊的内容。

“怎么回事?有些粮仓堆积的全是旧粮?所有新粮竟凭空短少了两百多万石!”

“这和太仓上报的数目相差也太大了!而且近期不是刚入库一批粮食吗?这些算进去了吗?”

那名官员连忙点头应道。

“新入库的数目我们一并核算过了,即便如此,新粮仍短少两百万石。慈大事,关乎我等身家性命,谁敢疏忽!”

接着他又压低声音补充。

“军仓的数目我们也核验了,问题最严重的正是这些军仓。其他仓库虽也有些许亏空,或是短少部分旧粮,但远不及军仓严重。”

“当然,也可能是背后之人尚未将手伸遍整个太仓体系。”

郁新听得头晕目眩,久久不出话。

太仓的问题远比何秋所的严重得多。如此大规模的新粮被替换,绝非区区仓吏所能办到,背后定然有人操纵。

而且问题绝不止短少的两百万石新粮这么简单。账面上的问题已然如此,实际仓库中的亏空必定更为惊人。

当年郭桓案中,户部侍郎郭桓结党营私,贪墨粮食高达两千四百万石!

户部向来很少出事,可一旦事发,朱元璋必定追查到底。

但若真要彻查,谁也无法预料会牵连到哪些人。就像这次,掌管军仓的是王弼。

是他个人贪墨,还是有人借他之名行事?背后牵扯多少勋贵?蓝玉等人是否牵涉其中?

这些尚未可知,但可能性着实不。

事到如今,郁新已无退路。不知是哪个心怀叵测之人,将此事捅到了锦衣卫那里。

郁新并非愚钝之人,他看得出何秋根本不愿插手此案。但举报信既已送到衙门,何秋想避也避不开了。

郁新不禁暗自佩服幕后之人。何秋是朱棣的女婿,王弼则是东宫军方要员,逼迫何秋揭发此事,实在令人浮想联翩。

莫非有人意图挑起储位之争?但燕王似乎并无夺嫡之意。太孙将两位王叔分封至北平一带,削弱燕王势力,燕王也未曾上书抗辩。

难道会是比燕王更年轻的皇子所为?

郁新心乱如麻,整夜留在户部衙门。待到明,他匆匆寻到何秋,二人一同进宫面圣。

郁新显然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前去面见朱元璋的。太仓出事,他这个户部尚书难辞其咎。

何秋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同样难逃干系。如此大事,此前竟未收到半点风声,还要靠他人投递举报信才得知。

换言之,二人如今已是同舟共济。

何秋同样心神不宁。王申向他禀报,郁新接到消息后便直奔户部衙门,期间未与他人接触,应当与此事无关。

此外,深夜投信之人至今未能查出。京城地域广阔,更何况是趁夜悄悄递送的信件,根本无从查起来源。

听闻郁新与何秋联袂求见,朱元璋颇感诧异——这两人如何会凑到一处?

待二人入殿,只见他们面色皆不甚佳。朱元璋不禁问道:“二位有何要事?”

郁新与何秋皆垂首不语,只将奏章交由侍立太监。朱元璋心知有异:郁新倒也罢了,何秋素来胆识过人,这般畏缩实属反常。

他先取郁新奏本细阅,越看面色越是阴沉。继而展读何秋奏章,所言虽为同一事,却提及有人深夜投书密报——锦衣卫此前竟毫不知情!

朱元璋掷下奏本怒喝:“郁新!太仓新粮陈粮差额如此悬殊,作何解释?”

郁新额角沁汗,低声道:“依臣愚见,恐有攘卖新粮牟利。市面新陈粮价相差甚远,太仓积存五年陈粮多已霉坏,每年皆需销毁。臣身为户部尚书,难辞其咎,甘领圣裁。”他心思缜密,未敢妄断太仓实情,只作推测之言。

朱元璋转视何秋:“投书之人可曾查到?”

何秋赧然道:“臣惭愧,尚未觅得踪迹。”

怒意渐消,朱元璋语带疲惫:“郁新且去彻查,朕要确凿证据!”

“臣遵旨!”郁新暗舒口气。

朱元璋揉着额角问何秋:“依你之见,此事系何人所为?”所问自是太仓案幕后主使。

何秋轻摇其首:“线索寥寥,臣实难断言。但定远侯应无干系,此乃监管疏漏所致。其所司职掌繁冗,难免百密一疏。”

朱元璋长叹:“但愿如此。你且退下,切记佯作不知此事。”何秋即刻领命。他深知圣意——不欲将其卷入可能引发的燕王与太孙之争。

待何秋退去,朱元璋召来朱允炆示以奏章。朱允炆阅毕神色数变,显是震惊不已。

“允炆如何看待?”

朱允炆定神肃容:“此事关系重大!孙儿以为当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朱允炆语气中透出腾腾杀意,朱元璋半合着眼,静默片刻后反问。

“若是查到了定远侯头上,又该如何?毕竟出事的军仓大多归他掌管。”

“孙儿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皇祖父素来不徇私情,惩处过诸多勋贵,定远侯也不能例外!”

朱元璋并未接话,只似欣慰地道。

“允炆,你能顾全大局,朕心甚慰。你先退下吧,静观案情的进展。”

朱允炆脸上掠过一丝激动,连忙躬身退出殿外。

待他离去,朱元璋幽幽一叹:真是自作聪明!

朱允炆只记得朱元璋处置过众多勋贵,却忘了有一人始终未被严惩——汤和。

朱标一面保全了许多人,一面又对违纪者毫不容情,唯独对蓝玉屡屡宽容。

若非如此,蓝玉岂能活到封为国公?当初他屡次刺杀朱棣,早该处死数回!

而今蓝玉的立场耐人寻味,他似乎并不偏向太孙,反而更亲近何秋,或者,燕王一方。

这也源于朱允炆对蓝玉的冷落,如今蓝玉对他的信任,竟不及曾被他刺杀的朱棣。

朱允炆刻薄寡恩至此,须知蓝玉本该是铁改 ** 人!

都帝王当冷酷无情,朱元璋似乎尤为如此,他曾血洗朝堂,诛杀众多开国功臣。

但朱元璋当真如此冷硬吗?

未必。他对马皇后、对朱标,皆是掏心掏肺,情意深厚如同寻常百姓家。

故旧之中,如汤和就一直未遭清洗,因朱元璋念旧,且汤和一向安分,不涉朝堂是非。

李善长之死实属咎由自取,他自恃功高,胡惟庸案中朱元璋已饶他一命,他却一再倚仗旧情为人求情——这等事朱标做得,臣子岂能妄为?

朱允炆既无朱元璋的权谋手腕,所承朱标的余泽也有限,若想坐稳太孙之位,理当广布恩德。

换言之,他应效仿朱标,尽力护佑身边之人,可他却为讨朱元璋欢心,一味模仿祖父。

可惜他未得朱元璋心术之深,只学来了表面的冷酷,如此薄情寡恩,谁愿为他效死?

朱元璋深知王弼的为人——他曾是御前亲卫。

王弼善于征战,性情却似徐达,除军事外处处低调。

他并非骄横之辈,更不会贪墨军粮。若存此心,何必等到今日?

朱元璋将王弼安排进东宫,正是看中他沉稳低调。

有王弼在,军中悍将多半能被震慑,不敢与朱允炆为难。

而蓝玉虽与朱允炆不睦,却也明智地退居府中着书,未使太孙陷入驾驭勋臣的困境。

朱元璋对朱标的东宫配置投入了大量心血,而朱允炆的班底同样不弱。武勋之中有王弼、郭英,还有曹国公李景隆与魏国公徐辉祖。

后两人或许带兵打仗不算顶尖,但他们父辈留下的人脉足以维系在勋贵中的地位,能帮助朱允炆稳住武将势力。

文臣方面,朱元璋也亲自挑选了一批他认可的人,安排进东宫辅佐朱允炆。

可惜,朱允炆比朱标更亲近文臣,对武将们却不闻不问。朱标虽然也与文臣交好,但对武勋同样重视。

例如蓝玉就常与他议事,加上两人有亲缘关系,这是朱允炆难以企及的条件。

关键在于,朱允炆亲近的多是些腐儒,恐怕连朱标都看不上这些人,而朱允炆却不断将他们延揽入东宫,终日谈古论今。

喜欢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61,我带了一座军火库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 开局:双S天赋,宠兽直呼会玩开 穿梭两界:他只想当个庄园主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奈何江总裁又撩又欲 大秦:有我在,何人敢言灭秦 王者:让你上号,你说小鹿太粘人 我赚够两千就下播,榜一大哥却急了 地星复苏之昆仑大帝 我能跑赢全世界 风雪战火 全球警报,那个男人下山了!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重生之誓要攻略年长者 大明:寒门辅臣 杏山仙寨 你需要什么?枪,很多枪! 梦醒细无声
经典收藏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 穿越重生:我成为了公敌 大宋潜火队 学名张好古 进城:我只为三件事!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重生后成了皇帝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见龙定鼎 三国:我成了张角接班人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穿越大乾,女帝骂我是叫驴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全球乱世:汉武帝送我一座城 回到过去当神犬 大秦:打造科技星球横推银河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最近更新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敕封一品公侯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从三国开始长生不老 北雄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系统之妈祖:瀚海一统 大明第一公 穿越古史之龙行天下 明末少年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侯门第一纨绔 史前部落生存记 大楚第一逍遥王 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三国:玄行天下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优英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txt下载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