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风卷得打旋,迪卡拉底往搪瓷杯里续了半杯热水,杯壁上的茶渍像幅模糊的地图。“今咱们聊个不那么‘体面’的哲学家,”他用指节敲了敲讲台,“马基雅维利,有人他是恶棍的导师,也有人他是最诚实的旁观者。”
马克正用铅笔头转着笔记本,闻言抬了抬眉毛:“就是那个教君主‘可以背信弃义’的?我上周在历史课上听老师骂他,《君主论》是本毒书。”
“毒书?”苏拉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皱巴巴的苹果,“我倒觉得他敢别人不敢的话。就像村里张大爷,总爱戳破拜年时的客套话,招人嫌但句句实在。”
迪卡拉底笑了,从抽屉里摸出个陶土人,巴掌大的雕像上刻着个斜眉瞪眼的国王。“先听个故事。佛罗伦萨有个贵族,新当上城邦首领时信誓旦旦,要做仁慈的君主。结果邻邦打过来,他舍不得动员农民参战,怕耽误秋收;贵族叛乱,他又心慈手软放了领头的,觉得‘大家都是亲戚’。不出半年,城邦丢了一半,自己躲在城堡里哭。”
“这就是心软的下场?”马克用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哭脸。
“马基雅维利会,这不是心软,是愚蠢。”迪卡拉底把陶土人转了个方向,“他在《君主论》里写,人这东西,忘恩负义、贪生怕死、趋利避害,就像地里的野草,你给它浇水它疯长,你不除根它就占满田。”
苏拉咬了口苹果,苹果核上的牙印歪歪扭扭:“可我奶奶总,人心都是肉长的。去年她把家里的玉米分给邻居,今年邻居就把新摘的豆角送来了。”
“那是遇上好邻居了。”迪卡拉底往窗外瞥了眼,两个孩子正在抢一个皮球,脸红脖子粗的,“马基雅维利见过太多‘不好的邻居’。他生活在意大利分裂那会儿,城邦之间今结盟明打仗,君主们上午发誓‘同生共死’,下午就背后捅刀子。他蹲过监狱,被流放,见过太多仁义道德背后的算计,才写出那些话。”
马克忽然想起什么,翻着笔记本念叨:“书上他主张‘被人畏惧比被人爱戴更安全’,这也太吓人了。要是老板都这么想,咱们打工的不就惨了?”
“别急着下结论。”迪卡拉底从讲台上拿起个石榴,“你看这石榴,外皮硬邦邦的,里头的籽却甜。马基雅维利的‘畏惧’,不是让君主当暴君,而是‘不能让人觉得你好欺负’。就像村里的老支书,平时笑眯眯的,真遇上占便夷,该批评就批评,大家反而服他。”
苏拉把苹果核扔进垃圾桶,金属桶发出“哐当”一声:“可要是总把人往坏处想,自己不也变成坏人了?我见过村口的李叔,总怀疑别人偷他东西,锁门闩窗,后来连亲戚都不来往了。”
“这就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了。”迪卡拉底把石榴掰开,红宝石似的籽滚落在盘子里,“马基雅维利‘人性本恶’,是描述他看到的现实,还是在教人像恶狼一样活着?就像医生‘这病会死人’,是提醒你好好治病,还是盼着你死?”
马克抓了把石榴籽塞进嘴里,酸得眯起眼:“我觉得他是想让人‘防着点’。就像我妈总‘别轻易借钱给人’,不是所有人都会赖账,而是怕遇上赖漳,自己难受。”
“可防着防着,心就硬了。”苏拉轻轻敲着桌面,“上次学校组织捐款,班长‘别捐太多,万一有人骗钱呢’,结果好多同学都没捐。后来才知道,那些钱真的帮山里的孩子买了课本。要是总想着‘有人会骗’,不就错过了做好事的机会?”
迪卡拉底点点头,往两个学生面前的盘子里各推了些石榴籽:“马基雅维利的问题,就像这石榴籽,甜里带酸。他让君主‘必要时可以撒谎’,但也‘最好别让人发现你撒谎’;他‘人是忘恩负义的’,却又劝君主‘别把事做绝’。他像个在泥地里摸爬滚打的人,知道走夜路得带根棍子,却没要拿棍子打人。”
马克忽然想起区门口的保安,平时总板着脸查门禁,有次晚归,看见他帮独居的老奶奶提菜篮子。“或许‘带棍子’和‘有善心’能同时存在?”
“当然能。”迪卡拉底站起身,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马基雅维利的厉害之处,是他不空谈‘应该怎样’,只‘实际怎样’。就像种地,农谚‘春雨贵如油’,可真下了暴雨,你还得赶紧挖排水沟,总不能站在地里喊‘雨不该下这么大’。”
苏拉望着窗外,两个抢皮球的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凑在一起,正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那我们该学他吗?总盯着人性的坏处,活得不累吗?”
“累,但踏实。”迪卡拉底把空聊搪瓷杯往桌上一放,“就像过河,知道水里有石头,走起来才稳当。马基雅维利没人性本恶就该放任恶,他是‘知道恶在哪里,才能护着善’。就像你奶奶分玉米,她肯定知道有人可能不会回报,但她还是分了——这不是傻,是心里有数的善良。”
秋风又起,吹得窗纸沙沙响。马磕笔记本上,“人性”两个字被圈了又圈,旁边画着个一半黑一半白的圆。苏拉的帆布包里,露出半本《君主论》,书页上有她用铅笔写的字:“看清泥坑,是为了走得更稳。”
迪卡拉底望着两个若有所思的学生,没再多。有些道理就像石榴籽,得自己嚼过,才知道那点酸里藏着的甜。
喜欢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请大家收藏:(m.183xs.com)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