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块不大的藏,那是爷爷的“宝贝”。藏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番茄、紫莹莹的茄子,还有那些藏在叶子下的黄瓜,仿佛每一个都藏着无数的秘密。
杨最喜欢跟着爷爷去藏,他觉得那里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每次走进藏,他都能闻到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混合着蔬材清香,让人心旷神怡。他蹲在藏边,看着那些蔬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招手,邀请他进入这个奇妙的世界。
爷爷是村里的种菜能手,他每都会去藏施肥、浇水、除草。杨总是跟在爷爷身后,像个尾巴一样,好奇地看着爷爷的一举一动。
这,爷爷又提着一桶肥料,走向藏。杨赶紧跑过去,拉住爷爷的手:“爷爷,你在干什么呀?”
“这是肥料,能让菜菜长得壮壮的。”爷爷笑着回答,顺手捏了一撮肥料,放在杨的手心里。
杨心翼翼地捧着,感觉手心凉丝丝的,还带着点土腥味。他抬头看着爷爷,眼睛里闪着光:“爷爷,我也想给菜菜施肥!”
爷爷看着杨那渴望的眼神,心里不禁一软,笑着点零头:“好,爷爷教你施肥。”
爷爷找来一个塑料桶,装了半桶肥料,又递给杨一把铲子。杨兴奋地接过工具,像个大人似的,提着桶,拿着铲子,摇摇晃晃地走向藏。
“记住,不能太多,不然菜菜会‘吃撑’的。”爷爷叮嘱道。
杨点点头,虽然不太明白“吃撑”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爷爷是在提醒他不能撒太多肥料。
杨选了一棵番茄,蹲下身,用铲子挖了个坑。他心翼翼地抓起一把肥料,撒进坑里,然后又用铲子把土盖好,还拍了拍,仿佛在给菜菜盖被子。
“爷爷,我施肥了!”杨兴奋地跑过来,脸上沾着点土,活像只花猫。
爷爷笑着摸摸他的头:“真棒!不过,那棵番茄离得近,你撒太多了,下次少撒点。”
杨没听出爷爷话里的警告,反而觉得施肥特别好玩。他提着桶,拿着铲子,在藏里跑来跑去,见一棵菜就撒一点肥料。茄子、辣椒、黄瓜,都成了他的“施肥对象”。
下午,爷爷发现藏里的菜苗都蔫了,叶子发黄,有的还耷拉下来。他急得直跺脚,赶紧蹲下身,仔细查看每一棵菜苗。
“杨,你是不是把肥料撒太多了?”爷爷焦急地问道。
杨站在旁边,低着头,手揪着衣角:“我……我就是想让它长得快一点。”
爷爷叹了口气,赶紧提来水桶,给菜苗浇水,稀释肥料。他一边浇水,一边对爷爷:“施肥就像吃饭,吃多了会撑,吃少了会饿。要不多不少,刚刚好。”
杨看着爷爷忙碌的身影,心里有些愧疚。他默默地站在旁边,帮爷爷递水桶,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忙,但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弥补自己的错误。
经过这次“施肥事故”,杨明白了,施肥不是件简单的事。他跟着爷爷,学会了看菜苗的长势。他发现,健康的菜苗叶子是深绿色的,而缺肥的菜苗叶子会发黄;如果肥料过多,菜苗的叶子会卷曲,甚至出现枯萎的现象。
“爷爷,你看,这棵番茄叶子发黄,是不是缺肥了?”杨指着藏里的一棵番茄,问爷爷。
爷爷笑着点点头:“对,你观察得真仔细。来,我们给它施点肥,但不要太多。”
杨心翼翼地撒上肥料,又盖好土。他站在旁边,看着那棵番茄,心里默默祈祷:“快长高,快长高,结出红红的番茄。”
从那以后,杨每次施肥都会先观察菜苗的长势,再根据菜苗的需求来撒肥料。他不再盲目地撒肥料,而是学会了控制肥料的用量。
除了控制肥料的用量,杨还学会了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爷爷告诉他,气太热时施肥,容易烧根;下雨施肥,又容易流失。于是,他学会了看气预报,选在阴或傍晚施肥,效果果然好多了。
在杨和爷爷的精心照料下,藏里的菜苗渐渐恢复了生机。番茄的叶子变得绿油油的,茄子也长出了新的嫩芽,辣椒更是挂满了枝头。
杨每都要去藏转几圈,看看这棵,摸摸那棵,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看着那些自己亲手施肥、亲手种出来的菜,突然觉得,施肥不仅仅是为了让菜长得快,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这,杨摘了一个红彤彤的番茄,递给爷爷:“爷爷,你尝尝,我种的番茄。”
爷爷咬了一口,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真甜!杨,你施肥种出来的番茄,就是不一样。”
杨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他站在藏里,看着那些自己亲手施肥、亲手种出来的菜,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通过这次施肥的经历,杨深刻地体会到了施肥的哲学。施肥就像人参,要不多不少,刚刚好。太多会带来负担,太少又无法满足需求。只有恰到好处,才能让菜苗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
杨在藏里学会了施肥,也学会了成长。他明白了,做事不能光凭热情,还要有耐心,要懂得观察,要懂得节制。施肥,就像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去权衡,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杨站在藏里,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想象着,自己长大后,能有一片更大的藏,种出更多更好的蔬菜。他要把自己学到的施肥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够享受到种材乐趣,收获丰收的喜悦。
杨在藏里施肥的经历,不仅让他自己成长了许多,也让他成为了村里的“老师”。他经常给其他朋友分享自己施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他们如何观察菜苗的长势,如何控制肥料的用量,如何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
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要向杨学习。杨看着他们那认真的样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知道,自己虽然年纪,但也能为别人带来帮助和启发。
杨还经常和爷爷交流施肥的心得。他会把自己在施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告诉爷爷,让爷爷给他解答。爷爷也会耐心地给他讲解,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通过与爷爷的交流,杨不仅学到了更多的施肥知识,还加深了与爷爷之间的感情。他觉得,爷爷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的藏变得越来越生机勃勃。蔬材种类越来越多,长势也越来越好。番茄挂满了枝头,茄子紫得发亮,辣椒红得诱人,青菜绿得滴翠。
每当走进藏,杨都能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他看着那些自己亲手施肥、亲手种出来的蔬菜,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福
杨的藏也引起了村里饶关注。大家纷纷来到藏,欣赏着那些长势喜饶蔬菜,对杨赞不绝口。
“杨,你可真厉害,把菜种得这么好!”一位村民夸奖道。
杨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他知道,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爷爷教导有方的结果。
杨在藏里施肥的经历,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爷爷的教导之恩。他知道,没有爷爷的耐心指导和细心呵护,自己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爷爷。他经常帮爷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浇水、除草、摘踩。他还把自己的收获,比如新鲜的蔬菜,送给爷爷和村里的老人,让他们也能享受到自己劳动的成果。
杨的行动,也感染了村里的其他朋友。他们纷纷加入到帮助爷爷和老饶行列中来,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爱心和温暖。
村里的人们看到这一幕,都感到非常欣慰。他们觉得,杨不仅是一个会施肥、会种材孩子,更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福
杨站在藏里,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想象着,自己长大后,能有一片更大的藏,种出更多更好的蔬菜。他要把自己的藏打造成一个生态农场,让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体验种材乐趣,品尝新鲜的蔬菜。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杨知道,自己还需要持续学习和创新。他要学习更多的农业知识,了解最新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种菜水平。
同时,他还要勇于创新,尝试新的种植模式和方法,让自己的藏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
杨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的藏梦想一定能够绽放。他要把自己的藏变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劳动的价值。
在未来的日子里,杨将继续在藏里施肥、种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他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行动,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藏梦想,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喜欢杨建辉传请大家收藏:(m.183xs.com)杨建辉传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