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城区的巷弄里,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顾微澜踩着青石板路匆匆赶来,远远就看到 “李氏绣坊” 的木门上贴着红色的拆迁通知,门内传来老妇饶啜泣声。
“李婆婆,您别急,我来了!” 顾微澜推开门,只见白发苍苍的李婆婆坐在绣绷前,手里攥着一幅未完成的《姑苏水乡图》,泪水打湿了缎面。
李婆婆是顾微澜母亲顾婉清的老友,这家绣坊已经开了六十年,承载着两代饶苏绣记忆。“微澜,他们要拆我的绣坊!” 李婆婆抓住顾微澜的手,声音颤抖,“这是我和你妈一起打拼的地方,你妈当年就是在这儿学会的‘虚实针’,我不能让它就这么没了!”
顾微澜看着墙上挂着的老照片 —— 母亲年轻时和李婆婆在绣坊前的合影,眼眶一热。“李婆婆,您放心,我一定保住绣坊!”
她立刻找到拆迁办负责人王主任:“王主任,李氏绣坊是苏绣的老作坊,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记忆,不能拆!”
王主任面露难色:“顾总,我们理解你的心情,但这是城市更新的规划,涉及整个片区的改造,不能因为一家绣坊改变方案。而且,李婆婆的绣坊是危房,存在安全隐患。”
“危房可以修缮,为什么一定要拆?” 顾微澜反驳,“苏绣是苏州的文化名片,老绣坊就是名片的根。如果连这样的老作坊都保不住,城市更新还有什么意义?”
王主任叹了口气:“我们也有难处,工期很紧张,上面催得紧。除非你们能在一个月内拿出可行的修缮方案,并且承担费用,还要保证不影响整体改造进度。”
顾微澜立刻答应:“没问题!一个月内,我们一定完成修缮,保证不拖后腿!”
然而,修缮资金需要 200 万,基地近期刚投入文化节和主题街区的筹备,资金周转困难。陆北辰得知后,立刻联系星火资本:“抽调 200 万紧急资金,优先用于绣坊修缮。李氏绣坊是苏绣的活化石,不能丢。”
资金解决了,修缮团队却遇到了难题。绣坊的木梁已经腐朽,需要更换,但李婆婆坚持要用原来的木材:“这是老红木,有灵性,换了新的,绣出来的东西就没那股味儿了!”
“李婆婆,老木材已经不安全了。” 施工队长劝道,“我们可以用同款新红木,保留原来的工艺,看起来和原来一样。”
“不行!就是不一样!” 李婆婆固执地坐在木梁下,“谁敢换我的木梁,我就跟谁拼命!”
顾微澜知道李婆婆的执念,她找到做古建筑修复的专家:“能不能把老木梁的部分完好木材拆下来,镶嵌在新木梁上,既保证安全,又保留老木材的记忆?”
专家点头:“可以是可以,但工程量会增加,工期可能要延长。”
“没关系,我们加班加点!” 顾微澜。
修缮过程中,顾微澜和李婆婆一起整理绣坊的老物件,发现了一个尘封的木箱,里面装着母亲当年的绣谱和几件未完成的绣品。“你妈当年很刻苦,经常在这儿绣到深夜。” 李婆婆回忆道,“有一次,她为了绣好‘通经断纬’,手指被针扎破了几十次,还是不肯放弃。”
顾微澜看着绣谱上母亲的批注,心中满是感动。她决定,修缮后的绣坊不仅要保留生产功能,还要开辟一个型展厅,展示这些老物件,让更多人了解苏绣的历史。
一个月后,绣坊修缮完成。老木梁的镶嵌部分自然和谐,青砖黛瓦依旧,绣坊里弥漫着熟悉的丝线清香。李婆婆抚摸着修复后的绣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太好了,和原来一模一样!微澜,谢谢你保住了我们的念想。”
拆迁办的王主任参观后,也赞不绝口:“顾总,你们做得很好!既保住了老绣坊,又配合了城市更新。我们决定,把这片区域打造成‘苏绣文化街区’,让李氏绣坊成为核心景点。”
顾微澜心中一动:“这是个好主意!我们可以把周边的老建筑都改造升级,引入更多苏绣工坊、文创店、体验店,让苏绣融入城市生活。”
李婆婆的绣坊保住了,还成为了苏绣文化街区的起点。顾微澜站在绣坊前,看着巷弄里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满是感慨:“城市发展不能丢掉文化根脉,老绣坊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苏绣的记忆,是城市的灵魂。”
陆北辰从身后抱住她:“你又一次守住了苏绣的根。未来,苏绣文化街区会成为苏州的新名片,让更多人感受老手艺与城市发展的共生之美。”
喜欢涅盘之焰:国风主播的荣耀复仇请大家收藏:(m.183xs.com)涅盘之焰:国风主播的荣耀复仇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