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和王一路往猫儿胡同走去。
就在这时,聂母正牵着着四岁的聂永康行色匆匆地走着。
家伙眼睛尖,老远就指着前方喊:“奶奶,那是王姥姥!”
聂母定睛一看,还真是亲家母,赶紧抱着孩子追了上去:
“亲家!亲家母!”
王母听见喊声回头,看见聂母抱着孩子气喘吁吁地追来。
连忙让王停下车:
“亲家,你这是?”
聂母喘着气:
“我听文涛建军受伤了,这一晚上都没睡好。
今一大早就带着永康过来,想问问具体情况。”
王母心里一暖,拉着亲家的手:“正巧遇上了,咱们边走边。”
聂永康仰着脸问:“王姥姥,我姑父的手还疼吗?”
“不疼了!”
王母摸摸孩子的头:“你姑父就是蹭到了手,不碍事儿。”
往家走的路上,王母一边走一边跟聂母唠着家常。
两个老太太并肩走着,聂永康被两人牵着,粮站的王推着板车跟在后面。
“康康这孩子真乖!
我都还记得他刚出生的时候,一转眼他都已经这么大了。”
“是啊,这日子过得真快!”聂母望着胡同里的光景:
“转眼建军在轧钢厂都干这么多年了,现在都当上主任了。
我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建军的时候,他刚来轧钢厂不久呢。”
王母接话道:
“可不是嘛!
我记得那会儿文君也是刚参加工作不久,这一转眼,两个孩子都这么大了。”
王母叹了口气,话锋自然地转到了昨的事:
“起来,昨可把我吓坏了。
建军在车间遇上机器出事,要不是他反应快,后果不堪设想。”
聂母立刻关切地问:
“我正想问这事呢!
文涛回来得不清不楚的,就建军为了救人受伤了。
到底怎么回事?”
“是这么回事。”
王母一边走一边道:“轧钢厂里那台老机器出故障了。
传送带突然断裂,眼看就要甩到人身上,建军冲上去徒手给接住了。”
聂母倒吸一口凉气:“这……哎,建军这孩子,他怎么胆子这么大。”
“谁不是呢!”
王母摇摇头:“不过也好,建军作为领导,也不好袖手旁观。
听建国他们厂里人都夸建军呢。”
聂母安慰道:
“是啊,工人们最知道好歹。
建军这么真心待他们,他们以后自然是向着建军这边的。
不过亲家,以后可真得让建军多注意,他现在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
“可不是嘛!”
王母语气里带着心疼,却也透着几分骄傲:“昨晚他爹了他一顿。
可你猜建军怎么?他跟我们,工人们的安全就是他的责任。”
到这里,王母的声音轻了些,带着几分感慨:“
不过话回来,其实这事儿也不算坏事儿,你不知道……
昨儿晚上,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拨工人探望,都是自发来的。”
聂母会意地点头:
“这是建军应得的。他对工人好,工人自然念着他的好。
不过亲家,你得对,以后还是得多提醒建军注意安全。”
“是啊。”
王母着,从布兜里掏出一包红糖:“这是我刚买的,你拿着给康康冲水喝。”
聂母连忙推辞:
“这怎么行!
红糖金贵,留着给孩子们喝吧!建军这刚受了伤,正需要补补呢!”
“咱们家不缺这个,你拿着吧。”
王母硬塞过去:“康康也差不多是我看着长大的。
我做为长辈给他点东西怎么了?
再了,现在日子比前几年好过多了,不差这点糖。
建军那伤不碍事,就是蹭破点皮。”
聂母这才接过红糖。
两个老太太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猫儿胡同口。
槐花的香味更浓了,斜阳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聂母若有所思地:
“亲家,你得对,现在这年月,做人实在比啥都强。
建军有这样的口碑,往后在厂里的工作也好开展。
像之前那样针对建军……”
聂母话点到即止,王母自然知道亲家母的是什么。
她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是啊,咱们做长辈的,不就是盼着孩子们好吗?
建军能平平安安的,这比什么都好。”
这时,走在后面的王插话道:“王大妈得对!
现在我们粮站的工人都听了王主任的事,都这样的领导难得啊!”
王母回头笑道:
“这孩子,净会话。快到家了,今儿个真是多谢你了。”
王憨厚地笑笑:“应该的,王主任这样的好领导,我们都敬重着呢!”
话间已经到了猫儿胡同。
王帮着把粮食搬进院子,王母连声道谢:“辛苦你了王,进屋喝口水吧。”
“不用不用,粮站还有活儿呢。”王摆摆手,推着板车走了。
聂文娟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看见母亲和侄子,惊喜地:
“娘,您怎么来了?”
聂母放下永康,拉着女儿埋怨道:
“你还!
就这几步路,也不知道常回家看看。
要不是今来,我都见不着你了。”
一见老娘要唠叨,聂文娟赶紧解释:“我这不是帮着照看孩子嘛……”
王母连忙替文娟话:“亲家,你可别文娟。
这些多亏了她,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非得累散架不可。
文娟可懂事了,帮着带孩子、做饭,连雯雯她们都特别喜欢姨。”
靖雯听见声音跑出来,看见聂母和永康,立刻喊道:
“外婆!永康弟弟!”
着拉起永康的手:“走,我带你看姨教我们做的纸青蛙!”
菲菲和瑶瑶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夸起姨来:
“姨带我们玩游戏!”
“姨每给我们讲个故事!”
“姨还会教我们做玩具呢!”
聂母听着孩子们的话,脸上的埋怨渐渐变成了笑容。
她拉着文娟的手:“好好好,娘知道你在这儿帮了大忙。
看见你和靖雯处得好,我就放心了。”
聂文娟瘪瘪嘴,有心想反驳几句,但还是没敢还嘴。
聂永康被靖雯拉着去看纸青蛙,不一会儿就和三个姐姐玩成了一片。
院子里顿时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王母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对聂母:“走,亲家,进屋坐。
正好我今晚上包饺子吃。”
聂母连忙摆手:
“哎,算了算了,我还要回去做饭呢!”
“嗨,没事儿,到时候多包一些,也免得你回去麻烦。”
“算了,这太麻烦了。”
王母笑道:“文娟帮了我们这么多忙,请你吃顿饭还不应该?”
聂文娟也拉着母亲的手:
“娘,您就留下吃饭吧,王婶包的饺子可好吃了。”
聂母看着聂文娟,轻轻点零她:“你呀,真是不知道羞。”
但见王母和闺女态度坚决也只好同意:“既然如此,那就麻烦亲家了。”
王母高兴摆摆手道:
“嗨,都一家人。”
阳光洒在院子里,孩子们在玩耍,大人们在聊。
王母望着这热闹的景象,心里盘算着晚上的饭菜——
得给建军炖个鸡蛋补补,文君爱吃青菜,两个老人牙口不好要煮烂糊些……
还有两个家伙也要考虑。
喜欢四合院:战场归来转业当处长?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四合院:战场归来转业当处长?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