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和王仁表几人,近几日也比较放松,没事就在房间打打麻将。
终于,在王仁表有一次胡牌之后,李恪忍不住骂道“不是,狗贼你不会暗中换牌了吧”。
王仁表不懈的看了看李恪“你什么屁话呢,自己不行,不要怨东怨西的”。
“正事,陛下这消失也有几了,算算时间,该到日子了吧”。
一听这话,几人都放下了手中的麻将,个个认真起来。
李恪点点头:“嗯,算算日子差不多了,看了看薛仁贵传回来的书信,我爹都有点乐不思蜀了,在这么下去再给我整出个弟弟妹妹,我可受不了”。
“那个谁?”。
话罢,魏叔玉从外边走了进来“首长,请指示”。
李恪清了清嗓子“你现在带一支队,前往新罗边城,就咱们陛下不见了,让他们帮忙在城里找一找”。
魏叔玉敬了个军礼“是”。
罢,退了出去,迅速集结队,向着新罗边关的城池而去。
朱宝义有些疑惑的问道“难道不直接带兵过去么?”。
李恪一脸像看傻子的眼神看了一眼朱宝义“我们是正义之师,直接带兵过去岂不是丢了大义”。
朱宝义一脸鄙视“你可真是,脸都不要了,这种话都能出来,狗都不信”。
李恪笑了笑,眼神严肃的道“剩下的这两个国,得速战速决,免得后方国反应过来,在后边给咱们捣乱,那就麻烦了”。
“其实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打进去容易,他们的皇室和子民们怎么安排呀”。
完这句话,众人都有些沉默,猛地朱宝义冒出一句“要不都屠了吧”。
李恪和王仁表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朱宝义“还你出自佛门,怎么杀心这么重”。
王仁表想了想“要不就用用后世的借口吧,大唐兵前来解放新罗,百济,让土地回到百姓手直。
朱宝义认可的点点头“嗯,我觉着那句口号也挺好的,开城门,迎大唐,唐军来了不纳粮”。
新罗与百济这地界,本就土地贫瘠,这边的百姓生活的更是艰难,再加上上层官员的盘剥,那日子过的还不如长安城内的叫花子。
不对,现在的长安城,已经没有叫花子了。
李恪听了也点点头,“其实这种事情,在他们百姓之中埋下一颗种子,等着发芽,到时候我们来接手更顺利,但是目前,时间紧迫,怕是来不及了”。
王仁表“这边来不及,咱们在西突厥,薛延陀,吐谷浑,吐蕃那边已经可以着手布置了,到时候他们内乱,咱们趁机接手”。
李恪“嗯,那需要让咱们百姓的幸福度先上去,这样他们也才会真的相信,加入大唐,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新罗边关的城池内,此刻已经鸡飞狗跳,诸多新罗官员带着仆从,衙役,乃至城防军,正在挨家挨户的搜查。
大唐皇帝不好好在后方待着,来着前线干啥,来前线也就算了,你来我这城里干啥来了,这要是出个什么三长两短,别自己这人头了。
怕是整个新罗都得人头滚滚。
问题是他们也没有见过李二呀,所以城内的大唐人,基本都被衙役们客客气气的送出了城,送回了李恪这边,但是却没有一个是对的。
好在后来一名聪明的衙役拿出了大唐纸币,只是这看一个人就得对着阳光看水印对照,人数多了,也着实仰头仰的脖子疼。
只是此时的李二早已经随着商队,更加深入了,几时间,都已经快到新罗与百济接壤的地方了。
越往东走,李二越开心,久违的自由呀,想干啥干啥,这不就是朕想要的,想想那些批奏折的日子,有时候都在心中感慨,以前过的都是啥日子呀。
只可惜这边都太穷了,好点的城池都没几座。
更可惜这次怎么没把那个秃子带上,这一路薛仁贵笨手笨脚的,骂两句还一脸虔诚,一点都不如那个秃子好玩。
新罗边关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新罗王的耳中,他此刻也才从边关回来没多久。
听到这个事情,整个头皮都麻了,去进贡的时候不是好好的么,怎么人还能丢。
你平明百姓丢了,还好一点,给点抚恤金什么的也就打发了,大唐陛下丢了,这不完犊子了。
况且这会大唐军队就陈兵边关,就冲着他们打高句丽的速度,要是来了这边,这还不一路横推,到时候自己怕是全尸都留不下。
这日,高藏已经彻底将高句丽内部局势稳定,如今朝中站着的,都是坚定的支持自己的人。
今日上朝,高藏就准备将高句丽并入大唐之事,公之于众,本来还需要再准备一些时日的。
但是李恪希望,高句丽并入大唐的事情,可以给新罗王与百济王一个提醒,这有个成熟正确的答案,你俩抄不抄考虑好。
所以今日计划就提前了。
朝堂之上,高藏刚刚将这个消息宣布,下方的官员们就炸开了锅。
他们又早就已经看清形势,知道迟早会这样的,有的则依旧做着高句丽自治,自己做官捞取大笔好处的美梦。
还有一些野心家,想当第二个渊盖苏文,目前假意逢迎,待日后伺机而动的,当然也有一心忠于高句丽,忠于高藏的。
几方人员争吵不断,有高藏盛名的,又他脑子发昏的,整个大殿内一时乱哄哄的。
高藏冷眼看着下方的这些人,一时间尽有些烦闷,一群看不清形势的蠢货。
随后猛地一拍前方的桌案“都给本王闭嘴”。
这一声咆哮,让整个大殿一时竟然也安静了下来,
高藏冷眼扫过阶下的这些人,“别本王不念旧情,现在,希望本王将高句丽并入大唐的,站在左边,不希望本王并入大唐的站到右边”。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各个互相对视,没有人敢去迈出那第一步。
高藏见状,直接来到了台阶下方,“呐,本王现在就站在左边,表示支持,当然你们也可以表示反对”。
“当然反对并不会有什么惩罚,本王只是想看看,大家心中的想法,想为大家争取更多的好处”。
众人一看,高藏心意已定,也没有办法在劝谏。
于是支持和不支持的,纷纷去了他们该去的位置,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站在原地,根本没有动。
喜欢带着义子们回大唐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带着义子们回大唐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