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商量,决定这次招聘人数,定在三百六十人。
电子表厂,这边招聘六十人,收音机,录音机生产线,招聘三百人。
加上现在厂子里的一百来号人,厂子里的工人数量,正好超过五百人。
“升哥,咱们一下子招这么多人,要不要让人事局,劳动局出点力?”
如果只是招聘普通工人还好,基本上是有多少人,能来多少人,但他们不仅要招普通工人,还要招技术工,全靠自己,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至于现在培养技术工,那没有一年半载,根本就培养不出来。
“不用,咱们自己想办法。”
“技术工可以高薪去别的厂子,别的地方去挖。”
“只要钱给到位,总会有人愿意过来。”
“咱们也可以跟各大技校,高校联系。”
王东升摇了摇头,他不准备让任何政府部门,参与到厂子里的事情中来。
哪怕是多花一些钱,他也在所不惜。
“咱们又不是国营厂,技校和高校愿意把学生分配过来吗?”
“即便是学校愿意分配,这些学生也不一定过来吧。”
冯卫东有些不确定的道。
“把工资给高点,愿不愿意过来,就看运气了,不定有的大学生,就喜欢钱呢。”
“咱们也不用抱有太大的希望,抱着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想法就校”
王东升也没有抱太大希望。
如果是再过七八年,他肯定是有把握,这个年代的学生可不一样,都是之骄子。
“那先试试从别的厂子挖人。”
“这事儿,我去安排。”
“升哥,咱们食品厂,也得继续找人。”
“不过,食品厂,对工饶要求不高,招裙是很方便。”
郑永红主动把这个活儿给揽了下来。
“嗯,大家伙也都尝试尝试各种方法。”
“我不想让劳动局,人事局参与,是因为咱们厂子的情况有些特殊。”
“真要让他们参与的话,以后可能会造成一些麻烦。”
“你们都知道咱们厂子现在是什么情况。”
“能不让政府的人参与进来,最好是不让他们参与。”
王东升想了想,又提醒了一句。
他们厂子,现在这么做,非常的不合规矩。
没人找事儿的时候,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真要上纲上线,他们几个都得被抓起来。
这两年虽然一直在改革开放,但每个地区,跟每个地区的情况都不同。
像他们这种情况,在羊城,那是司空见惯,在保州却是蝎子拉粑粑独一份。
完这事儿,王东升刚准备让大家伙去忙,郑永红拍了拍脑门,道:“升哥,还有一件事儿,我差点忘了。”
“咱们厂子的部分产品,要不要纳入统购统销的范畴?”
“如果纳入统购统销的范畴,需要上报生产份额。”
“好处是,我们也能得到各方面的优待。”
王东升没有丝毫犹豫的道:“如果可以不纳入,最好是不要纳入统购统销。”
开什么玩笑,纳入统购统销,以后厂子归谁可就不一定了。
这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为什么,咱们纳入统购统销,好处非常多……”
郑永红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只觉得把他们生产的部分产品,纳入统购统销,对厂子的发展有莫大好处,还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
以后甚至连土地款都不用交,还能给职工们更好的福利。
比如建职工宿舍楼,可以直接给批地,建房甚至还能得到一些补贴。
“永红,你不能只看到好处,要看到这其中的坏处。”
“我们纳入统购统销,是不是就要归供销社,计划经济委员会统筹管理?”
“上面给提供多少原材料,咱们又生产多少?是不是都要上报。”
“如果不上报,或者生产的东西多了,原材料来源问题,又要怎么解释。”
“即便咱们能解释道通,是跟外商合作,那跟外商合作,是不是同样要由外汇局,计划紧急委员会统一管理协调。”
“我们还能有什么自主权,像现在这种模式,还如何进行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怎么赚钱,赚的钱还是不是我们的?”
“再严重点,如果我们被统一规划管理,去年分的钱,都不合规,这要被有心人拿出来事儿,连郑副市长都会被牵连。”
“永红,有的事情,咱们不摆在明面上,怎么都好。”
“摆在明面上,有的时候,就不能由咱们了算。”
“我还想跟你另一件事,过年的时候,我看了一份报纸,今年对个体户自主创业有了更多的支持。”
“允许个体户生产计划外的食品。”
“咱们的食品厂,可以不用挂靠在国营厂下面。”
王东升是确实看到了文件,并非是根据脑子里的记忆。
“不用挂靠也能自己办理食品厂吗?”
郑永红还真没有去关注这一方面,同时对王东升刚刚的话,也深深的记在了心里。
他还真没想过这么多,只是看到纳入统购统销的好处,想着有他老爹在,也没有人敢伸手到他们厂子里。
听王东升这么一分析,才知道自己想得着实有些简单了。
国营厂的厂子,现在才多少工资,赚多少钱,他们现在又能赚多少钱。
这要被那些思想保守的领导得知,百分之百给他们扣上一顶大帽子。
别他爹现在只是副市长,哪怕成为市长,都不一定能承受得住。
“应该是可以。”
“或者咱们去首都注册。”
“然后,在首都弄个总厂,在保州弄个分厂。”
王东升现在也不确定这么做行不校
他只是知道首都要比他们这里管得松很多。
不少政策,也都是在首都先落地,先实施。
“还可以这么操作?”
花花有些不确定的看着王东升。
“应该是可以,不过需要办理暂住证,还得在首都有亲戚。”
“相当于是要有个担保人,这一点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冯卫东家里有个亲戚就在首都,倒是对这事儿比较清楚。
“既然卫东你对这事儿熟悉,就先打听打听情况。”
“能办的话,咱们就在首都开个厂子。”
王东升想到去首都办厂子,顿时就想到自家钱要怎么快速花掉了。
去首都买房子,买地。
能买多少买多少。
具体要怎么操作,就以冯卫东刚刚得方法。
他在首都没有亲戚,不代表就没有办法办理暂住证。
……
喜欢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请大家收藏:(m.183xs.com)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