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吓我一大跳,我还以为是我们的东西有问题呢。”
“维修的生意也可以做。”
“姐夫要是有时间的话,倒是可以学习学习维修。”
王东升听是从其他地方买的东西拿过来维修,倒是松了一口气。
他可不想自己卖的东西三两头坏。
现在是给店铺和厂子打名声的时候,真要出现这么多坏的产品,不用打名声,不把名声搞臭了都是好的。
“我在学习呢,现在也能进行简单的维修。”
“就是咱们这边有好多配件不齐全。”
“升子,你得多弄点各种配件回来,不只是咱们产品的配件,还有一些其他产品的通用配件,也要弄一些。”
“这个维修机器,还是挺赚钱的。”
“收音机拿过来,随便维修维修,就要三五块钱,要是换件的话,得十块八块。”
“这一下来,随便弄一弄,都能赚几十上百块钱。”
“碰到电视机,录音机这些东西维修,一次就要收二三十,四五十块钱。”
五姐夫起维修的事情,就显得十分兴奋。
这几,他跟着维修各种东西,也感觉非常有意思。
“行,我回去后跟秀琴,她现在主要负责这事儿。”
“办公室也得尽快弄起来,到时候有什么问题,也能在第一时间处理。”
“姐,姐夫咱们这店,没有人过来找麻烦吧?”
王东升有些不放心的询问道。
他这边生意虽然不如隔壁,但是卖的价格高,赚的钱还真不一定会比隔壁少。
不定隔壁想要把所有生意都弄过去,会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
“没有,这段时间都挺好的,没有人来找麻烦。”
“倒是隔壁,隔三差五就有人过去找麻烦。”
五姐摇了摇头。
“没有人来找咱们麻烦就行,隔壁有人找麻烦,那也是隔壁的事情,跟咱们没有关系。”
“咱们也不用管这么多。”
“要是有人找咱们的麻烦,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我。”
“明,我要去香江,有什么事情的话就直接找秀琴,她会安排人解决。”
王东升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回去的时候必须得好好交代媳妇儿,让她遇到麻烦就去找大祥的兄弟,或者找郑永红。
如果是官面上的问题,找郑永红和冯卫东肯定好使。
其他问题的话,找大祥兄弟就能解决。
这年头可并没有那么太平。
他们现在还没有遇到麻烦,并不代表后面不会遇到麻烦。
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人眼红。
“啊,你明要去香江?怎么要跑这么远,去香江做什么?”
五姐王招娣惊讶的看着弟弟。
她连市里都没有去过几次,见弟弟现在都要往香江跑,还是十分担心。
“有一些业务需要去香江。”
“姐,你也不用担心,我是跟着一个合作的大老板去香江。”
“把事情忙完就会回来。”
“到时候再给你们带一些香江的特产。”
王东升十分轻松的道。
“特产就不用带了,这么远,拿回来也麻烦。”
“出门在外,还是要心一些为好,这一次就你自己过去吗?会不会有危险?”
“要不让你姐夫陪你一起去,多几个人,也能多个照应。”
五姐还是有些不放心,想要让弟弟多带几个人一起过去。
“姐,这是去香江,又不是去羊城,可带不了这么多人。”
“我的通行证都是专门找人办的,还得有香江的人邀请才能过去。”
“不是村委给开个证明就能去的。”
王东升有些无奈的道。
“去香江还要这么麻烦吗?”
王招娣还真不知道去香江需要这么麻烦,还以为跟去羊城一样,让村委开个证明就好了。
“香江跟咱们这边的情况不一样,想要过去确实很麻烦。”
“姐,你就不用为这事儿操心了,我去香江也不会停留太长时间,把事情办完就会回来。”
王东升笑着解释。
随后又跟五姐闲聊了几句,等店里其他人都过来后,问了问他们的情况,便骑着自行车慢悠悠的往回走。
现在已经到了三月中下旬,地里的麦子也慢慢长起来,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十分喜人。
骑了一个时车子,他才回到村子里。
“呦,升子,你咋回来了,不是你在市里赚大钱吗?”
“升子,听你市里的厂子在招工,你也得照顾照顾咱们乡亲。”
“……”
王东升刚到村子里,就有人拦住他,跟他话,打招呼。
他只是笑着客套了两句,便骑着自行车继续往家里走。
然而,越是往村子里走,打招呼的越多。
很多都想要去他厂子里工作,还有人想要去他们家养猪场工作。
去年他们从市里的畜牧局弄回来了几百头猪。
再加上母猪种猪都长大了,用不了多久又会下猪。
三个姐姐忙不过来,过完年就得招了几个工人去帮忙养猪。
这事儿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有不少亲戚和村里人找到他们家,想要在养猪场工作。
这事儿,甚至比去市里的厂子工作还要积极。
在村里工作,他们还能照关里,可以两不耽误。
王东升十点多就到了村子,回到家的时候,却已经十一点了。
到家的时候,家里只有老娘一人,三个姐姐和老爹都去了养猪场。
“升子,你咋回来了?”
“不是你这段时间都很忙吗?”
王母看到儿子回来也有些惊讶,她听几个闺女儿子这段时间,不是忙厂子的事情,就是往首都跑,完全没想到他现在会回来。
“嗯,回来看看。”
“大姐,二姐,三姐和我爹都在养猪场吗?”
王东升都开始反思了,是不是自己回来的次数太少,才会让五姐和老娘都是这种反应。
看来以后得经常回来。
只是回过头来想了想,现在离过年总共也就一个来月,他也没有离开多久啊。
“他们都去了养猪场,前几,你三个姐姐,见大队养猪场还有好多猪圈空着,就去周边买了一些猪仔回来。”
“家里的粮食也不够,你几个姐夫,现在都跟着去周围村子收粮食。”
“估计要晚上才能回来。”
“你回来也不提前一声,我这啥都没有准备。”
“等会我去看看谁家杀猪,买点肉回来。”
王母连忙把手中的扫把放下,就要出门去买菜。
他们自个在家吃什么都行,儿子有一段时间没有回来,肯定得吃点好的。
晚上不定还要跟几个女婿喝点酒,必须得多买点肉和菜回来。
“我去找胖子他爹弄点肉回来。”
“娘,你们平时在家,也不要舍不得吃。”
“咱们家现在有这么多钱,花都花不完。”
“还得多养几条狗,养猪场那边最好放个十几条狗,免得有人眼红,晚上去使坏。”
王东升见家里的狗都不在家,就知道老爹老娘应该是把狗弄到了养猪场。
“嗯,我们知道,家里的狗,都弄到养猪场了,有一条母狗怀了崽子,生了就全都养着。”
“这几家里都有人看着,也没事儿。”
“这段时间,你三个姐姐也都住在咱们家里。”
王母完,直接去里屋拿钱出来,骑着自行车就往外走,还没有出门,就又停了下来,“家里没人,你就不要出去了,好好休息休息。”
“等会我回来了,你想去养猪场看看,再过去。”
“行,我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
王东升着就回到了屋子里。
……
等了半个时,三姐王桂芳回到了家,见老娘没在院子里,就进入到里屋,准备自己拿东西,却看到了躺在床上的王东升,有些意外的道:“升子,你啥时候回来的?”
“三姐。”
“我刚回来一会儿,娘去买肉买菜了,让我在家里看着。”
“听娘,你们又买了一些猪仔回来,棒子,麸子好收吗?”
王东升从炕上下来,笑着问道。
“还行,每都能收一两千斤回来,加上畜牧局给的指标,也够吃了。”
“我们就是怕后面不够,才会着急忙慌的去收粮食。”
“现在就是干活的人还不够,得在招两三个人才校”
“几个母猪也都怀上猪仔了,等生下来,家里的猪更多。”
起养猪的事情,三姐王桂芳显得十分兴奋。
今年把大队的养猪场一起承包下来,加上自己盖的养猪场,差不多能养五百头猪。
而从畜牧局弄回来的猪仔,长得快,最多五个月就能出栏。
正好可以赶上母猪下猪仔,又能续上,到时候棒子差不多也该收了,也不用为粮食的事情发愁。
去年刚分地各自家里就留了不少的棒子,今年肯定会更多。
“咱们现在有多少肥猪,多少母猪和种猪?”
王东升最近也没有关注家里养猪场的情况,还真不知道家里养了多少猪。
“肥猪有三百五十头,母猪二十头,种猪六头。”
“还空着不少的猪圈。”
“我们准备等这一批母猪下崽后,留十几二十头母猪养着。”
“二十头母猪还是有些少了,等这一批肥猪出栏,还得去买一些肥猪。”
“下一批母猪长大下崽,就不用继续去畜牧局买猪仔了。”
王桂芳详细把养猪场的情况,以及后面的规划了。
现在养猪场虽然是由她们和爹娘负责,但是弟弟王东升毕竟是占着最大的股。
“嗯,母猪确实可以多养一些。”
“到时候,还要还畜牧局猪仔,多弄一些母猪猪仔,也能早点还了畜牧局。”
“前段时间,孙局长还跟我提起了这事儿,咱们光借不还,让咱们这次下了猪仔,必须要给她留一半。”
王东升忽然想到了这事儿,连忙跟三姐了一声。
“嗯,要给畜牧局留一半啊。”
“那咱们这次还得从畜牧局买不少的猪祝”
“要不上次的猪仔,就按照正常的价格,给畜牧局钱好了。”
王桂芳有些舍不得把猪仔还给畜牧局。
这次猪仔是用两种不同的猪配种,很有可能会让猪长得更快。
她们这段时间养猪,也打听到不少消息。
知道她们家养的这两种猪配种后,下的猪仔出栏的周期更短。
这要照顾好了,从下猪仔到出栏最多也就四五个月。
一年下来,能养两茬。
“三姐,咱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跟畜牧局打好关系,对咱们来,比留下这些猪仔可要好多了。”
“以后畜牧局这边研究出来了更好的饲料,或者有更好品种的猪,也会给咱们留着。”
王东升苦口婆心的劝道。
他没想到三姐竟然会有这种心思。
不过,他也能理解三姐的想法。
毕竟现在这些猪仔都是杂交出来的,要比之前买的猪仔生长周期更短。
吃同样的粮食,比他们这边本地猪长得更快,赚钱也会更多。
“你得也有道理。”
“等大姐,二姐,爹回来,你再跟他们一吧。”
“她们也都有这种想法。”
王桂芳想了想,感觉弟弟得也有道理,不能因失大。
“那等她们回来,我再跟她们。”
“这一批猪下崽后,一定要给畜牧局留一半。”
“你们也别太劳累了,该请人就请人。”
“以前咱们大队养猪场,养一二百头猪,都要十好几个人干活。”
“现在咱们养的猪更多,就你们这几个人干活,肯定会很累。”
“请人干活,也花不了多少钱,一个人一个月给四十块钱工钱,一年也就五百,请十个人才五千块钱。”
“平均到五百头猪,一头猪也就十块钱。”
“咱们这一头猪,少也能赚五六十块钱,这要是杂交的猪,长得快,那赚的也会更多。”
“而且咱们这边是畜牧局指定的养猪场,每年给公社交二三十头猪就行了,其他的全都可以议价出售,算下来,一头猪赚百八十块钱都没问题。”
王东升可是知道现在养猪有多麻烦。
什么都需要人工来做。
等过些年,科技更加发达,政策更加宽松,养猪就要轻松多了。
到时候,请二三十个工人,就能养几千头猪。
……
喜欢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请大家收藏:(m.183xs.com)重回83:带着七个姐姐养殖致富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