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

月下苍柏

首页 >>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 >>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英雄联盟之王者神话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大秦:有我在,何人敢言灭秦 三国最强辅助赵云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朕真的不务正业 大明:寒门辅臣 三国,装逼就能变强! 穿越重生:我成为了公敌 横刀十六国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 月下苍柏 -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全文阅读 -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txt下载 -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52章 策论改制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噗通”一声,

数名站出来曾参加过关内道乡试的诸多官员,瞬间跪倒在地。

宣帝注视着他们,愤怒地斥责道:

“朕将选拔人才、为国选材的重要任务交予你们,你们竟是如此草率地对待朕的信任,你们且,堂堂一位解元,

所写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篇文章,简直是毫无文采,读来如同白话一般不堪入目,这还是我大宣关内道最杰出的人杰否?”

朝堂之上,宣帝“震怒声”滚滚,百官皆纷纷低下头,噤若寒蝉,百官皆深切地感受到了子的盛怒,纷纷低下头,不敢出声,连呼吸都刻意屏住,其他几道参加科举乡试的考官,心中默默为前往灵州的那些考官感到同情。

堂下,高琦低着头,感受着殿内气氛,不由得心中暗自窃喜,向前迈了一步,恭敬地跪在地上,大声道:

“陛下,臣当时已极力劝阻几位大人,怎奈诸位大人执意认为此卷可以录用,臣未能劝住他们,臣,臣有罪啊,请陛下责罚!”

宣帝没有回应,面上略带失望地扫视了一眼下方,缓缓道:

“周鸿、刘义,你们身为此次考试的主考,玩忽职守,罚俸一年;其余协考及同考人员,罚俸半年,以作警示!”

百官听到此言,心中已然明了,陛下并不打算严惩他们,罚俸一年的处罚并不算重,所定的罪名也只是疏忽大意,而非徇私舞弊,这已然是对他们格外的宽容了。

宣帝完之后,脸上的怒气丝毫未减,他的目光落在地上的考卷上,愤怒地挥手道:

“至于这篇文章,居然被定为解元,实在是荒谬至极……”

“这解元之位,名不副实,不如将其罢黜,另选他人吧……”

而就在此时,只见张治满脸悲愤地大声道:

“陛下,臣等罚俸之事乃事,可南淮道水灾,涉及河边数万百姓生计,若是能够行有效之法解百姓所难,才是社稷大事啊!”

紧接着,宋云也长揖拜倒于地,大声道:

“陛下,张郎中所言非虚,臣等罚俸事,朝廷开源节流,增加田亩农收才是大事啊!”

华宁尘见状,更是不敢耽搁,宣帝口中这位关内道的解元,正是他的师叔王平,不管是从作为协考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作为师侄的角度来看,他定不能袖手旁观的。

很快,华宁尘同样跪于两人身旁,长长作揖,开口言道:

“还望陛下明查,此篇策论之中,虽用词白话,可此篇关于防疫一事,不但具体清晰,还简洁明了,用于白话更能使的地方吏员百姓明了其意,

乃是不可多得的防疫策论,若是能够通传朝廷上下,定可消减威胁,将疫病扼杀于诞生之前。”

闻言,宣帝抬起头,不禁露出“诧异”之色,皱起眉头,看着张治三人,疑惑问道:

“这策论与滔河水灾,与南淮道百姓生计,又有何关系?”

“更有关国库存银,税收何事?”

“还有华御医,你作为太医院院丞,竟然对一篇学子防疫策论,如此推崇备至?”

宣帝顿了顿,眼底略过一抹深意,接着又道:

“既然这策论,有如此独到之处,能够如此深得你们三饶看重,那你们三人便给朕和殿内诸多大臣,好好解释一番。”

“张治你先来。”

“谢陛下!”

张治手持笏板,恭敬地拜倒长揖以后,拱手起身,情绪激动,声音洪亮地道:

“陛下,臣之所以认定此卷可为关内道乡试策论之首,实因这篇防水策论中所陈内容,不仅能有效治理水患,保障漕运畅行无阻,更能每年为国库节省至少五十万两白银!”

此言一出,百官中,原本抱着笏板闭目憩的一位官员,双眼陡然睁开,目光如电。

他身旁之人赶忙转头询问:“戴大人,怎么了?”

户部尚书戴昼并未回应,目光直直地投向站在人前的张治。

要知道,治水与漕运,每年都让户部拨给工部一大笔巨款,每次想到此事,戴昼都心疼不已。若工部每年能少向户部要这五十万两银子,户部的压力将会减轻许多。

而且宋云之前跟他过这策论的好处,要是南边不但能减少水患,使工部少废银子,又能增加田亩赋税,若是必要的话,不把王平此人招进户部了,就是今日这策论他也得保上一保。

不过今日气氛有些不对,但也不急于立马出面。

宣帝明显“愣了一下”,思索片刻后,看向张治不敢置信的反问道:

“张爱卿方才所言何事?”

张治挺直身躯,道:“陛下,王解元在乡试第四场关于治水的策论,经工部研讨,切实可行,每年至少可为国库节省五十万两白银,同时还能加快漕运速度,确保漕运至少十年畅通。”

宣帝沉思片刻,亲自俯身,将之前扔在地上的考卷重新拾起。

他看看考卷,又望向张治,问道:“张爱卿,此话当真?”

张治身姿挺拔,坚定道:“臣愿以性命担保!”

紧接着,华宁尘也站了出来,禀报道:“陛下,王解元所作有关防疫的策论,可作为规范,由朝廷推行至地方。一旦某地爆发疫情,依此而行,能最大程度减少伤亡与不良影响。”

他顿了顿,补充道:“此方法比家师之法更为周全。”

宣帝再次将目光投向这张考卷,陷入思索。

这时,户部郎中宋云也开口道:

“陛下,此策中关于水利民生的策略,若能与工部联合实施治理,假以时日,我大宣便能新增数万亩肥沃良田,南淮道亦有望成为府之国。”

“治理水患,有利漕运,方法比肩赶超孙神医,府之国.....”

三位协考一人一句,引的大殿之上的百官瞬间不安定起来,阵阵议论声瞬间传遍了整个大殿。

程明虎瞪着牛眼,也不跟皇甫怀德聊扯屁了,用手捅了捅牛达,好奇问道:

“老牛,这关内道解元谁?不会是王平吧?”

“这子这么猛呢?啥都会啊?”

身旁,皇甫怀德,张弓景,兵部尚书李珏眉头一挑,纷纷将耳朵竖起,身子朝着两人谈话的方向斜了过去。

牛达睁开养神的双眸,瞥了众人一眼,摇摇头道:

“不清楚。”

“王平四月份来信,要参加今年关内道乡试,我也不知陛下口中那人是不是他,虽按照华太医的话,大概率就是王平。”

“可此前在庆州城之时,我听闻王平才气颇高,又师从柳夫子,按理来文章写的应该不差才是。”

“这样啊……”

程明虎捏着下巴,眼珠子滴流乱转,半晌才开口低声喝骂道:

“文章写不好就写不好,写好有啥卵用,对百姓屁用没有,还不如多多整点有用的。”

“这群xx文官……”

闻言,皇甫怀德颇为认可的点零头,张弓景呵呵一笑,牛达沉默不语,李珏当做啥也没听到,而对面,有文官冲着程明虎怒视而来。

程明虎丝毫不慌,反瞪回去,嘴里不依不饶的道:

“看啥看!”

殿内议论声持续不断,在文官行列最前方的几位,户部尚书戴昼觉得差不多了,便看了张哲一眼,拱手走出文官行列,朗声道:

“陛下,周大人、刘大人以及诸位考官虽有过失,但他们都是心系朝廷,为陛下考虑,如今能为国库节省诸多钱粮,卑职认为,他们几位功过可相抵。”

户部掌管国家钱粮,在六部中地位关键,户部尚书的话,自然分量极重。

百官皆知,国库吃紧已久,这一直是陛下的心结。

如今工部能为国库节省数十万两银子,陛下心中定然欢喜。

但陛下刚刚已处罚了那些考官,君无戏言,轻易不能收回成命。

戴尚书这番话,无疑给陛下提供了一个台阶。

宣帝满意地看了户部尚书一眼,点零头道:

“钱爱卿所言极是,方、王两位爱卿谏策有功,赏白银千两,绢三百匹,其“余诸位同考协考,各赏绢百匹……”

“既然此篇策论有如此好处,各部定要协同互助,以安下黎庶,以丰我大宣江山社稷。”

“陛下圣明!”

朝堂之上,百官皆躬身回道。

罚俸的圣旨已然颁布,自然无法收回。然而,这些赏赐,不仅把罚掉的俸禄补了回来,还额外有所增加。

宣帝封赏结束后,并未再提及那几张考卷。

只是又过了片刻,他望向殿下群臣,似乎因为方才关于此卷误会一事,面带愧色,望着百官“虚心求谏”道:

“科举乃是为朝廷濯选人才,眼下朕却因从文章的表象,差点损失一位有功于朝的人才,倒是朕的眼花了,为了朕,为了大宣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诸位爱卿可有办法,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

宣帝开口询问朝臣,语气淡然,似乎是在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一般,与平时朝议话一般无二。

可这话传到殿内众朝臣的耳中,众人却是脸色微变,心中不禁翻起滔巨浪。

陛下,这是想要科举改制?

有朝臣心中不禁暗暗想到,周鸿低着头,脸上看不出情绪变化,眼下发生的一切,果然与他方才的想法不谋而合。

果然,驳斥他们是假,想以此引出策论改制为真....

等众臣都同意了,再顺势抛出最后的考问。

至于怎么选择,就看朝臣了。

宣帝望看向殿内几位重臣,戴昼和张哲对视一眼,交换了个眼神,便听身前突然一道声音突然响起。

抬头往前望去,就见尚书右仆射董舒,手持笏板,迈步而出开口道:

“回陛下。”

“《史记·赵世家》有言,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观其乡而顺其俗,因其事而制其礼,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史记·赵世家》:服饰是为了便于使用,礼仪是为了便于行事。所以圣人能观察当地风俗而顺应它,根据具体事务来制定礼仪,目的是使百姓获利、国家富强。意在表明制定礼仪制度要从实际出发,顺应时势与民俗。)

“同样,科举是为了作为甄选人才,选取治理百姓,能够富国强民之人,因此,科举一道,切不可遵循古法,要因时改动。”

“因此,卑职建议,策论改制,以策论之好坏代替文采之优劣。”

“策论文采,固然可以占一部分评判的标准,但不可本末倒置。”

“策论改制?”

朝堂之上,哗然之声四起,礼部和吏部部分官员面色巨变,看了看右仆射董舒,又转眸看向礼部尚书崔颢,神色肃然,看着董舒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在董舒之后,很快左仆射萧靖远也拱手出列,朗声开口道:

“臣附议!”

在其身后,戴昼看了眼崔颢和李卫,同样迈步而出,拱手回道:

“臣附议!”

张哲没去看礼部和吏部的那两位,虽科举一直是由那两部负责,可这些年因为科举选仕注重文才的缘故,到了工部的进士,没有几个是懂实干的。

光培养,就需要一大段的时间,还不能保证对方会不会看不起工部,选择脱离工部离开。

对于科举改制最迫切的就是他们,张哲面色严肃,同样迈步躬身:

“臣附议。”

霎时间,在其余臣子和一些武将未睡醒过来之时,朝堂之上,关于右仆射提出科举改制的提议,瞬间在大部分文官重臣那里通过。

一时间,朝廷六部,就只剩下兵部,礼部和吏部以及刑部未表态,而其中兵部和刑部本就不参合这种科举议事。

礼部和吏部就瞬间成为朝臣关注的焦点。

毕竟科举一事,两部负责已久,若是想要提议通过,还需要两部尚书开口商议。

御阶之上,宣帝饶有兴趣的望着吏部和礼部这两部尚书,开口问道:

“崔卿,李卿?”

“你们二人可是还有其他意见?”

喜欢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 三国:我成了张角接班人 富贵锦绣 它贴着一张便利贴 大秦:有我在,何人敢言灭秦 夏圣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重生之誓要攻略年长者 盗馆 神秘消失的天才少女 萨拉弗的龙翼挽歌 最苦欲离别 快穿:变成动物后反派求我当老婆 好时节 韧霜 开局:双S天赋,宠兽直呼会玩开 安缘 地星复苏之昆仑大帝 八零宠婚甜如蜜,短命原配她重生了 火影之木叶新传
经典收藏 穿越:我靠着金手指成神 全球乱世:汉武帝送我一座城 雍正往事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回到古代建特区 穿越重生:我成为了公敌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寒门崛起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龙吟虎啸霸三国 三国之起于微末,却让我复建姜齐 回到过去当神犬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 Dota之国士无双 开挂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大唐逍遥地主爷 最强穿越者在线戏耍三国
最近更新 红楼琏二爷 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 北宋帝国兴亡史 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大明:寒门辅臣 大魏芳华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一品将军陈天佑 八百铁骑,镇万界 奇葩皇帝合集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神话版三国 风雪持刀人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 月下苍柏 -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txt下载 -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最新章节 - 寒门科举之六元及第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