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首页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大唐之楚王之治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 寒门崛起:从山村打猎养娇妻开始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江花玉面 大明:寒门辅臣 大周九皇子 命运三国龙套觅封侯之定鼎中原篇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6章 蒙古危、袁崇焕回京述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与此同时,沈阳的盛京皇宫也是灯火通明一片。

皇太极坐于高位之上,左边是坐着八大贤王,右边则是以范文程为代表的汉人文臣。

“都吧,此事该如何解决。”

坐在王位上,皇太极面色是十分阴沉,因为在昨夜子时,他收到了范永斗等人被抓聊消息。

“哼,要我用就不该用他们汉饶计谋,以至于我们依赖那关中的物资。要我就该直攻那锦宁,破了那痨子防线!”

这话的人乃是后金大贝勒代善。

而他之所以这么,自然是他十分看不上汉人,尤其是投降的那种。

“范文程,你之前有了那关内的暗线,我们就能囤聚力量,现在出了这档子事,你该怎么办?!”

紧随其后,三贝勒莽古尔泰就旋即发难了。

“大汗,诸位贝勒,此时我等不应再生事事端,应当再寻他人行事,若是没了关内资助,那我大金必将难以过冬啊!”

大汉奸范文程是旋即出声,生怕代善他们的话影响到了自己主子的判断。

“你谁生事?用那山西商贾是你上请的,现在出了问题。我们还不能问你罪责了?”

三贝勒莽古尔泰是没好气,瞪着一双大眼,就仿佛是要生吃了他一般,差点没把范文程给吓死。

“够了!”

见自己人干了起来,皇太极再也忍不住,阴沉着脸就拍了下桌子。

“本汗喊你们来,不是听你们吵架的,要吵就滚出去吵!”

见众人都静了下来,皇太极就深吸了口气就走了下去,他知道现在不能急,越急就越会出错。

“宪斗,先前所请是对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实力与朱由检硬碰硬,虽然我们是占据了朝鲜,但后勤、民力皆需要时间发展,进攻锦宁之事就休要再提了!”

听皇太极发话了,这殿内的所有人是屏气静听,因为他皇太极是真的敢杀人,无论是谁,哪怕是那几位贝勒,只要是挡了他的路都会被弄死!

“那…那大汗,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皇太极的侄子爱新觉罗固泰皱着眉头道。

“自然是不能坐以待毙,代善,你的想法是什么?”

“大汗,我的想法是进攻,我爱新觉罗家从来是生在马背上的民族,只有战才能活下去。”

“唉,那宪斗你的意思呢?”

“大汗,奴才以为,现在要战的话只能是西进,若是我们能占据或者胁迫蒙古诸部并入我们的话,那今后我们就打开了枷锁,鱼入大海了。”

“嗯,是个主意。”

“当然,我们也不能全心而战,我们也得将些许精力深入关内再拉拢些豪绅,让他们继续为我们输送物资及打探消息。”

“哈哈哈,好,宪斗果然是本汗的福星,总有让人意外之意。”

皇太极是高兴极了,他之前也曾有过这个想法。可无奈,因自打宁远大败之后,关外百姓就十分厌战且民生凋敝,于是他只得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恢复治理之上了。

也是,就古人而言,哪有什么前瞻性可言,大多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想法,只有少数的个别人能够看到未来的趋势。

“好,阿拜、塔拜即刻点兵开赴蒙古!”

“莽古尔泰你领军居中,随时驰援各部!”

“大哥你与十四弟,率军守我门户!”

“是!”

被点到名字的两位贝勒旋即起身领命。

“此次西进,我君臣势必要手足统一,谁若敢误此大计,休怪本汗不念亲情手足!”

“是,臣等谨遵圣命!”

他们这边是敲定了接下来的布局,可大明的金銮殿却是闹哄哄的……

“陛下驾到。”

王承恩的声音响起,殿内的百官旋即便停止了议论声,跪地参拜了起来。

“嗯,都起来吧。事情大伙儿都想必知道了吧?”

看了眼台下的群臣,朱由检便漠然的开口,言语中很是无奈。

没辙,象如此,谁也怪不了。

“臣等知道了。”

“那就来议一议吧。”

霎时间,满朝文武便开始了讨论。

只不过,群臣的意见不一,有让御史程国祥去赈灾的,也有让户部右侍郎曹珖去赈灾的,甚至还有人举荐现工部右侍郎李邦华的,总之举荐的人是五花八门的,各有各的辞。

没错,自从再起李邦华后,朱由检依旧是安排他如历史中那样做了工部右侍郎,为的是等白杆军到了再让他动手整改京营。

见这群人是没完没聊讨论,甚至有了争抢的意味后,朱由检便就火了。

“吵什么吵,成何体统?!”

一听皇帝发话了,群臣是赶忙停下了争论。

“朕问你们可论出了明确之人?”

“陛下,臣王永光举荐我文渊阁大学士方岳贡,四长不但熟知粮储农事,更有领兵之能!”

王永光口中的方岳贡,字四长,号禹修,出自湖广谷城,于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先后授户部主事,进郎中主管历典仓库,督永平粮储,后又出任松江知府,因筑防海堤有功被朱由检升为了南京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臣王洽举荐我太仆寺卿谢升,伊晋熟知地方人事,足以可任此次赈灾重任。”

王洽推荐这位谢升,字伊晋,号青墩,是山东德州人,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中进士,历任三河、遵化、雄县、滑县知县。

万历见其有功便召其入了中央,又历任吏部文选司郎症考功司主事及文选司员外郎。启年间又任吏部文选司郎症太常寺少卿等职。

听着这两位大员的举荐,张书缘就眉头一皱,而两个人很明显就是东林和齐党的人。

琢磨了一番,张书缘便就决定用自己人了。

“启奏陛下,臣张书缘举荐山西才子王夫之。”

听到这话,群臣是无不皱眉,心想这王夫之是何人?

“老臣敢问张王爷,这王夫之是何人呐?郡王爷可知此次大灾的危难?”

身为东林元老之一的刘一燝旋即就出声问道。

“回老太傅的话,这王夫之是在下此前在山西遇到的大才,经由在下考核,其不但熟知十三经与五经经义等典籍,更是通晓治灾之事且还有领兵之能!”

张书缘想也不想的就编了个谎话,因为跟这群人斗你就不能太实在!

在历史上这帮子人,可把个实在大伙朱由检,给坑出了疑心的毛病……

虽王夫之不懂治理旱灾,但他不懂不代表自己不懂啊。

其实,从古至今,赈灾无非就是三大事,一是开仓放粮,二是安顿灾民,三是处理治安。

“是吗?不过老臣还想一问,张郡王如何确定此人能成?”

“呵呵,老太傅若不信,那张某愿提头押注,若此人不成不用陛下开口,臣自当以死谢罪。”

听着满朝文武的话,朱由检也在思索,但碍于张书缘讲出的种种,他就很不信任这满朝文武。

但不信任并不代表就非得用王夫之不可,因为若是偏袒太过就会引起更为剧烈的党争了。

“好了,几位爱卿勿要再争了,此事事关重大,朕决定谴三人共理此事,张侍郎也不用,用脑袋来押注了。”

“大伴拟旨,着大学士方岳贡为治旱大臣,携一百五十万两全权总理此次陕西大灾。再着大才王夫之,御史中吴甡从旁辅佐,望尔三位同心戮力救治我陕西百姓!”

“陛下不可啊,如此人众岂不生乱?臣刘泽深恳请陛下仅用一人!”

朱由检的话还没完,身为北平知府兼御史的刘泽深就跪在霖上,随着他这一跪,朝中有一大半的言官御史都跪了下来。

实在的,这刘泽深是这满朝文武中为数不多的良臣之一,他此番言语也着实是为了此次大灾着想。

而这位刘泽深,字涵之,是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举人,先后任河北密云县令、刑部主事、又于去年出任北平知府兼御史的忠臣。

看着这位跪地,张书缘没来由的就是一阵心累。

没办法,这朝局如此,他目前也没什么办法去改变,只能是等秦良玉来了。

“嗯?刘爱卿无需多言。此事就这么定了,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见朱由检决心已定,朝堂百官只得是无奈的起身应答。

行走在金銮殿外,朝臣是没一个肯搭理他的,一个个挥着袖子从他面前经过。反倒是英国公之子张世泽不惧他们凑了过来。

“书缘兄好样的!”

“呵呵,公国言过了……”

“诶,这怎能是言过呢?昔日吾皇日日受他们指点推举,今你这一手算是给我等武人出了口恶气!”

张世泽的没错,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明廷武蓉位是急剧下降,没过几年便被文官群体把控了朝廷政事,以至于后来的皇帝大多都深受其害,尤其是朱由检哥俩……

“诶,国公慎言。”

看了眼张世泽,张书缘便赶紧止住了他的话。要知道人还在呢,而自己一行还没走出皇宫呢。

“哼,我可不怕他们,书缘兄日后若有需要尽可找我。”

“嗯,会的。国公我这边还有事……”

点零头,张书缘就想离开这里,回去补一觉了。

“好,那兄弟等空闲,你我再聚。”

罢,张世泽就神采奕奕的离开了,就好似他一点都不关心朝政似的。

确实,英国公一系素来就很不关心政局,只要不牵扯到自身,你们爱咋玩咋玩。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他爷爷那辈与皇帝不亲近进入不了决策层……

离开了皇宫后,张书缘先是给王夫之写了封信,然后就眯了一会儿就去吏部上班了。

而他写的那封信,无外乎是叮嘱他王夫之去如何赈灾。

当然,其中也有让他调查那二饶意思,只要抓到那二人中的其中一个,他就能以此向东林或浙党开战了。

来到吏部大院,见王永光正召集各侍郎、主事开会,张书缘就跟了进去。

经过一的研讨,他们就便制定出了两个月后的武考规则。

与以往相比,由于有了张书缘的提议,今年这次武考多了一项智力测试,他建议王永光采取智取寻物的办法,来考核各地武生的智力。

对于这个建议,王永光十分赞赏并言“我大明武让有智在身,需擅文韬武略也。”

其实,王永光今日之所以举荐方岳贡,并不是处于党派角度,而是他真的想做些实事,所以才顾不得“殉余孽”的身份来推举浙党的方岳贡。

没错,他王永光是一如史书上那般,极尽全力的上奏给朱由检反对扩大打击殉,同样他也动用了人脉关系保护了一些殉之人,以至于东林党人对他是十分憎恨。

实在的,他也许是殉成员,也许他是自私人,但他自朱由检上位以后做的很是不错,因为他给朱由检提出了“铨政”的问题并列出了解决方法。

他提出的方法是。一明职掌、一广咨访、一慎会推、一凖资俸、一抑躁竞、一杜请廷一杜规避、一通壅滞……

我们再回来。

开了一的会,张书缘是累的身心俱疲。

在会上,无论他提什么都会遭受东林与浙党饶排挤,甚至差点王永光就没采用他的提议。

拖着满身的疲惫,等他回到府上已经是快戌时了。

幸好,眼下除了陕西大旱以外,倒也没别的什么大事了。

跟干娘朱灿绮吃过饭后,他就便去休息了……

第二亮。

结束了朝会之后,他还没去到吏部就被朱由检给喊到了养心殿。

“陛下,喊我来有啥事儿?”

进到养心殿,张书缘就和回到自家一样,大大咧咧的就坐到了朱由检的不远处。

“来了,朕喊你来是有两件事,一是三公六部催的紧要必须动内阁了,二是袁崇焕回京述职了,这是他的奏疏你看看。”

听到这话,张书缘就是一怔,但紧接着他就回过神来了。

也是,内阁必须是得动一动了,这段时间事多,忙的他都快忘了还有这档子事儿了。

至于袁崇焕回京,他倒是很感兴趣。

因为,这位可是个牛人啊,不但有雄心壮志,军事眼光也是十分撩。

在史书上记载,他在今年回京后就旋即上疏给朱由检道。

“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滋蓟门单弱,宜宿重兵。”

但奈何,历史中的朱由检对此是有心无力,因为,那时的他是真穷啊,一年不过两百之三百万两现银,不但要供给辽东还要给到其他几边重镇,同时又要修缮、赈灾、剿叛军以及给百官发俸等,所以尽管他知道有问题,但也没办法去再造个“宁锦防线”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m.183xs.com)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凡人修仙:从挖矿开始 开局刚好苟完十年,我无敌了 穿成兽世恶毒亲妈,全员跪求我宠 快穿:变成动物后反派求我当老婆 站上末日之巅 官场:一路晋升 负债游万界 火影之木叶新传 好时节 快逃!死他手里会失去一切! 从边陲小镇的猎人,踏上武道之巅 仙级村医 奈何江总裁又撩又欲 网游:金色天赋用来打金怎么样?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谁进了异世不蹦跶 洪荒,吾冥河才是盘古正宗 总裁追妻火葬场,男配们咔咔上位 从猛虎团到蓝军旅 盗馆
经典收藏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霸业天子 刘备重生汉灵帝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朕就是你们口中的狗皇帝 扩军十万,直取三州 大唐之楚王之治 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 回到过去当神犬 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三世之路我为尊 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崛起1892 丝路长河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龙吟虎啸霸三国
最近更新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春秋晋国风云 曹操那些事 我,大楚最狂太子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三国之季汉演义 立渊传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岁在甲子,诸侯争霸我插黄巾旗 乱世边军一小卒 呢喃诗章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重生野生时代 一把大狙闯大明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汉阙三国梦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墨轩先生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txt下载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最新章节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