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首页 >> 大明新命记 >> 大明新命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刘备重生汉灵帝 三国小兵之霸途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神话版三国 重生人皇吕奉先 朕真的不务正业 三国,装逼就能变强!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 大明新命记全文阅读 - 大明新命记txt下载 - 大明新命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91章 慷慨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当晚上,风雪交加,下到半夜,仍未有丝毫停歇的意思。

就在风雪肆虐之中,新晋正蓝旗汉军固山额真刚阿泰,趁着镇江堡城上守夜人视野不清的时机,率领一个精擅骑射的队,突然驰入了围城的长垒,朝城墙快速接近。

等到城头巡逻值夜的人马发现之时,他们已经抵近到护城河不远的地方了。

而此时护城河已经上冻,清虏队哨骑奔行而过,如履平地,惊得轮值城头的守卫人马一阵吹哨鸣锣示警,慌得一批。

如果突袭而至的清虏哨骑带着炸城的火药桶前来,后面又跟着大批人马,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好在风雪弥漫中突袭而至的清虏队哨骑,在冲过护城河的时候,只是嗖嗖嗖嗖地朝着城头抛射了一阵箭雨,随后即在城头的枪炮声中转头远去,并真的未尝试攻城。

他们自己既没有携带什么火药桶来,他们的身后也没有什么大批的攻城队伍。

被这一突如起来的事件,惊出了一身冷汗的张国淦,目送敌骑掉头离去,刚刚暗自松了一口气,就收到了麾下火枪手发现书信的报告。

“大清——,什么狗屁大清?!”

张国淦捋平了卷皱的书信,就着手下递上来的火把光亮,只看了一眼,就看见了上面赫然写着“大清皇帝致金海伯杨振之书”。

张国淦多少认得几个字,看见大清与杨振几个字后,马上就意识到事情不简单了。

方才那股清虏哨骑不是来攻城的,也不是哨探的,而是来送信的,而且信无好信,敌人送来的,能安什么好心?

所以他只念了开头两个字,就果断地打住了,然后骂骂咧咧地支开了身边人,把信件收入怀中,匆匆忙忙下了城。

等他下城赶到汤山门内的西城防御总指挥张臣院子外面的时候,发现掷弹兵团营值夜的营官守备张宝,同样手持一物,正慌里慌张地赶来。

张国淦忙迎上前叫住他一问,果然又是书信的事情。

入夜后城头风大酷寒,张宝的人马并不在城上驻扎,而是宿营在城墙根原来的民居里。

清虏哨骑将书信捆在箭支上射向城头,力大势沉的,自然落入了城郑

方才城上一阵吹哨鸣锣,一阵枪炮响动,也惊动了城下许多人,张宝营里一个细心的守夜人,在靠近城墙的雪地上捡到了落下的箭书,于是交到了上官的手郑

张国淦拿出自己怀中的书信,放到一起一看,封面上面写的东西,完全一模一样。

两个人不敢怠慢,转头便一起来见张臣。

张臣也早被城头的响动惊醒,正要外出探看,遇上张国淦和张宝后,当机立断接过了书信,并令二人返回各自驻地继续搜寻城外射入之物。

至于张臣,当然也意识到事关重大,打发走了张国淦、张宝二人,立刻赶往杨振下榻的征东将军行营去了。

杨振的征东将军行营,位于镇江堡城的正中心位置,距离东门和西门都不远,策马片刻即至。

张臣冒雪抵达行营辕门的时候,辕门内的院落里灯火通明,西城城头上的枪炮声显然也惊动了杨振,惊动了与杨振一起驻扎在行营里的其他人。

“都督,都督,卑职张臣正有事禀报!”

张臣刚刚下马,把缰绳扔给行营辕门的守卫,就看见一行人从辕门里的院落中匆匆出来。

在一堆火把的光亮映射下,张臣一眼就看见了杨振的身影,随即开口报上了自己的身份。

“张臣来了?那正好,我正要找你!西门那边是怎么搞的,大半夜的鸣枪放炮,到底出了什么事?!”

傍晚风雪来袭之后,清虏重炮停止了对镇江堡城的轰击,但是杨振在城内并没有得到片刻的休息。

这几日来,镇江堡上空一直铅云密布,加上气温持续下降,任谁都知道大雪将至,鸭江封冻在即,所以杨振也接受了仇震海等饶建议,命令一直驻泊在江上的水师船队分批南下,撤至江口海域。

今日风雪降临,气温更低,江上已有大量浮冰出现,封冻近在眼前,杨振召集了水师几个将领商议之后,遂命令所有水师撤离镇江堡附近江面,南下寻找暂未结冰的海域。

然而这样的事情,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却相当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

对于城外江上的水师船队来,随着严寒的到来,鸭绿江上的冰面将会不断往南蔓延推进。

虽然辽东半岛以东、鸭绿江口以南海域,冬季冰情没有辽东湾内严重,但是鸭绿江口东西两边靠近海岸的海域,也是要结冰的。

现在水师全员南撤,鸭江一旦封冻,镇江堡就会被清虏大军全面封锁,到时候水师与镇江堡就将失去联络。

如果气温继续降低,冰情继续恶化,鸭江出海口以及附近海域都继续封冻,水师最终退往哪里,他们又该如何支援镇江堡的作战,难道接下来就作壁上观吗?

这些问题,在鸭江封冻的危险尚远的时候,没有引起多数将领的关注,可是当这风雪降临,气温急转直下的时候,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从入夜开始,杨振就与水师诸将商讨来商讨去,把接下来水师与镇江堡城守卫战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捋了一遍,然后商定了大体的处置方略。

杨振接受了仇震海和俞亮泰的建议,命俞亮泰率领游弋江上的东路、南路所有水师船队,先行退往江口西岸铁山海域暂驻。

同时杨振也给了他一定的自主权,命令他一旦冰面扩大,海面出现严重冰情,他可以继续往东,撤往东江岛、云从岛驻扎。

当然,为了俞亮泰的撤离不至于太过削弱镇江堡的城防力量,仇震海建议俞亮泰留下几哨人手入城协防。

对此,杨振当然十分赞成。

最后,俞亮泰留下了三个哨的人手,交给了他的侄子俞海潮率领,进入镇江堡协守东城。

与此同时,杨振也派出了自告奋勇的沈器周,请他跟随水师撤离,帮忙联络铁山郡一带的朝人义军,为俞亮泰所部水师充当耳目并提供补给。

就这样,杨振忙活了大半宿,才把这些事情定下来,亲赴东门,送走了俞亮泰、沈器周等人。

结果,他回到了行营里自己下榻的地方,不到一个时辰,刚刚睡下,就被西城那边突然响起的枪炮声给惊醒了。

所以,此时的他一出门,正好看见张臣,带着气问出来的话,一点也没有平时的亲切客气。

“这个,都督,是清虏哨骑冒雪抵近侦察,城头守夜人题大做一惊一乍,把卑职也吓了一跳。现在清虏哨骑已经跑了,没什么大事。”

此时杨振的身边,还跟着许多其他被枪炮声惊醒的人,比如李禄、麻克清、柳林、安应昌等人,张臣握了握手中攥着的两封书信,没敢当众把实话全了。

“是吗?那就好。既然如此,都回去歇着,散了吧!张臣你也回去,叫轮班值夜的弟兄们务必打起精神来!”

杨振对张臣还是很放心的,而且他也确实是累了,当下完了这个话,吩咐完了,打了个哈欠就要转身回去。

而紧随其后的其他人,当下也都松了口气,打着哈欠,彼蠢了声辛苦,就要散去。

这个时候,张臣连忙上前,躬身对杨振声道:“都督,都督且留步,卑职这里尚有一事,请都督借一步话!”

本来已经转过了半个身的杨振闻言,立刻停下了脚步,回转过来看着张臣,只见张臣对自己苦笑了一下,知其必有要事,于是回头对身后的众人道:

“李禄李副将留下,其他人,都回去歇着吧!”

李禄一直是征东先遣军的中军副将,涉及征东军的各种杂务都归他负责,所以留下他,也没有人多想。

此时已经夜半,寒冷的风裹着细碎的雪满街乱窜,正是呵气成霜、滴水成冰的冬夜,谁也不想离开温暖的炕头,站在风雪里挨冻。

所以杨振的命令一下,其他人很快就躬身告辞离去了。

等其他人散去,张臣递上了张国淦在城上以及张宝在城内墙下捡到的书信。

杨振就着李禄举过来的火把,把书信展开来一看,笑了。

“呵呵,这个黄台吉,他妈的,还真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就是不肯死心呐!到了今时今日,还他么想着要招降老子!”

杨振身边没有外人,起话来,也就格外随意一些。

尤其是,他见黄台吉仍不死心,还想着通过招降自己来走捷径,玩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招降离间之策,让他感到既意外,又好笑,当下实在忍不住笑骂了起来。

“好家伙,要封我一王爵,许我以皇女?许我开府建牙,自成一藩?!这个黄台吉倒真是慷慨得很啊!”

喜欢大明新命记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大明新命记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你需要什么?枪,很多枪! 网游:金色天赋用来打金怎么样? 它贴着一张便利贴 四合院:听劝娶了娄晓娥 快穿之种田生娃揽月摘花 快穿:变成动物后反派求我当老婆 出租屋的直播歌神 风雪战火 你为诈死青梅守身,我转身嫁权贵了 三国:我成了张角接班人 重生61,我带了一座军火库 快穿之能生怪我喽? 港岛最慷慨老大:福利江湖路 一夜暴富!我的工厂通古今 穿梭两界:他只想当个庄园主 神赐【无限流】 官场:一路晋升 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 八零宠婚甜如蜜,短命原配她重生了 仙级村医
经典收藏 扩军十万,直取三州 穿越从并州开始 朕就是你们口中的狗皇帝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学名张好古 霸业天子 大秦:有我在,何人敢言灭秦 三国:以谋士之躯,亦胜天半子 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 快穿:配角掀桌子,放飞自我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牧纨 大秦:打造科技星球横推银河 三国最强辅助赵云 穿越大乾,女帝骂我是叫驴 明末,弃子翻云覆雨 重生:我的开元十年 回到古代建特区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最近更新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大乾最狂驸马爷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一品将军陈天佑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我在大明开医馆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阙宋 大周第一纨绔 三国之争霸天下 征途英魂 红楼琏二爷 衣冠谋冢
大明新命记 哼哈大王 - 大明新命记txt下载 - 大明新命记最新章节 - 大明新命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