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硅晶圆厂,嘉道理老头来了兴致,主动要求再去看看半导体厂,他想知道手里的硅片是怎么变成芯片的。
别看岁数大了,老头的精神头很足,最后竟然还去了一趟利扬封装车间和任伟黎的电路板厂。算是把芯片从沙子到实际应用的制作全流程都看完了。
中午休息的时候,杨山邀请老头来他的办公室用餐。
嘉道理进屋后就大口大口的喝着水,“你的几家工厂不错,看着很长见识。就是太热了,你都这么有钱了,就别那么抠门,多给工人们安装几部空调。”
“嗯嗯。”杨山笑着答应,“这还要感谢您老人家,没您的同意,我的工厂怎么能用上这么廉价的电力呢。”
嘉道理瞪了他一眼,这tmd是我同意的?
“过段时间我准备扩充晶圆厂的产线,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家工厂的产能在两年内就能实现翻番。到时候用电量也会跟着翻番,这也得益于咱们这里有便夷电力供应。”
嘉道理点点头,他今算是亲眼看到了杨山手里的几家电力黑洞工厂。尤其是那个晶圆厂,那么大的电熔炉,用的全是电,长时间保持1400度状态的硅液的坩埚同样需要大量的电。
嗯,半导体工厂的耗电量也很大,但是不如晶圆厂直观。
杨山话里的隐含意思很明显,没有工业电力公司提供的便溢力,这家高耗能的科技企业根本不可能如此大规模扩张。
这也是侧面提醒嘉道理,工业电力公司进入香江市场,并不是在抢中华电力的利润,而是在把香江这个电力市场蛋糕做大,是给嘉道理兜里塞钱。
年初的时候,八仙岭发电厂一个机组发电量的21%就被杨山的工厂吃掉了。现在第二台机组已经开始运转,几家工厂依然用掉了13%。明这些工厂还在继续扩张。
虽然两台机组都没有全功率运转,但是这样的用电量占比让嘉道理暗暗心惊,难怪杨山不惜和他翻脸也要把电价压下去。
而且嘉道理也观察到,接入工业电力公司专用线路的其他用电量大的工厂,其用电量也在上升,别管是因为扩产还是因为损耗管理放松,都明便夷电力确实可以有效提升用电量。
在几年前,别管是香江电灯公司还是中华电力公司,对于电价的绝对值都是不怎么在乎的。在他们看来,只要电价不是太离谱,那对用户来就是刚性需求。
所以这两家公司对供电网络的建设很重视,反而对发电厂的规划不在意,能发出足够、稳定的电量就好。两家都喜欢建设燃油发电站,简单省事儿,维护起来很便利。
但是随着杨山带动的几家工厂进入香江后,这种情况就变了。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厂对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极其依赖,对电价也越来越敏福更确切的,如果没有杨山,那几家高耗能的工厂压根就不会在香江落户。
所以嘉道理也在慢慢转变,他前年与北边签署供电协议后开始布局燃煤发电站,据已经准备在他的青山发电厂设计建造。
“你的那个半导体厂也会继续扩张吗?”嘉道理问道。
“近期不会了。”杨山摇摇头。
越同半导体大规模扩张了五年,在制程工艺上已经被德州仪器与英特尔那帮厂商甩开了整整一代,趁着这次设备更新换代的契机,杨山打算在内功上下些苦功,把更多的营收投入到研发中,尽快追回来。
比尔门奇主管的EdA(芯片设计工具)系统部门弄出了一些成绩。杨山打算让这个部门独立出去,并且把办公地点挪到美丽国那边去。
杨山打的如意算盘是想把美丽国那些半导体工厂的芯片设计部门集合到一起,成立一个EdA联盟。随着芯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手工设计芯片几乎成为不可能,所有工厂都依赖计算机程序辅助。
成立联盟,就是为了让多家工厂站在同一平台上用同一种语言对话。
当然,这个联盟是非盈利性质的,授权费那三瓜两枣杨山也看不上,而且其他厂商也不太可能会给。甚至有可能为了维持这个松散的联盟,杨山还要自己掏钱。
之所以这么做,杨山的目的很单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拉近越同半导体与美国企业的关系,最好能被认可为联盟企业,彻底融入到那个圈子里去。
对于越同半导体未来的发展,杨山也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停止横向扩张,加速纵向发育,拓展与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系。
现在越同半导体的体量已经够大了,拿到全世界都数的上,不再会被设备厂商轻视。所以杨山要求研发部门与上游的设备制造商深入接触,从原来的被动接收设备,改为采购定制化设备,甚至是参与新设备研发。
尤其是光刻机,这个电子制造业上的明珠如今已经凸显其霸主地位,十年前十多万美元就能轻松买到,现在举着上百万都要排队等。
未来嘛,呵呵……
而在下游领域,施莱纳总经理也为工厂找到了一个方向,那就是配合西门子公司,研发最新一代的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
这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这套系统一旦研发成功,那越同半导体就会成为西门子公司的长期芯片供货商,彻底在工控领域站住脚跟。
这笔订单的绝对利润可能不会太高,但会成为工厂最稳定的财源。
顺带着,杨山邀请西门子的项目研发工程师来香江,就拿云扬电器的随身听生产车间当实验车间,看看这套系统到底能给生产制造带来什么样的提升。
对西门子公司的实力杨山是很信服的,只要能达到设计预期的八成,那云扬电器在未来十年的生产能力与产品品质方面都不会落后于人。
当然,对这套系统的巨大投入杨山也有心理准备,这相当于全面更换了一条自动化的产线,算上研发的花销,没个上亿美元别想看到亮光。
这么大的投入也是杨山拒绝沈弼参与竞标的提议的最主要原因。
把那么多钱抽走,工厂的升级可能会变得遥遥无期。现在的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拖到几年以后再布局,也许就永远都追不上了。
喜欢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四合院之无奈的穿越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