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楚山孤

首页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之起于微末,却让我复建姜齐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三国最强辅助赵云 快穿:配角掀桌子,放飞自我 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大唐:我上朝穿龙袍,李二人麻了 二战那些事儿 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 横刀十六国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楚山孤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全文阅读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txt下载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6章 皇上越来越高深莫测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科举是封建王朝历来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而且这也是一条几乎可以是唯一的让普通百姓能够实现阶级晋升的通道。

所以,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对科举都是异常的看重。

科举出事,那绝对是大事。

而且这一次还是大明的首届恩科,可谓干系重大。

奉殿。

文武百官依次站列,井然有序。

皇位上,朱元璋扫视了一眼众臣,缓缓开口道:“吧,到底怎么回事?”

仍旧身居中书省宰相的李善长站了出来:“回皇上,事情是这样的,本届恩科放榜以后,本来没什么,但后来有考生发现,榜单上,六十四位进士,南方学子竟占了五十二位,北方学子仅为十二位,北方学子一下子不服了,认为大明本届恩科存在徇私舞弊,取仕不公,于是北方学子们纷纷到午门击鼓鸣冤,甚至当街拦住各大官员喊冤,闹得现在京师满城风雨。”

“此事若是传回北方各省,恐怕……”

“恐怕什么?”李善长话到一半,朱元璋追问道。

“恐怕刚刚安定下来的北方各省会群情激奋,一个不好又再次动荡起来,现在已经有这样的声音传出,……咱大明只有半壁的江山。”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很显然被最后这句话给激怒了。

不过深谙察言观色的李善长却没有从皇上的脸色上看到震惊,一之内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不应该是震惊加愤怒吗?

朱元璋当然不会震惊。

因为这本来就是他故意放出去的破绽。

如果按照原来历史的轨迹,第一届恩科并没有出事,那要到洪武三十年,也就是大明的第十届恩科才出事,当时竟然整个榜单上无一北方学子,为有科举以来所仅见,简直是骇人听闻,要这其中没有猫腻,估计都没有人相信。

但偏偏其中就是查不出任何的问题。

这也直接让朱元璋大开杀戒,以平复北方各省的躁动,酿成载入史册的南北榜大案。

知道这一切的朱元璋,当然想着要去改变。

只是没想到,大明的第一次恩科就已经出现这样的苗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来后来的南北榜大案,并非偶然。

“宋濂。”朱元璋直接点名本次恩科的主考官。

“臣在。”

宋濂战战兢兢的站了出来。

“你作为本届的主考官,有什么要的。”

“回皇上,臣主持此次恩科是皇上对臣的信任,也是臣的荣幸,臣无论是在考试环节还是评卷环节,都绝无徇私舞弊之行为,望皇上明察,臣愿以臣的身家性命以及名节做担保!”

宋濂尽可能的为自己辩解。

但是他心里还是慌得很,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本次恩科南北失衡的结果已经影响到了南北方的地域之争,这可是大事啊,会直接影响到大明统治的根基。

即便最终没有查出什么,皇上恐怕也要给北方学子一个交代,而这个交代最好的便是主考官的项上人头了。

他已经这个年纪了,他可以背锅可以死,但他怕自己的名节因此毁于一旦,甚至会影响他的后世子孙。

这个时候,刘基站了出来:

“皇上,宋大人素有清名,而且还是诸皇子的五经之师,如他所言,皇上让他主持大明的首届恩科,这是他莫大的荣幸,他完全没有理由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徇私舞弊。”

胡惟庸也站了出来:

“刘大人,你可以相信宋大人,我也可以相信宋大人,但是那北方学子呢?他们能够凭你一句宋大人素有清名,就会接受本次恩科的结果吗?”

刘基看向胡惟庸:“胡大人,那你怎么办?”

胡惟庸显然是有备而来,道:“想要证明宋大人无徇私舞弊之行为,一定要拿出证据来,而最好的证据便是考生试卷,那何不将考卷公布于众,让考生和公众来品评,若大家都觉得宋大饶评卷没有问题,那事态不就平息了吗?”

“笑话!”

刘基却是不屑的轻哼了一声:“古语有云,武无第二,文无第一,谁都觉得自己文章好,让考生和公众来品评科举试卷,这不是大的笑话吗?”

胡惟庸也是寸步不让:“刘大人,既然这不行那不行,那你且来怎么办?”

刘基显然刚刚也在急速的思考,此刻也是不假思索的回道:“胡大人刚刚也了,现在最好的证据是考卷,让考生和公众品评,还不如让在场的百官来品评,在场百官都是满腹经纶之士,品评考生的文章绝对没有问题,以防万一,每人在品评的时候,都必须写下批语,讲明为何要选中此篇文章,最终将百官评选的试卷和宋大人他们评选的一对比,不就知道宋大人在评选的时候,是否存在徇私舞弊之行为了吗?”

“呵呵——”

胡惟庸轻笑两声,道:“刘大人啊刘大人,我看你还是没有搞清楚此次事件的重点所在,重点是宋大人徇私舞弊与否吗?重点是如何平息北方学子的怨愤,避免事态扩大至北方各省,就算你证明了宋大人没有徇私舞弊,那能平息北方学子的怨愤吗?他们到时候会朝廷串通一气,民怨只会更加沸腾!”

双方各执一词,争吵不休。

一旁的百官听着,也都是议论纷纷,有支持胡惟庸的,有支持刘基的,形成了两派。

双方各有各的道理,吵作一团。

“好了,都给咱安静下来。”一直都在静静听着的朱元璋终于出声。

奉殿终于重新安静了下来,注意力重新回到皇上的身上,现在就看皇上怎么定夺了。

朱元璋倒是比所有人都淡定。

“要不,你们听听咱得办法?”

皇上有办法?

百官都是微微一怔,他们觉得胡惟庸和刘基两嚷邦争论都已经把整件事件透了,无论是哪种办法,都存在漏洞。

而除了他们二人的,其他人也都想不出别的来。

百官束手无措,皇上智珠在握。

这一幕,让他们竟是有些恍然,似曾相识。

上一次倭寇事件,同样是是这样,皇上一手剿寇最终让百官心服口服,直呼皇上英明。

这一次难道也……

百官都是带着几分好奇与疑惑等待皇上继续下去。

朱元璋很满意百官的反应,道:“本次恩科作为大明的首届恩科,而且榜单已经放出,如果不承认榜单,那就是朝廷自己打自己的脸,而且北方学子不闹事了,轮到南方学子闹事了,可如果承认了榜单,那北方学子又不肯就此罢休,事态不能平息。”

皇上的话,让百官点头。

不过这其中的道理,他们也都懂,难就难在怎么解决。

看着有些懵逼的百官,朱元璋微微笑道:“那咱们何不全都要?”

全都要?

这话又让百官一怔。

朱元璋继续道:“咱们既要承认此次榜单,又要平息北方学子的怨愤,那何不再开一场恩科?本次恩科就当是恩科南场,主要招录南方学子,再开的一场就叫恩科北场,主要招录北方学子。”

“如此一来,是不是南北方学子都照菇了?”

话音落下,举殿寂然。

在场的文武百官全都呆若木鸡,愣愣的看着皇位上的朱元璋,表情相当的精彩。

从一开始的震惊,到思考,再到恍然,最后皆是点头。

分南北场招录,既承认了本次恩科的合法性,又对北方学子有了交代。

百官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不像胡惟庸和刘基的办法一样顾此失彼,竟是没有任何的漏洞。

简直是两全其美啊。

科举的历史上,从未有过分南北场招录的情况,皇上这是开辟地头一遭啊,而且还如此完美的解决了百官束手无策的难题。

“妙啊,皇上的办法真是妙啊!”

“皇上英明,臣等拜服!”

举殿百官纷纷拜服,高呼皇上英明。

果然和上次倭寇事件一样,皇上再一次独断超纲,让所有人由衷的折服。

拜下的胡惟庸则是眉头微皱。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如此难题,皇上竟然这般轻描淡写的就解决了?

皇上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高深莫测了?

他背后有高人?

和胡惟庸有一样疑惑的还有在场的百官,如果一次还能是偶然,但是现在已经接连两次了,皇上在他们眼中变得越来越神秘了。

就是朱标与刘基也同样不解。

如果皇上的背后有一个神秘的书店店主朱辰,但是这段时间朱辰明显不在啊,皇上竟然还是智珠在握,掌控一牵

为什么会这样?

皇上真的变了,变得他们也看不懂了。

“圣旨咱都想好了,传咱得旨意,就北方动乱刚刚平定,道路驿站未开,以致北方学子不能及时参加本次恩科,朕特许专为北方学子增设恩科北场,以慰下学子之望!”

“臣等遵旨!”

百官再一次拜下。

皇位上,朱元璋脸上难掩得意之色,扫视一眼拜服的众臣,最终目光落在了钱塘的身上。

“钱唐。”

“臣在。”

钱唐站了出来。

“刚刚咱听到有人,咱一的就知道往外跑,不管朝中大事,要匡正咱得错误,你是刑部尚书,你该当何罪呀?”

钱唐面色铁青,咬牙回道:“负荆请罪,罚俸一年,皇上您看如何?”

钱唐还真是铁骨铮铮。

负荆请罪且不,罚俸一年什么概念?

要知道洪武朝官员的俸禄并不算太高,如果不贪污的话,也就基本上够官员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基本上能够结余的不多,但钱唐却给自己直接来了一个罚俸一年,这可是一年没有俸禄啊,生活得苦成什么样?

朱元璋看着这高瘦的老匹夫,也是有些于心不忍,摆了摆手,道:“负荆请罪就算了,罚俸半年吧。”

“谢皇上!”

钱唐当即拜谢……

“好了,退朝吧。”

朱元璋宣布退朝,百官散去。

但是下了朝的百官仍旧三五成群议论纷纷,议论的焦点自然是愈来愈显得神秘莫测的皇上……

……

下了朝的朱元璋直接来到坤宁宫。

一进门,朱元璋就拿起桌子上的茶水斟满了一大杯,咕噜咕噜的喝下。

“痛快!”

朱元璋放下茶杯,大笑一声。

马皇后款款走过来:“皇上,何事这么开心啊?”

朱元璋回道:“妹子,你是不知道,刚刚在朝会上的时候,咱那叫一个威风,钱唐那老匹夫还要匡正咱得错误,咱直接让他拜服,自罚半年的俸禄,哈哈!”

“哦?”

马皇后一下子来了兴趣,好奇的问道:“看,到底怎么回事?”

朱元璋将刚刚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大致了一下,马皇后也是惊得目瞪口呆。

满朝文武束手无措的难题,朱元璋三言两语就解决了?

恩科的事情她也听了,她也为此一阵头大,想了好久都没有想出什么妥善的法子来,没想到朱元璋却史无前例的开创了一个南北榜。

“当真是好法子。”

马皇后发自内心的赞叹,随后看向朱元璋道:“重八,我感觉你变了。”

“哪里变了?”朱元璋问道。

马皇后微微思索,回道:“不知道,我也不上来哪里变了,就感觉你比以前厉害了。”

“哈哈——”

朱元璋心情大好,一把将马皇后搂入怀中,带着几分感慨道:“妹子,你就等着看吧,咱要将咱的大明打造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王朝,大明之大,下无双,大明之明,万古不灭! ”

喜欢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请大家收藏:(m.183xs.com)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官场:一路晋升 修仙家族从获得传承开始 安缘 重生61,我带了一座军火库 穿梭两界:他只想当个庄园主 八零宠婚甜如蜜,短命原配她重生了 从猛虎团到蓝军旅 快逃!死他手里会失去一切! 你为诈死青梅守身,我转身嫁权贵了 王者:让你上号,你说小鹿太粘人 妈咪快跑爹地又追来了 富贵锦绣 三国:我成了张角接班人 天仙悟道 重生之大小姐惊呆了众人 风雪战火 出租屋的直播歌神 你需要什么?枪,很多枪! 祭渊门 校花产下四胞胎,奶爸系统降临!
经典收藏 命运三国龙套觅封侯之定鼎中原篇 牧纨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回到古代建特区 三国:我成了张角接班人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篡政者王莽 三国最强辅助赵云 江花玉面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大唐之楚王之治 这龙珠有毒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 刘备重生汉灵帝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最近更新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 道藏辑要 大楚武信君 一品将军陈天佑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汉阙三国梦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红楼琏二爷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重生野生时代 我,大楚最狂太子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楚山孤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txt下载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节 -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