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青红

首页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霸业天子 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 命运三国龙套觅封侯之定鼎中原篇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大秦:打造科技星球横推银河 大周九皇子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开局双圣降临,我被疯抢了 风雪持刀人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青红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全文阅读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txt下载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4章 太子临朝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次日。

辰时末,哭丧后,群臣有序地离开。

走到奉殿前,杨士奇叫住张辅。

“国公,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会停着可不行啊!”

张辅轻轻点头:“回头我去知会于谦一声,从明儿起,太子临朝。”

“太子临朝是肯定的,但…非下官冒犯,太子太过年幼,便是临朝,也怕是无作为,先帝遗诏,国家重务皆要上禀太后。”杨士奇叹道:“皇太后一直在后宫也不是个事儿啊!”

张辅皱了皱眉,有心拒绝,却站不住脚。

太子年幼办不了事是事实,先帝遗诏让太后秉政也是事实。

杨士奇拱手道:“国事耽搁不得,还望国公以大局为重。”

张辅沉默少顷,点头道:“好,本国公稍后去觐见皇太后。”

“英国公高风亮节,一心为国……”杨士奇刚了两句套话,张辅便转身离开,一点也不给面子,立场鲜明。

杨士奇很尴尬,却也无可奈何,不忿的嘀咕:“我到底哪比于谦差啊!”

~

东宫。

于谦听后,点头道:“朝会确实不能久停,停久了百官不可避免的会懈怠,太子年幼,让太后秉政也是先帝的遗诏,没什么不妥。”

“可这样的话……恐怕我的优势会荡然无存。”张辅忧虑道,“结党也会变得艰难。”

于谦苦笑道:“结党是为了更好的稳住朝局,若是为了结党不顾朝会,不是舍本逐末吗?”

“倒也是。”张辅点点头,不再纠结,“我去找太后。”

走了两步,他又回头道:“你提前给太子一下,让他有个准备。”

“好。”

送走张辅,于谦回到学堂,叫停正在朗读的朱祁镇,“太子,明日你要起床很早。”

“为什么啊?”

“从明日起,你要上早朝了。”于谦。

“上朝?”朱祁镇好奇道,“就是去开会的大殿?”

“嗯。”于谦教道,“朝会上,群臣会向你行礼,你不要免礼,要众卿平身。”

“喔,我知道了。”

“你要称孤,不能再称我了。”于谦又道。

朱祁镇点点头,“要起多早啊?”

“嗯…不亮就要起。”于谦见他抗拒,又道,“皇太后会跟你一起,她也会上朝。”

“这样啊。”朱祁镇开心了些,“那我今晚还要去皇奶奶那儿。”

于谦没忍心拒绝,点头,“好。”

“我能不能玩会儿啊?”

“好,那就玩会儿放松放松。”于谦答应,“太子想玩儿什么?”

“老师蹴鞠会吗?”

“会一点。”于谦跟儿子玩过,但他好久没玩儿了。

朱祁镇也好久没玩了。

俩人踢得很臭,但家伙儿很开心。

一向严格的于谦,今日格外好话,因为留给这个孩子自由的时间不多了。

就让他做回一孩子吧……于谦心。

……

后宫。

孙氏听到王振的禀报,皱眉道:“真的?”

“不会有假。”王振拍着胸脯保证,“奴婢在宫中的人脉极广,在圈子里奴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消息绝对属实。”

“嗯…太子上朝是应该的,太后也要上朝……”孙氏不服,但很快她又想到了什么,眸子一亮,“待镇儿登基后,本宫不就是太后啦?”

王振一怔,先是大喜,后又暗暗摇头:你想得也太容易了,皇太后的段位可不低,还是省省吧。

他看得明白,孙皇后对上张太后,一点儿胜算都没樱

他选孙氏,是因为孙氏有潜力,为了将来。

至于眼下…孙氏根本不是个儿。

朝堂斗法,靠的可不是聪明。

这些话他没敢出来,只是敷衍地奉承两句。

孙氏却是已陶醉在自己的臆想中,幻想着美好未来。

“王振啊,”孙氏笑着,“以后有任何消息,都要第一时间告诉本官,本宫不会亏待你。”

着,拿出一个盒子,“这个赏你。”

王振连忙弯着腰上前,双手接过,打开一看,是两颗猫眼大的温润珍珠,价值不下二十两。

“谢娘娘赏赐。”有奶便是娘,王振姿态更低了。

孙氏很享受别饶卑躬屈膝,大概是她对婆婆、丈夫卑躬屈膝久了。

她笑着:“好好干,赏赐少不了你。”

“奴婢会好好干的。”王振点头,“娘娘还有吩咐吗?”

“密切关注大事情。”

王振拱了拱手,“奴婢告退。”

孙氏轻轻颔首,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了。

镇儿明儿就要视朝了,今晚定会宿在后宫,我得去坤宁宫候着,她怎么赶,我都不走……孙氏打定主意,见已临近傍晚,起身整理了下仪表,前去坤宁宫。

坤宁宫。

张皇太后正在看奏疏,内阁都票拟好了,只要她点头就能施行,但她也不敢懈怠,不把把关,时间久了,内阁恐会懈怠,甚至干出损公肥私的事儿。

她不年轻了,都快六十了,接下这个担子,生理、心理都倍感疲倦。

“儿臣妾参见母后。”

突兀的声音响起,张皇太后这才发现孙氏来了,累出火来的她当下就撂了脸子,“未经请示就贸然闯入,懂不懂规矩?”

“儿臣妾下次注意。”孙氏陪着心,“母后辛苦,儿臣妾担忧母后身体。”

“少假惺惺了。”张氏哼道:“来什么事儿?要是看望本宫,这就可以回去了,本宫且活呢。”

“……儿臣妾想见见镇儿。”

“他不在。”

话刚落音,朱祁镇就喜滋滋地跑了进来。

“镇儿。”孙氏疾步上前,一把抱起儿子,“让母后看看镇儿你长高了没。”

朱祁镇见母后、皇奶奶都在,心中欢喜,笑得很开心。

张皇太后却不开心,她就见不得孙氏这么亲近孙子,尤其是儿子临终前还嘱咐,要防着孙氏。

她上前一把抢过孙子,淡淡道:“见也见了,你可以走了。”

孙氏心中有气,脸上却不敢表现分毫,可怜道:“母后,儿臣妾好久没见镇儿了。”

“本宫要和镇儿处理国事。”张氏冷冷的看着她,“怎么,你想插手国家政务?”

这么一大顶帽子扣下来,孙氏哪里敢接,纵心有不甘,也不得不离开。

且等镇儿登基,走着瞧,登基大典之后本宫就是太后了……孙氏沉着脸离去。

朱祁镇见最亲近的两人吵架,心里很难过,“皇奶奶,您能不能别吵母后呀?”

“奶奶……”望着孙子那可怜的模样,张皇太后终是不忍,温声道:“以后奶奶尽量。”

“谢谢皇奶奶。”

“跟奶奶用得着这个吗?”张皇太后捏了捏他的脸,“镇儿你明儿就要上朝了,奶奶教你些朝堂的礼节……”

……

次日。

不亮,提前收到消息的群臣就聚集在奉殿。

左等右等,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太后,太子才来。

群臣行礼参拜:“臣等参见皇太后、太子殿下,皇太后千岁,太子殿下千岁……!”

“众卿平身。”

朱祁镇坐在龙椅上,脚都够不到地,看着有些不伦不类。

“谢太子殿下。”群臣起身。

张皇太后立在龙椅旁,冷声道:“以后行礼,要把太子放在前面。”

群臣见马屁没拍到,立即拱手称是。

张皇太后脸色这才缓和了些,看了孙子一眼。

朱祁镇昨夜排练过,当即道:“众卿可有本奏?”

“臣有本奏。”张辅跨前一步,朗声道,“启禀太子、太后,关外局势不稳,鞑靼、瓦剌一战,瓦剌元气大伤,实力大不如前;

若无大明的援助,他们恐难持久,一旦鞑靼吞并瓦剌,那草原便统一了,届时大明边关将无宁日。”

吏部尚书郭琎出班,“草原少了一个部落,对大明是好事,再者,少了一个瓦剌,大明就无宁日了,国公危言耸听了吧?”

张辅斜睨了他一眼,心道:“娘的,你子算是到头了。”

他看向张皇太后,认真道:“瓦剌被灭,其他部落根本不是鞑靼对手,望太后三思。”

“臣以为,英国公太过题大做了。”礼部侍郎出班,“我大明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干嘛要援助瓦剌?”

“臣附议。”工部尚书出班。

“臣也附议。”

于谦见这架势,当下就火了,刚要出班,张皇太后先开口了。

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声音响起:“援助瓦剌,此事无需再议!”

喜欢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183xs.com)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校花产下四胞胎,奶爸系统降临! 我不是人,我是神,经质 几度深爱成秋凉 开局:双S天赋,宠兽直呼会玩开 重生之誓要攻略年长者 御兽从零分开始 安缘 从边陲小镇的猎人,踏上武道之巅 我赚够两千就下播,榜一大哥却急了 杏山仙寨 妻女死祭,渣总在陪白月光孩子庆生 出租屋的直播歌神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玄幻:我能随机刷新境界 同学会被嘲讽我当场亮出黑卡 富贵锦绣 火影之木叶新传 神赐【无限流】 [美娱]璀璨人生 人在一千光年外,我是宇宙佣兵!
经典收藏 崛起1892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横刀十六国 明末:从土匪到列强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以弃子开局,成就千古一帝 龙吟虎啸霸三国 快穿:配角掀桌子,放飞自我 三国:以谋士之躯,亦胜天半子 重生后成了皇帝 三世之路我为尊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丝路长河 Dota之国士无双 回到过去当神犬 牧纨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最近更新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神话版三国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清末小旗兵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重生野生时代 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 大楚武信君 大周第一纨绔 唐代秘史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大雪满风刀 曹操那些事 李淳风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青红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txt下载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最新章节 -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