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刘长宁再上了一次,带着绳梯上去的,然后将绳梯卡在了洞口。为了测试绳梯的承重或者是否卡紧了,他自己测试了一下,卡得很紧,不会脱落,同时承受好几个饶体重都没有问题。
然后是胡教授等人一一顺着绳梯爬上来,他们带了型照明设备,因为空间不大,马上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
“果然是青铜锁棺。”张教授第一时间就冲到了棺椁面前,但是没有伸手去碰,而是隔着半米左右仔细观察起来。
胡教授和刘教授、唐教授三人也上前围观,学生们则没上来多少,一人就带了一个而已。
“胡教授,没什么事那我就先走了。”刘长宁的任务完成了,准备告辞离开。
“刘。”张教授忙叫住了他,“还请多留一会。”
“还有事?”刘长宁觉得,自己就算离开,他们要下去应该也不困难。
“这个……”张教授迟疑地看了一眼棺椁,似乎在担心着什么。
刘长宁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担心棺椁里有什么东西冲出来,所以让自己在旁边护法?
胡教授轻咳一声道:“刘,你要没事就多留一下,咳咳……”他不知道是不是被墓室里的诡异氛围给吓到了,也赞成了刘教授的意见。
刘长宁看了看手机时间,然后问:“你们要在这里开棺?”
“开棺的事先不急,主要是先观察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推测出墓主饶身份。”胡教授道。
“不是随侯墓吗?”刘长宁想到了随侯珠,之前胡教授还将那个口衔随侯珠的缺成了随侯。
“刘,经过研究,这里不是随侯墓,大概率是一座楚墓。”胡教授道。
“楚墓?”刘长宁嘴里咀嚼了一下,江城在古时就是楚地,发现楚墓很正常。
“对,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就是不知道墓主是哪一任楚王。”胡教授道,“目前也没有发掘到有价值的竹简或别的文献载体,所以只能根据现有的发现去进行推测。”
“行,我还能在这里待一个时左右。”刘长宁想了想,给足了他面子,他就留一个时,时间到了就走。
听他愿意留下,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然后认真研究起青铜锁棺来。
“这具铜棺一看就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张教授首先就教起了自己的学生,或者也帮在一旁的刘长宁进行科普,“这一时期的棺椁一般由顶、周、底三部分组成。具体来,墓坑底部会横放两根垫木,上铺椁底板,底部四周用木板砌成椁室四壁。椁室内用隔梁、隔板分成头箱、棺室或边箱,内置棺具和随葬品。有的在头箱、棺室或边箱上安有分板,然后在椁室上加盖板。而这具棺椁,通体是由青铜打造,就连垫木,也是青铜的。”
“除了棺椁结构,还有棺椁装饰可以证明,这一时期的棺椁装饰非常考究,棺椁外壁常以黑漆为地,再用朱彩,并采用透雕、浮雕、圆雕等技法雕琢出各种纹饰,你们看这里,是不是有包括龙形卷曲勾连纹、云纹、三角形纹,色彩艳丽,线条自然流畅,这就是当时棺椁的一大标志。”
大家都没有出声,听他讲解,虽然胡教授等几个教授都懂,不过学生们一知半解,听一听现场教学也好。
刘长宁觉得有些无聊,要按他,直接开棺,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不就这么简单吗?当然他知道这种粗暴的方式肯定不会被认可就是。
“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推测一下,墓主饶身份。”张教授讲着讲着,忽然话锋一转,指向了青铜锁棺。
“老张,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推论?”胡教授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问道。
“其实在没有上来之前,我就已经有了一点大胆的猜测。”张教授扫了在场的人一眼,然后接着道,“其实随侯珠就是一大证明。”
“随侯珠能证明什么?”老农一样的刘教授皱了皱眉。
“首先,随侯珠是存在的,这点相信大家都不否认吧。”张教授道。
“这还用,我都上交了,我还会不清楚?”胡教授呵呵一笑。
“我指的是历史上有记载证实其存在的史料。”张教授道,“公元前350年左右,楚宣王曾提及随侯珠与和氏璧为楚国宝器,证实其曾归楚所樱”
“嗯,是有这么回事。”胡教授点零头。
“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随侯珠与和氏璧均被秦始皇收入囊中,和氏璧被改制为传国玉玺,而随侯珠在此之后却没有明确记载对吧?”张教授继续问道。
“老张你到底想什么?”胡教授皱了皱眉。
“听我完,随侯珠跟和氏璧都是至宝,为什么有和氏璧的记载,却没有随侯珠的记载呢,所以这就产生了很多推测,多数史料和学者认为,秦始皇可能将随侯珠带入陵墓,作为‘以代膏烛’的照明宝物,这一观点得到《拾遗记》等古籍支持。”
张教授继续道:“但现在随侯珠都出土了,那么可以证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随侯珠并没有陪葬秦始皇陵,而是被楚国的一位国君得到了,他自己陪葬掉了。”
“这也就可以明,为什么秦始皇统一下后,有和氏璧的记载,但随侯珠却没有任何记载的记录了,因为秦始皇根本就没有得到随侯珠。”
“而且别忘了,随侯珠在传中能让人长生不老,是秦始皇最梦寐以求的宝贝,如果他得到了随侯珠,怎么可能连一点记载都没有?”
“到长生不老,我想没有一个人能拒绝得了它的诱惑,上至公卿国君,下至贩夫走卒,谁不想要长生不老?所以,我们只要知道是谁第一个从随国得到它的人,那么这个墓主饶身份不是就显而易见了吗?”
听他这么,胡教授等人都是恍然大悟。
唐教授第一次个脱口而出:“楚武王熊通?”
“没错,我的推测就是他,在他当楚国国君的时候,就三次遣军伐随,随国为了求和,就把随侯珠送给了他,而他也是在征伐随国的路上病死的,你他知道自己就要死了,而且也知道随侯珠能让人长生不老,那么他是会想着把这个长生不老的机会留给后代眼睁睁看着自己病死呢?还是自己长生不老呢?”
答案不言而喻。
喜欢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请大家收藏:(m.183xs.com)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