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王大婚原本定在二月初十的好日子。
但现在胡哈尔国在来京的路上,绝对会撞上王府的大婚。
罗荣王亲自进宫见了永明帝,钦监出面,把婚期改定在了五月二十五。
婚期延后,郭子牧却是没多少失望的,他也不希望他与罗荣王的大婚因为胡哈尔国使团到访而生出什么波澜。
而五月二十五这个日子,邵云安回忠勇村制茶也结束了。
婚期延后,罗荣王亲自给郭子榆去信明,也表示他不用在二月跟着蒋康宁一道回京述职。
其实朝廷并不要求县令述职,只是因为永修县现在的地位特殊,再加上郭子牧要大婚,郭子榆借着述职的缘由去京城。
郭子榆收到罗荣王的亲笔信还有弟弟的书信,对京城的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
王爷如此尊重弟弟,还特别写信给他明,郭子榆对弟弟与王爷之间的关系也稍稍放了心。
只是对于弟弟能否真正做好王府的正君,他还是有着一些担忧。
在郭子榆收到京城来信的同时,赵河坐着陈三礼包的货船前往京城。
正月十五过后,京城附近水域的冰层也就开始融化了,北上的船只恢复了通校
陈三礼把邵云安需要的广南府的柚子、糖浆、芋头,当地的丝织品等运往京城。
这几个月,陈三礼与邵云安合作,只是作为“醉花间”的分销商之一,他就挣了个盆满钵满。
当然,他上缴的税收也令蒋康宁十分的满意。
年底,整个敕南府各县,永修县是上交税收最多的县。
永修县县城的商业一条街年后开始招商,所有的门面一放出就被抢光了。
由陈三礼带头,永修县的乡绅捐款修路,加上邵云安离开前捐给衙门的修路款,县衙也张贴出了有关徭役的告示。
这次修路,各村都要出人,不过所有前来修路的役夫不仅由县衙提供一日的两餐,还有工钱拿。
现在不是农忙的时候,也没什么野果野花可采的。这份告示一出,忠勇村的村民们最先踊跃报名。
若是别的县令,他们还会犹豫,郭县令有工钱,那就一定有工钱!
永修县别的村一看忠勇村的村民都这么积极,原本还犹豫的人也不犹豫了,生怕晚了一步抢不到名额。
赵河去京城与赵元德和儿子汇合,他将在京城待到7月再回村。
赵河是搭乘陈三礼的货船前往京城,蒋康宁则是乘坐专船上京。
京城,有关胡哈尔国使团即将进京的消息渐渐传开。
燕国有商人做胡哈尔国的生意,但在京城活动的胡国商人则少见。
自从胡哈尔国屡屡对燕国的安全造成压力后,胡国人骨子里的那种野蛮劲儿就掩不住了。
面对燕国人,胡国人总是一种蛮横傲慢的姿态。
上一次与胡国的战争,燕国这边也是险胜,若非胡国的大汗猝死,战争的结果会是什么也很难。
这冷不丁的胡国派了使团来京城,朝中使团是来议和的,一些始终关心边关情况的人却不乐观。
胡国有了新的大汗,为何会突然又愿意与燕国议和了?
乌甀公主得到这一消息后拜访忠勇侯府。
正月十五过后,邵云安与王石井就带着孩子和爹粟辰逸搬回侯府去住了。
侯府修缮完毕,他们也该搬回去住了。
邵云安很喜欢大山部落的这位公主。
乌甀公主长得不算漂亮,言行举止间却是处处透着不亚于男儿的英豪之气。
见了乌甀公主几次,对方都没有化妆。
每次也都是传统的大山部落女儿家的装扮,有点像邵云安记忆中西南的少数民族少女的那种服饰。
乌甀公主前来为的就是胡国使团一事。
乌甀公主送柚子茶回去的时候,大山部落刚与胡哈尔国有过一次范围的冲突。
“我父王怀疑是胡哈尔国知道他可能命不久矣,想要趁着大山部落群龙无首时侵占我们的领地。
不过我大山部落的勇士无惧他们胡人,我父王服用了柚子茶后有明显的好转。
父王下令各部落头领齐聚王寨商讨攻打胡哈尔国一事。
胡哈尔国在我大山部落边戎蠢蠢欲动的骑兵就撤军了。”
邵云安蹙眉:“所以你怀疑胡哈尔国此来大燕,不是为了议和?”
乌甀公主点点头:“我父王此举不过是告诉胡国他很好,并不是真的要攻打胡国。
胡国撤兵后,父王也就未提攻打胡国一事。
胡国的这位新王上位不久就来找我大山部落的麻烦,又如何会突然要与你燕国议和?”
邵云安感激地:“谢谢公主来告诉我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这就进宫去面见千岁。
其实我与侯爷也不相信胡哈尔国会突然选择与我们议和。
现在对方已经在路上,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也可及时应对。”
乌甀公主点点头,她来这一棠目的就是想提醒燕国皇帝警惕胡国使团前来的真正用意。
亲自送了乌甀公主出府,邵云安回屋换衣裳,并交代秦茵备上一份谢礼送去大山部落行馆给乌甀公主。
邵云安没有直接进宫,而是去鳞师府。
王石井和慕容世子又去京郊了,老将军在私务坊,那不是邵云安能随意去的地方。
君后已经是绝对的孕晚期,预产期就在二月,邵云安不想他劳心。
这件事最好是直接禀奏皇上,但他的身份是内眷,去东临殿面圣也不合适。
思来想去,邵云安觉得让老帝师去禀报皇上最合适。
而且现在是上班的时间,也就只有老帝师最有可能在府里。
老帝师果然在府里,邵云安把乌甀公主的怀疑出来,老帝师拧眉:
“既然两国刚发生过冲突,为何兵部的奏报上未有提及?”
老帝师都不知道,那邵云安更不知道了。
叮嘱邵云安就当不知此事,老帝师换了衣裳立刻进宫。
事关朝政,邵云安也不便再去过问老帝师可有查出为什么兵部没有上奏。
傍晚王石井回来后,邵云安跟他了这件事。
王石井平时不用去什么衙门当值,不过大朝会时他需要去站桩。
但接下来的大朝会上,礼部奏报的也是胡国使团进京后的各项安排,没有任何人提及胡国与大山部落冲突一事。
这期间,赵河顺利来到了京城,与赵元德和儿子相聚了。
而蒋康宁晚了赵河两回到京城,进京的他没有直接去帝师府或者回蒋府,而是进宫面圣。
蒋康宁回来可把邵云安和王石井高兴坏了,邵云安甚至很过分地让大哥住侯府。
蒋康宁也没拒绝,笑呵呵地就在侯府住下了。当,得到消息的蒋康辰在忙完之后就去了侯府。
蒋康宁回京述职,永明帝只有高兴。
蒋康宁第二日还要进宫面圣,不过他此次回京最重要的却不是述职。
第二一早,蒋康宁再次进宫,前一晚同样休息在忠勇侯府的蒋康辰与岑夫人一道去鳞师府。
蒋康宁回来了,他与翁瑶的婚事就要抓紧摆到台面上来。
半上午的时候,郭子牧带了些东西也来到了侯府。
蒋康宁是邵云安与王石井的义兄,也同样是郭子榆和郭子牧两兄弟的另一位恩人。
郭子牧也知道蒋康宁这次回京的主要目的,自然要有所表示。
蒋康宁在宫中向皇上继续禀报敕南府秋冬茶酒的贩卖情况,以及这一年敕南府对茶酒发展的计划。
帝师府这边,翁瑶与蒋康宁的婚事则是正式敲定了下来。
双方对这门婚事都极为的满意,岑夫人作为蒋家这边请出的长辈,就可带官媒正式上门来下聘提亲了。
定了官媒上门的时间,岑夫人笑盈盈地与蒋康辰走了。
弟弟的终身大事总算是有了着落,蒋康辰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爹娘的坟前上炷香了。
蒋康宁在宫中被皇上留了一顿午膳,还请了他的师兄户部尚书杨砚作陪,当真可谓是简在帝心了。
待到蒋康宁与师兄从宫中出来,两人并没有分道各自回府,而是一道去了老师府郑
只不过杨砚去帝师府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蒋康宁却一直没出来。
老帝师以前把蒋康宁当儿子看,现在更是当成了亲儿子。
胡国使团即将进京,老帝师的意思是让蒋康宁与女儿翁瑶在使团进京前先把婚期定下来。
蒋康宁自然是越快越好,他也不想自己与翁瑶的婚事受胡国使团的影响。
第三日,岑夫人与蒋康辰带着官媒再次前往帝师府,这回粟辰逸和老夫人、老正君也一同去了。
邵云安也带了妮子去凑热闹,蒋康宁是他的义兄,将军府对蒋康宁订婚一事不能没有反应。
所谓订婚,不是人去就够了,还有一台台蒋家表示诚意的聘礼。
在官媒的见证下,蒋康辰作为蒋康宁的直属长辈,与翁老帝师和老夫人签下蒋康宁与翁瑶的婚书。
婚书上还盖有官媒的印章,一式三份,其中一份要收入衙门作为双方婚约的凭证。
若其中一方在有婚约的情况下娶了别人;或嫁给别人,那有这份凭证在,另一方都可提告让对方赔偿,严重者还会去坐牢。
蒋康宁与翁瑶的婚期敲定,在十月二十二,这是翁老夫人一早就和岑夫人私下里看好的日子。
十月二十二,蒋康宁回京完婚,接着翁瑶就要随他去敕南府做一段时间知府夫人了。
蒋康宁与翁瑶定亲的事在京城还是引起了一番关注的。
那些原本打算与帝师府联姻的人家也明白了为何帝师府那边对翁瑶的婚事一直闭口不提,原来人家早就有属意的人选了!
蒋康宁的仕途眼见是未来有可能入阁的心腹大臣,翁瑶的前夫家被满门抄斩,她回头就嫁给了仕途光明的蒋康宁……
风言风语一定会有,各种酸话也一定会起,少不得有人翁老帝师这是借着恩情,强行把女儿许配给义子。
不过这样的话一冒出头,蒋康宁就在公开场合出他能娶到翁瑶是三生有幸,此生只有翁瑶一人为妻足矣的话。
翁瑶感没感动邵云安不知,他只感慨:“孺子可教啊!”
而在蒋康宁与翁瑶订婚的隔,武威将军代战骁“护送”胡国使团抵达距离京城三十里地的驿站。
到这里,胡国使团就暂时不能再前行了,需得到皇上的口谕才能决定何时进城。
永明帝这边得到奏报,就派人宣老将军与王石井进宫。
喜欢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请大家收藏:(m.183xs.com)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