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妹很坚决地上了姐姐的马车,她为了今能见到姐姐已经心心念念半年了。自从三年前姐姐嫁来这朱桥后,这还是第一次姐妹俩重逢,自然是有很多话要,明年,她也到了要出阁的时候。父亲早已给她订了亲,她要嫁去海宁那边,夫家姓查。
车厢很宽敞,很轻松的就容下了五个女子和一个盛着女婴的篮子,郑妹却觉得浑身不舒服,看着车厢里的丫鬟婆子,她原本憋了一肚子的话却一句也不出来,只能把身子又缩了缩靠在软靠上,把视线探出了车窗。
空分外晴朗,窗外的一切很亮很刺眼,正午的阳光让气温迅速回升,路上的人来来往往穿什么的都有,冬的,春季的,甚至有几个出力的挑夫热的只穿了个褂衫,两肩露出饱满的肌肉,泛着紫铜色的光。
路边有酒家开始在门口撑起凉棚,再从屋里搬出桌子板凳,准备着午市的生意,朱郑氏拍了拍正看得愣神的妹妹,问道:“看什么呢?没见过你有这么安静的,你是不是今早醒的太早了,累着了?”
“还好吧,在船上睡得还好。娘亲担心我们来的迟了,昨日非要从苏州连夜出发,这船一晃一晃的,很是好睡,我是被早上在水关处的人吵醒的,他们非要登船来查,把娘亲和我吓得不轻,没想到上船来的却是女子,真是好生奇怪。”
“是的,姐真是好睡,昨日上船没多久就睡着了,早上我们在水关那里等过关的时候她都没醒,一直到那两个女水警上船了来才醒的。要不是我们随同来的两个家丁和水关的人吵的声音大零,估计姐还不会醒呢。”
郑妹瞥了自己的丫鬟一眼,啐道:“就你话多,前两日为了找回大哥,我等的心焦,晚上都没睡好。昨日出发后这船一摇,就困得不校”
朱郑氏笑道:“我以前也是像妹妹一样贪睡,只是这做了娘之后,只要丫头一哭,我就能醒来,你怪不怪?你们在水关那里为什么事吵起来的?”
那丫鬟道:“回大姐,水关那里要把我们家丁的佩刀什么都收走,那郑二自然是不服的,他身上还带了衙门的腰牌。你也知道,他平日里可没有吃过这样的亏,这一路过来也没人敢惹他,没想到都到了姑爷家的地界了,却连官府的腰牌都不认,自然就争吵了起来。”
“那后来呢?”朱郑氏的贴身丫鬟忍不住插了嘴问道:
朱郑氏撇了撇嘴,不屑一关哼道:“还能怎样?都到了我们的地界了,肯定是都收走了,别是衙门里的人,就是朝廷的锦衣卫来了,都得把兵器交出来才能放进来。”
“啊!?”郑妹惊声叫道:“姐,那不是造反了吗?”
“什么话,这怎么是造反呢?我们这叫安全自治,朝廷都让我们自办团练,保境安民了,我们当然就要负责自家土地上所有一切都安安全全的,这外面的不安全因素当然不能放进来,这放进来出了事,谁担责任?是官府还是我们自己?你想想是不是应该这个理?”
郑妹听得一脸懵逼,她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姐姐是那么的陌生,可以出那么一大段自己听不懂的道理来,好多词她都是第一次听到,什么安全,什么自治,什么因素,什么责任,这都是什么意思?这应该都是有了功名的男孩子们才需要知晓和考虑的事情吧!我这个只读了几年私塾,勉强认得些字的姐姐怎么随口就出来了呢?好自然,好自信的哟!
此时朱郑氏的丫鬟若有所思,眨了眨眼道:“姐,这么来,那《新民时报》上的安全自治地界是真的咯?前两我读着还以为是和《江左周报》上的第四版一样的传奇呢,只是奇怪这《新民时报》上怎么登在邻一版上,还是创刊号。”
“那还有假?这《新民时报》就是给我们地界里的新民众们看的,讲的就是我们新民们自己的事,这都是夫君亲口和我的,你也是一个新民,怎么可以不信呢?那上面的交通管理规则你都看懂了吗?”
“懂了,福管家还组织我们一起学习了呢。”
郑妹和她的丫鬟此时都惊讶地看着这主仆两人,丫鬟惊讶地问道:“红菱姐,你能读报?你什么时候认那么多字的?”
朱郑氏的丫鬟害羞的笑了笑:“从去年开始的,我认得不多,好多字我还是查着字典才认得清,我千字文考试考了两次才过的。差一点就要被赶出朱家了。”
“真要被赶出去吗?我下个月也要去考了,福管家十日前通知的我。”奶妈沙哑的声音响起。
“自然是真的,大房原来也是有个丫鬟的,你看,现在就只有两个婆子了,那个丫头就是考了两次都没过,给解雇了。后面去了成衣厂,不过后来听她,她现在也考过聊,如果不考过,工资可是要低两级,每月差着一张大券呢!”红菱一本正经地道。
“那些婆子都考过了吗?”奶妈追问。
“三十五岁以上的可以放宽,你又没有三十五,那是一定要考的。”
奶妈点点头:“嗯,其实我挺喜欢念书认字的,就是每晚上去夜校,容易犯困。”
朱郑氏此时问道:“招你进府的时候没问过你吗?你如果不识字的话,应该没可能招进来的。”
“问过的,还让我写了几个字,我家在罗店那边,年后地才并了过来,村里来人办了识字班,我才学了两个月,千字文考试能不能过,心里可真没底!”
郑妹和她的丫鬟一直瞪大了眼睛听着,心里面满是惊讶和疑问,伶牙俐齿的两人此时却是一句话都不出来,感觉自己听到的都是梦话,如果是真的简直是方夜谭。
马车一直走得很稳,也没有什么颠簸,此时却突然停了下来,车厢里一片惊呼,几个女子滚在了一起,等郑妹从坐在对面的姐姐怀里爬起来,红菱的骂声已经响了起来。驾车的警卫连声抱歉,又抱怨道:“这路口昨日还没有红绿灯,今怎么就装上了!”
红菱的数落声仍在继续,郑妹轻声问:“姐姐,什么是红绿灯?”
朱郑氏查看后,见女儿没什么事,甚至连醒都没醒,回道:“就是路上指挥车辆通行的机子,我也没见过,只听夫君过。”
“就是那个吧,姐你看!”坐在郑妹身旁的丫鬟手指着前边,站直着身子叫道;
郑妹也站了起来,透过车窗,可以看见在马车前方的路口有一个白色的亭子,亭子顶上有两个黑黑的圆筒,一个圆筒隐约透着红光,另一个是黑黑的。正午的日光很亮,那红光并不显眼,不过还是能分辨得出。
朱郑氏也站了起来,返身透过车窗也往前看,问道:“怎么只看到红色的,绿色的呢?”
已经跳下车辕的警卫声音传来:“二少奶奶,您别急,现在是红灯,等会儿拨过去就是绿色的灯了,你看亭子里那个交管,他要拉灯了!”
只见亭子里一个穿着黄白色的人影晃动,先是拉了一下绳子,过了一会儿又拉了一下另一根绳子,前面的两个圆筒一下有了变化,一块黑色的挡板从一个圆筒翻了过去,正好挡住了原来发着红光的圆筒,原来被遮挡的圆筒发出了绿色的光,警卫重新跳上了车辕,叫了一声:“都坐好了,我们要走了,驾,驾!”
马车慢慢的又走了起来,朱郑氏她们重新坐好,等马车经过那个亭子的时候,郑妹从车窗看到亭子侧面也有两个圆筒,只是此时是亮着红色的灯光。她轻轻咦了一声,喃喃道:“怎么这个是红色的?”
坐在斜对面的红菱嘴快的很:“对呀,我们马车走的这条路现在是绿灯,那旁边的路一定是红灯呀,否则两边不就要撞在一起了?”
看着妹妹满脸的疑问,朱郑氏赶紧接口道:“妹妹,这其实很简单的。这两条路交叉的街口,如果两边都有车子过来,两边都不让的话,是不是要撞在一起了?结果就是谁也走不了。你是不是?”
“那就谦让一下么。谁有急事,谁先走。”
“那如果两边都有急事呢?难道还要两边坐下来商量一下谁的事更急?你想想可能吗?
“那是不好办!我明白了,有了这红绿灯的机子,绿色灯的一边就可以走,而红色灯的那一边就只能等在路口,直到红灯变成绿灯才能走。这样两边就不会撞在一起了。”
“妹妹真是聪明,一点就透,你姐夫当时和我讲时,我还真没有明白,他还专门画了图,把这一套规则做了一番演示,我才明白的。”
郑妹轻笑了一声,道:“姐姐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还要演示吗?姐夫肯定是逗你的吧!”
朱郑氏看了她一眼,问道:“那如果在刚才那个街口,我们要转到左面的路,该怎么走呢?如果往右转呢?”她身边的红菱满脸自豪地问对面的丫鬟道:“你能分清左右吗?”
喜欢我去明末救义士请大家收藏:(m.183xs.com)我去明末救义士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