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江花玉面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穿越重生:我成为了公敌 风雪战火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 刘备重生汉灵帝 男女互换术 马谡别传 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9章 政委制度试点(1)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读了一辈子书的叶向高道理他都懂,但是他不能承认科举制度有错!他很清楚,辽东战事之所以糜烂至此,万历皇帝的吝啬、领军官员的贪生怕死、三军不用命都只是其中一部分,而掌权文官的不知兵才是战事糜烂的根本!如果不是他们在朝中指手画脚,不理明金两国在辽东的真实情况,逼迫明军快速出兵,最后也不至于让十几万大军兵分数路,导致犯了力量分散被人家逐一击破的兵家大忌,将明朝最后的野战精锐部队毁于一旦。可他能吗?不能!因为他自己就是掌权文官中的一员,科举制度的得益者。

为什么文官不能有错,科举制度有错?因为利益!

自于谦开始,文官集团好不容易染指朝中武事,那么他们就不愿意轻易放手来之不易的权利。他们需要前赴后继的士子们遵循着他们的路线,继续把持朝政,因为只有这样,相权才能制约皇权。

学子们,但凡有个好老师,好座师,他就能很快脱颖而出,根本不需要你有真才实学,因为他们的路老师早就帮你规划好了。再了,哪个官员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四书五经才考中进士的?怎么可能没有真才实学呢?

所以,朱由校想要的真才实学与文官眼中的真才实学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而这才是他与文官集团最大的矛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朱由校的发言令人振聋发聩,同样的,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大家选择的路不同。一个则是先入官场,再去实践,实践成果是好的,你就升官,实践不好的,你就淘汰。而朱由校选择的则是,未入官场前,你先通过实践,将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看看成果会怎样,未来进入官场你才不会祸害老百姓,拿他们当试验品。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两个理念,未来终究会爆发强大的冲突。

当叶向高深彻地领悟到朱由校话语之中所蕴含的深意时,他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就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愈发汹涌澎湃起来。因为朱由校所讲述的那些内容,竟然是对传承已久、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发起了具有颠覆性意味的质疑!这无疑将会在朝野上下掀起一场惊涛骇浪般的巨大风波。

叶向高深知,这场针对科举制度的变革风暴一旦刮起,那柄象征着改革的锋利大刀最终必然会无情地砍向科举制度本身。而对于这样的局面,他简直连想都不敢去想。一想到未来的国朝可能会因此陷入怎样混乱不堪的动荡局势当中,他便感到不寒而栗。毕竟,科举制度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基石,关系到整个王朝的兴衰荣辱,可以是维系大明根基的关键所在。如此动摇国本之事,如果不能及时加以遏制和阻止,后果恐怕将不堪设想。所以无论如何,这个危险的念头都必须被扼杀在摇篮里,绝对不容其有丝毫蔓延滋长的机会。

正当他满心悲壮地准备以死谏来力挽狂澜、阻止朱由校那看似荒唐的念头时,朱由校却再一次开口道:“此次朕将尔等贤才千里迢迢请至京师,所为何事?正是要拯救尔等,为国家培养全方面之人才,扭转当下这不堪之局面!换句话,在座的各位便是那披荆斩棘的开路先锋!等尔等考中进士之时,会感谢朕今日将尔等请到这里来,亲自教导尔等的,朕的一番苦心你们以后会理解的。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军有军规。只要入了军营就要遵守军营的规章制度。军法无情,尔等要是不信可自己体会一番。”

“传朕旨意,封这些举人为指导员,授从六品试百户之职位。”三百名举人分别进入两个师的三百多百户所,将将好一个百户所一人。

底下的举人老爷们可不干了,我放着好好的文官不做,为什么要当身份如赐微的武将?你一言不合就封官,以为我们就会感激你?想屁吃呢?

准备死谏的叶向高也愣在当场。爷!我给您整不会了,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我还以为你要改革科举呢,吓死老夫了。可你不能这么作贱这些举人啊,每科进士取材也就四百人左右,这三百举人可是未来我们东林党掌控朝政的根基啊,你这属于是挖我们的祖坟啊。。

“陛下此举过于荒唐了,他们是举人,未来的进士之才,怎么可以进入军中为武将?请陛下收回成命!”

“我等不愿入伍,请陛下收回成命!”见自己的老师替自己出头了,举人们更是纷纷发言抗拒皇命。

“你们理解错了啊,这指导员可是文职,朕没授予尔等武职啊!”朱由校摊开双手,笑嘻嘻的道。妈蛋,还想武职,想屁吃呢?不把你们改造好了,两年后的科举还不让你们继续进入官场把持朝政,控制舆论,老子还怎么改革?

“尔等身为举人,深受皇恩,朕只是让你们暂入军中,提早接触军事教育,将来中进士之后,朕才敢委以重任啊。你们怎么不理解朕的深意呢?朕最反感论资排辈之事,国家政务,就应该有能者居之。论资排辈在启朝行不通。”

朱由校讲完,底下终于消停了。他们在思考皇帝这话的意思,难道皇帝的话外之意是要提早向他们透露殿试考题?这也不是没可能啊。自万历年间东林学院成立以来,每科进士中将近二成是东林学子,而殿试后能真正进入翰林院再成为阁臣的又有几何?排队走独木桥的人太多了,猴年马月才能脱颖而出啊?

而考中进士对他们来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自以为),如果按照皇帝构思的,在军中学习个一年半载,获得个知兵的名号,以后为官的路子就走宽了啊。什么九边巡抚、总督、兵部侍郎、尚书什么的那还不是喝水一样简单?入阁为相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加上边学习又有从六品的官饷拿着,简直是完美啊!

聪明的学子想的就是多,他们已经想到了十年,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朱由校的目的真如他们所想的吗?那是肯定的,只要他们被改造成功,自然而然就会褪去东林标签,成为皇帝的学生,成为帝党一员。作为帝党成员,未来他们的官运自然是畅通无阻了。

但是他们中但凡改造不成功的,那就呵呵了,哪凉快待哪。就算你中了进士,未来的路也走窄了。这就是朱由校的心思,这批人就是第一批改造的种子,他也很无奈,全国上万举人,分散在十三个省份,他没办法一一将其聚拢到京师,他也没这么多工资可以发,只能是借着挖断东林的根基的出发点,先试用一批举人再,反正明朝举人又不纳税,无非就是增加三百饶从六品年俸而已。这点钱办的可是大事,只要成功了,功在千秋。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183xs.com)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风雪战火 天谴狂怨 御兽从零分开始 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 九幽轮回塔 重生之大小姐惊呆了众人 四合院穿越过来将贾张氏送进监狱 你为诈死青梅守身,我转身嫁权贵了 大秦:有我在,何人敢言灭秦 它贴着一张便利贴 四合院:听劝娶了娄晓娥 凡人修仙:从挖矿开始 修仙家族从获得传承开始 三千世界:从奴仆成就武道帝君 第0条校规 从边陲小镇的猎人,踏上武道之巅 师姐,我不想努力了 韧霜 我能跑赢全世界 快穿:变成动物后反派求我当老婆
经典收藏 开挂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江花玉面 龙吟虎啸霸三国 学名张好古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这龙珠有毒 三国:我成了张角接班人 三国之起于微末,却让我复建姜齐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回到古代建特区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刘备重生汉灵帝 命运三国龙套觅封侯之定鼎中原篇 红楼:北静王今天也在怀疑人生 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最近更新 重生野生时代 红楼琏二爷 乱世边军一小卒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三国大反派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大楚武信君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从特种兵到侯门婿 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衣冠谋冢 我在大明开医馆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唐代秘史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