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通”一声,杨彪直接跪倒,但他的腰杆挺得很直,头仰起来,眼神坚定:
“少主,我知道我这么做不对,可我并不后悔,哪怕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十二年了,这多少个春秋,多少个日夜,有多少人盼着翻案的那一?少主,你是陆家唯一的希望,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属下也是怕您半途而废,枉费了我们一片心血啊!”
陆彦清看着他,神情变得平静无波:
“你的没错,我知道你们的不易,也知道你们的艰辛。只是我无法苟同你的做法,也无法对杏花村的事情置之不理。
“杨伯伯,这事情就暂时到这里,我也不想多做追究,不过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带着你手底下的人帮我找我的爹娘,找阿晚他们,我相信他们一定还活着。”
杨彪沉默了片刻,终是应下了。
陆彦清也没打算在此处多做逗留,他还准备去一趟黑虎寨,然后这两就得去京城了,时间着实有限。
只希望他派出去的人,能够找到阿晚他们。
……
寿康宫,当今太后郭氏的居所。自从十二年前发生的那场变故之后,太后整日呆在佛堂之中,鲜少出去走动,除了宫里服侍的人,她也很少再见别人了。
眼看临近9月底,十月初五便是太后的寿辰,宫里开始忙碌了起来。如今皇后已故,林皇贵妃执掌后宫,所以太后的寿宴自然就由皇贵妃代为操办。
可不管外界怎么喧哗,怎么热闹,佛堂之中仍旧清幽。
如今的皇太后已是古稀之年,满头银丝,几乎很难找到一根乌发。
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时而清明,时而浑浊。想她年轻的时候,可是轰动整个京城的第一美人,如今岁月匆匆而过,早已不见当年风华。
“陛下圣安。”
佛堂外传来了宫女的声音。
下一秒,一道低沉的男声传了过来:
“太后这些日子身子可好些了?”
有一名宫女回道:“启禀陛下,太后这两日精神头好了很多。只是……”
宫女欲言又止,好像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只是什么?有话直,别吞吞吐吐的。”
皇帝催促了一句,那宫女这才大着胆子道:
“陛下,太后娘娘凤体刚刚康愈,这两日又开始吃斋念佛抄佛经,奴婢们怎么劝也劝不动,陛下,您还是亲自去劝劝吧。“
外头的对话停了,下一瞬,佛堂的门被人推开,一道沉稳的脚步声走了进来。
建安帝一进来看到的,便是背对着自己跪在蒲团上的那道充满沧桑气息的身影。
他深吸了一口气,走上前来,朝着自己的母亲行了一礼:
“儿臣参见母后。”
郭太后并不理会他,一只手捻着佛珠,另一只手很有节奏的敲着木鱼,跟没听见一样。
这样的情形在建安帝的意料当中,十二年了,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并没能得到缓和,每回见面都是这样,无论他怎么费尽口舌,都根本无法挽回母后的心。
习以为常的他,虽然没有得到回应,但也当做有回应。他直接道:
“母后刚刚康复,还是要多注意身子,别累着。而且您怎么能把所有宫人都给赶出去呢?您的身边也需要有服侍啊。”
郭太后仍旧不语,建安帝就在旁边喋喋不休的从各个方面劝她。
终于忍受不了宁静被打破的郭太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皇帝今还挺闲的,国事政务处理完了?竟然有闲心到我这老太婆处来消遣!”
她的语气带着疏离,还有一丝嘲讽。
建安帝见郭太后终于愿意搭理他了,便道:
“母后这是什么话?国事固然重要,可作为儿子理应在膝前尽尽孝啊!”
闻言,郭太后冷哼了一声:“皇帝的孝心哀家恐怕无福消受,你还是走吧,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折腾。”
建安帝顿了顿:“母后这是还在生儿臣的气吗?是气儿臣没能常来尽孝吗?可就如母后所,政务很重要,儿臣这些日子都很忙,所以没能及时来给母后请安。母后……”
“够了!你别在哀家面前假惺惺的装腔作势。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哀家还是很清楚的!”
郭太后终于没忍住的回过头,眼眸死死的盯着站在不远处,身穿龙袍的男人。
如今的皇帝已经近五十岁了,两鬓发白,脸庞也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只是他身形比较魁梧,所以看上去还算年轻。
一听到太后这话,建安帝一副受到了莫大委屈的样子:
“母后,您怎能这么呢?儿臣的句句是肺腑之言啊!”
郭太后冷冷一笑:“算了吧?你不要在我这里演什么母子情深了,哀家只会觉得恶心!在十二年前,你不顾亲情,亲手杀了自己的妹妹的那一刻起,哀家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了!”
建安帝叹息一声,一脸的哀伤:
“事情都已经过去十二年了,您怎么就不能原谅儿臣呢?您怎么就不能体谅儿臣呢?儿臣是一国之君,是皇帝,在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正因为昭华是朕的妹妹,是当朝的长公主。更应该论罪服法。只有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才能获得民心,才能使下太平。”
郭太后看到他这副严肃而认真,又带着一丝无奈的表情,忍不住的嗤笑一声:
“一套辞,你用了十二年,这副模样你演了十二年,皇帝就不会觉得累吗?或者其实你编着编着,骗着骗着,你自己都信了!
“陆家满门忠烈,世代为国征战效力,结果到了你这里怎么就成反贼,怎么就成奸佞了呢?皇帝,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比谁都清楚!
“你是我十月怀胎生出来的,我是你的母亲,你是什么样的人,难道我还不够清楚吗?你我之间就不需要演戏,不需要装傻充愣,如果你不够坦诚,不愿意摘下自己的伪装,那你就别到我这里来碍眼了。看到你哀家就觉得烦!”
建安帝身体微颤,缓了几秒,他直接跳过了这个话题,对郭太后道:
“母后,下个月初五就是您的七十大寿,到时除了朝中的文武百官之外,各地的番王也会进京贺寿。长宁夫妻也会入京,您应该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到她了。”
郭太后不话了,长宁是她的长孙女,也是长得最像昭华公主的。
姑侄俩曾经还被调侃过像一对亲姐妹呢!
自从昭华死后,郭太后只要一想念女儿,就会见见这位长孙女。只可惜,女子大了终究得嫁人,公主也不例外。三年前下嫁给了长宁侯朱奎,就再也没办法陪在她这位皇祖母的身边了。
喜欢轮回修仙路请大家收藏:(m.183xs.com)轮回修仙路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