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尚未响起,只见战场的北面烟尘腾起,喊声震。喊打喊杀的双方士兵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看向远方,各自祈盼来的是自己人。如今敌我都是凭着一口气在坚持,就看谁的气长,这股援军,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烟尘越来越近,马蹄声越来越密集。突然,明军中爆发出一阵阵喊声。很显然,来的是明军,红底黑字的战旗,像是一支强心剂,让沐英所部原本陷入低谷的士气,一下子直冲云霄。
“明军威武!”沐英激动地高喊。
紧接着数千人高喊:“明军威武!”战场形势瞬间反转,元人被气势所摄,恍惚之间就丢了性命。
赤那一看不妙,立马叫来亲卫:“禀告陛下,明狗的援兵来了,本将率人先抵挡一阵。”
亲卫领命,匆匆离去。
“列阵!反击!”沐英的声音高亢,穿透战场的喧嚣。他知道,打破困局的机会来了,一定要把握住。虽有援军加入,但是陈德所部一路奔波,也不见得有多少战力,必须趁元人再次陷入混乱的时机,一举击溃。
陈德率领骑兵接近战场后迅速展开两翼,如同巨鹰的双翅,向元军包抄过去,意图围歼。元军见状纷纷后撤,反倒给了正面沐英机会,局势又逐渐反转过来。
还没等那亲卫把话完,爱猷识理达腊立即冲出大帐,帐外还算稳定,但向不远处望去,便可看见明军的军旗正逐渐逼近。
顾不得皇帝的架子,爱猷识理达腊立即命人收拾金银细软,在明军尚未把他们包饺子之前,赶紧溜。在少数亲卫的保护下,爱猷识理达腊离开大营,没有继续向西南进入察合台汗国的实际控制区,而是原路返回,转向西北。
他深知,虽然只是经历一夜的战斗,但他所面对的形势已然发生翻覆地的变化,如今他真成了丧家之犬,去察合台汗国只会自取其辱,倒不如回到漠北草原。
拼死抵挡的赤那,得知皇帝已经安全离开,心中大定,招呼左右实施突围,从南面撕开了一个口子,率领数十骑仓皇逃走。
没了主心骨,剩余的元军在明军的招降之下,纷纷放下武器,等候处置。他们早已听,投降明军是一条活路,心中也没那么抗拒。
直到现在,沐英才算真的松了一口气。他与临江侯陈德相视而笑,此次突袭,收获颇丰。被俘虏的元人,其中不乏身穿华丽袍服的旧元宗室、大臣。士兵们正在清点缴获的金印、图书、仪仗等物,这些都是旧元政权的法统象征。
“将军,此战大捷!俘获旧元国公撒里怯儿、卜赛因不花等宗室大臣百余人,缴获金印、符牌、仪仗无算!爱猷识理达腊仅率数十骑遁入戈壁,是否追击?”何锁南普兴奋地前来禀报。
沐英摇了摇头,眼下明军已然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沉吟片刻,果断道:“不必了。丧家之犬,已不足为虑。经此一役,旧元王庭最后一口气已然断绝,谅其也掀不起大浪。清点战果,看押俘虏,派出哨骑警戒。”
“是!”
沐英翻身下马,走到那面倒在地上的北元王旗前,用刀尖将其挑起。丝绸的旗面上,绣着的狼鹿图案已被血污和尘土玷污,显得破败而凄凉。
“快马向京师报捷!”沐英将王旗扔给亲兵,声音沉稳而有力,“奏明陛下:临江侯陈德、征西将军沐英,幸不辱命,于哈密击破元酋爱猷识理达腊残部,俘获无算,敌酋仅以身免。”
“我不过是赶巧了,沐将军才是首功。”
“若无援军,我就得以身殉国了!还得多谢侯爷救命之恩。”
“实不敢当。”
永乐元年年关将近,按照朱标颁布的《大明官员休假则例》的规定,年底的长假即将开始,各部衙门都在盘点事务,准备封印放假。街头巷尾,采买年货的百姓摩肩接踵,酒肆茶楼生意兴隆,孩童们已经开始零星地燃放爆竹,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食物的混合香气,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率军出征的各位公侯、将军,已陆陆续续凯旋。北征漠北、克复和林的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宗异、力战乃儿不花的济宁侯顾时;陕甘平叛的征西将军沐英、坐镇陕西的曹国公李文忠,四川平叛的平西将军丁玉以及稳定后方的信国公汤和……一位位功勋卓着的名将归来,使得京师的武风为之大盛,也意味着这个新心王朝,在经历帝位更迭的动荡后,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力量,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茶楼酒肆间,书人演绎的“济宁侯一战定漠北”、“沐英千里逐元酋”这些振奋人心、津津乐道的故事,是年节之中最受欢迎的段子。
与市井的欢腾相比,紫禁城内的气氛则要庄重和复杂得多。论功封赏的大典定在腊月廿三,年这一,于奉殿举校这既是对一年征战之功的总结,更是朱标登基后的首次军功表彰大会。
这一日,奉门内仪仗森严。文武百官按品秩肃立,功勋将领们身着崭新的朝服,位列前班,等待皇帝驾临。
乐起驾兴,朱标身着明黄团龙常服、头戴翼善冠,缓步就坐于龙椅之上,面对群臣的朝拜,轻轻颔首。宣旨内侍展开圣旨,用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开始宣读封赏诏书。
首先是北征的徐达、冯宗异二人,虽已位极人臣,国公之位无以复加,但朱标仍给予了极尽的荣宠:加赐金银绢帛,并给予了极高的褒奖词,肯定他们“廓清漠北”的不世之功。二人人出列谢恩,神色沉稳,并无骄矜之色。
接着是平定西番部族叛乱的功臣,包括坐镇的曹国公李文忠、信国公汤和,赐赏略略逊于魏、宋两位国公。
当念到“征西将军沐英”时,殿内所有饶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位年轻将领身上,沐英的战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封侯进爵就在今日。
“征西将军、大都督府同知沐英,仁厚机敏,屡有宿功,此次率军平叛,千里挺进,洞察敌酋奸谋,出兵哈密,俘获元廷宗室大臣,缴获印信仪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特晋封为西平侯,食禄一千石,赐铁券,子孙世袭!钦此!”
“西平侯!” 殿中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沐英此战一举封侯,食禄丰厚,获丹书铁券,可谓恩宠备至,引来不少人羡慕,但实至名归,没人敢质疑,更何况沐英与皇室的关系摆在那里,朝里朝外谁不知道,绝不会有不开眼的人出来找茬。沐英深吸一口气,出列跪倒,声音洪亮而坚定:“臣沐英,谢陛下恩!必当竭忠尽智,以报陛下!”
朱标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他需要把沐英这样的自己人提拔上来,去平衡那些恃功而骄的开国老勋,保卫皇权。
封赏继续进行,平羌将军丁玉亦有厚赐,军中各级将领也按功行赏,金银锦帛各有所赐。殿内气氛一时间非常热烈,武将人人兴高采烈,与有荣焉,而对面的文臣则强颜欢笑,心事重重。
就在一片颂圣谢恩之声中,宣旨内侍的声音陡然一转,带上了一丝冷意,宣读另一份旨意:
“吉安侯陆仲亨,远征漠北,虽有功,然其身为大将,不识大体,竟私踞旧元宫阙,安坐僭越之位,狂悖无礼,大逆不道!姑念其往日微劳,着罚俸一年,以示惩戒!望其深自反省,谨守臣节!”
喜欢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请大家收藏:(m.183xs.com)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183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